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

虽然我们现在的医疗技术是越来越先进了,但还是免不了医务人员失误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出现医疗事故。所以我们要对医疗事故的责任进行认定。

那么医疗事故责任人认定的条件是什么呢?医疗事故的责任人必须是在医疗护理的过程中因为失误而引发医疗事故,而且医疗事故也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的过程中,但是也包括医疗护理的后勤和管理工作中。另外给病人导致的危害必须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比如导致病人死亡或者残废,器官损伤导致功能损失,如果没有达到这三种情况就不会被认为是医疗事故。比如说因为护士技术的生疏,几次没有把针扎准血管,但是病人并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所以这种不是医疗事故。在危害的行为和造成危害的结果之间也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是多个原因引发的结果,就要找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慎重进行衡量。同时医疗事故的行为人也必须是经过考核,还有相关的卫生部门承认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对于医疗事故责任人的认定步骤主要有这几个:

第一步,当事人也就是遭受危害的病人应当要向当地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在申请书中应当要写清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与医疗事故有关的相关事实,还有申请的原因等等。

第二步,受害人知道自己的身体由于医疗事故而导致损伤的一年内,可以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医疗事故进行争议处理的申请。申请处理以后,所在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受理,帮助受害人处理医疗事故的争议。

第三步,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以后,会在十天之内对该医疗事故进行审查,通过审查的话就会决定受理。具体审查的话指符合相关条例,而且会对发生的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不符合规定就不会受理,卫生行政部门也会通知申请人而且会说明原因。

第四步,如果申请人的申请没有通过,而且申请人不同意拒绝的理由的话,可以申请进行再次鉴定。

发生医疗事故以后,对于责任的划分会出现好几种情况。如果这次医疗事故是由该医务人员完全造成的,那么该医务人员就要负完全责任,赔偿全部损失。如果医疗事故的损害主要是因为医疗行为造成的,其中还有其他的因素导致,那么医疗行为就是承担主要责任,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但是如果其他因素在医疗事故中占主要作用的话,医疗行为占次要作用,那么赔偿全部损失的20%~40%。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对等责任的情况,就是医疗行为和患者各占一半。

医学会提出的鉴定结论并不是指具体的行政行为,在诉讼的过程中只能作为人民法院的证据。所以患者不能只凭医学会得出的鉴定结论去要求赔偿,这是没有绝对的约束力的。所以医疗责任的划分主要为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这三种类型,由责任的大小再决定该医院应该赔偿多少损失。

延伸阅读: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是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容是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全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医疗事故责任认定  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词条  认定  认定词条  责任  责任词条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