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水稻铁甲(Dicladispaarmigera),昆虫纲Insecta、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olyphaga、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铁甲科Hispidae。鞘翅目多食亚目叶甲总科的1科。体背常具各色刺突或瘤,通称“铁甲虫”。全世界已知近6000~70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已知400余种,绝大多数分布于长江以南。长江以北种类极少。

简介

水稻铁甲,学名Dicladispaarmigera(Olivier),属于铁甲科的1种,俗名稻铁甲虫、水稻稻铁甲虫。为完全变态的生物(卵、幼虫、蛹、成虫)。因昆虫体壁坚硬,特别是前翅角质化而得名。分布在中国辽宁以南各稻区。北到沈阳,南达云南、广东、海南岛等地均有分布,其为害区域在北纬30°或31°以南,在此以北则逐渐少见。寄主植物有水稻茭白甘蔗、小麦、游草莎草等。为害特点幼虫潜入叶组织中取食叶肉,受害重时,呈现一片枯白色,影响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

水稻铁甲体狭长,体长3.5~5毫米。背面铜绿色或蓝黑色,带金属光泽;面与足褐黑或黑色,股节有时褐红或棕红色。前胸背板两侧各具5刺,前端4刺粗壮,基部合并,具一共同短柄,第5短细,距离稍远。鞘翅刻点粗密,刻点行不规则;背刺或极短小或其长不超过翅侧长刺,主要背刺着生于行距Ⅱ、Ⅳ、Ⅵ、Ⅷ上,行距Ⅱ有4刺,中部前、后各2刺,行距Ⅳ具2刺,中部一刺较发达,端部一刺很小,行距Ⅵ前、后部各一刺,行距Ⅷ仅近末端一刺;翅侧一般9刺,长短相间,长刺长不超过触角第3节长的3倍。

头部

头壳坚硬,头式一般为前口式或下口式。象甲类的额与头顶向前极度延伸,形成象鼻状的“喙”,口器生于喙端。触角有丝状、棒状、锯齿状、彬齿状、念珠状、鳃叶状和膝状等,一般11节,少数1—6节。复眼通常发达,圆形、椭圆形或肾形,有的退化或消失,很少种类具单眼。上唇发达,有的隐藏于唇基下或消失,上颚多发达,有的种类非常强大,几与身体等长;下领显著,肉食亚目的下颚分为外叶和内叶,外叶分2节,呈须状,内,叶发达呈叶状;下唇的颏颇发达,亚颏存在,或与外咽片愈合,下唇须通常3节,少数2节,个别种类不分节。

胸部

前胸发达,能活动,前胸背板自成一骨片,背板与侧板间在肉食亚目中有明显的缝分开,而多食亚目则两者愈合。前胸腹板为一骨片,其上有l对前足基节窝,该基节窝后缘若被骨片环绕,即称为“闭式”,反之则称为“开式”,此特征常用于分类。中、后胸愈合,中胸小盾片三角形,常露出鞘翅基部之间,中、后胸背板的其余部分为鞘翅所覆盖。中、后胸基节窝的形式,也常作为分类依据。

前翅由于角质化,翅脉已不可见,静止时合拢于胸腹部背面,主要司保护虫体和后翅的作用。后翅膜质、宽大、少翅脉,平时纵横折叠于前翅之下,是飞翔的主要器官。足一般适于步行或奔走,但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在功能和形态上也常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地下活动种类的前足适于开掘,水生种类的中;后足适于游泳,某些行动活泼的种类其后足适于跳跃等。3对足跗节的数目按前、中、后足顺序排列,称为跗节式,通常是分类的重要特征。如5—5—5则表示前、中、后足跗节均为5节;5—5—4则表示前、中足跗节为5节,后足为4节等。跗节的着生情况通常有两类,一种是跗节5节时,第4跗节甚小并隐于第3跗节之间,称为隐5节或伪4节;另一种是跗节4节时,第3跗节甚小并隐于第2跗节中间,则称为隐4节或伪3节。

