快好知 kuaihz

行政诉讼异地管辖的可能性有多大

一,行政诉讼异地管辖的可能性有多大

关于实现异地管辖的程序,《规定》指出,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当事人向本地法院起诉的,本地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或者在受理后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同时,《规定》对三类案件,上级法院可以通过指定管辖的方式确定异地管辖法院。这三类案件是:对于下级法院管辖的案件,当事人直接向上级法院起诉的,上级法院可以在受理后将案件指定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或者其他法院管辖;下级法院认为自己不宜审理,需要由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的案件,可以报请上级法院指定其他法院管辖;当事人认为被告所在地法院难以公正审理的,可以向受案法院申请其他法院管辖,受案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日内报请上级法院决定。同时,《规定》要求,被告所在地法院应当认真配合、协助异地法院审理案件,确保案件依法公正及时审理。为便于执行,高院还制订了全省中级人民法院异地管辖分工方案,并要求各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制订本辖区基层法院的异地管辖分工方案。

级别管辖是要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1)有利于增强案件审理透明度,增强法院裁判的权威性。

将此类案件移送给异地其他人民法院审理,增加了当事人对法院的信赖程度,减轻了他们的思想顾虑,在诉讼过程中,无论是举证还是质证,都会放心大胆地进行,这不仅有助于查清案件事实,还能够促进裁判公正,增强案件审理透明度,增强法院裁判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当事人服判息诉率会相应提高,裁判结果会尽快履行,缠诉、上访情况会大量减少。

(2)能够确保法院及时、公正地审理案件

案件被告不是本地政府、不是本地集团诉讼、不会在本地产生较大影响,法院案件审判环境宽松,干扰减少,审判人员从而会更公平公正地审理案件。同时异地管辖也能促进行政机关为了保持不败诉积极参与诉讼。

(3)有利于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作为审理案件的异地法院,不受所诉行政机关的制约,没有利益上的牵扯,审判人员也没有思想包袱,能够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为出发点,依法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更好的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的异地管辖本身就有着不小的难度,虽说可以操作,但是因为涉及行政问题,当事人在问题的处理上需要注意具体的条件,一旦不存在,也就没有此类说法,因此自己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件的寻求有关部门帮助,这样问题的处理就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延伸阅读:

行政诉讼律师代理合同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行政诉讼起诉时效

最新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词条  异地  异地词条  管辖  管辖词条  可能性  可能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