腹部

腹部变化较大,一般10节,第l腹节退化,第3—9腹节明显。由于腹板多有愈合或退化现象,可见腹板通常为5—8节。雌虫腹部末端数节变细而延长,形成可伸缩的伪产卵器,平时缩于体内,产卵时伸出。雄性外生殖器也多不外露,而是缩在第9或第10腹板之间。

幼虫

头部通常发达,坚硬,胸部3节,腹部10节。头部每侧有单眼1—6个,触角3节,口器咀嚼式。胸部一般有胸足3对,具全部分节,包括明显的跗节和1对爪。腹部无腹足,但有的在第9节背板上有l对骨化的尾突。气门共9对,第1对着生在前胸与中胸之间,其余8对着生于第1—8腹节上。体型一般分为蠋型、蛴螬型和象甲型等3种基本类型。蠋型幼虫体表坚硬,体形扁长;胸足发达,5节,具跗节和成对的爪;触角和口器发达,腹末有能活动的尾须;行动非常活泼,营自由生活。属该类型的主要有肉食亚目、隐翅甲类的幼虫及芫菁科的第1龄幼虫。蛴螬型幼虫身体柔软,肥大而弯曲成“C”形;胸足4节,行动迟缓;具触角,口器发达,无尾须;生活于隐蔽和阴暗的场所。金龟甲类的幼虫属此种类型。象甲型幼虫身体柔软,粗圆,弓弯;触角退化,无尾须;胸足退化或完全消失。如象甲类的幼虫等。此外,还有属于上述3种类型之间的一些中间类型,如金针虫型、叶甲型等。

生长繁殖

水稻铁甲1年发生3~5代。成虫产卵于叶表皮内,单产卵被黄褐色胶质,卵期4~15天;幼虫与蛹生活在叶肉中,

幼虫期10~23天,共3龄;成虫早晨、阴天多在叶面,中午在叶背,大风雨时静伏稻茎基部。以成虫在田畔、堤边杂草根际、小麦地、土缝以及甘蔗、茭白叶鞘内侧越冬。

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年生3代,广东4—6代,以成虫在土石缝隙、杂草丛中或残株叶鞘内越冬。翌春初在禾本科杂草上或麦田里活动,后迁入稻田产卵,把卵产在距稻叶尖端12—18cm的组织里,初孵幼虫潜入叶片组织内取食叶肉,一生可转叶2—3个,多在清晨转移,蜕2次皮后在道中化蛹。幼虫期10-15天,蛹期4—9天。成虫喜在夜间或清晨及雨天取食或活动。成虫寿命一、二代30—40天,越冬代6—7个月。

从成虫的形态和幼虫的习性来看,本科是一个均一的自然类群。关于本科的分类地位,目前还意见分歧。F.夏普伊(1874)把它归入隐口类(Cryptostoma),此类包括两个亚科,即铁甲亚科和龟甲亚科,隶属于叶甲科内。一般的昆虫学教科书现在仍采用这一系统。克劳森(R.A.克劳森,1955)把两个亚科合并为一个铁甲亚科;P.约维勒(1959)把它们提升为两个不同的科;陈世骧(1983)把此科隶于叶甲总科,下分4个亚科,即潜甲亚科(Ani-soderinae)、铁甲亚科(Hispinae)、丽甲亚科(Calli-sipinae)和龟甲亚科(Cassidinae)。

发生规律

在长江中下游的等地一年发生3代,华南的广东为4~6代,以成虫在背风向阳的沟边杂草根际及土石缝隙或残株叶鞘内越冬。翌春初在禾本科杂草、田里活动,长江中下游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迁入稻田秧苗上产卵为害,第一代成虫出现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不善飞翔,稍受惊即假死坠落,喜在夜间或清晨及雨天取食或活动;有趋嫩绿产卵习性,卵散产于距叶尖12~18厘米的组织里,每雌可产卵100多粒。初孵幼虫潜入叶片组织内取食叶肉,一生可转叶2~3次,蜕2次皮后在蛀道中化。喜高温高湿,在春季多雨温暖年份发生量大,危害较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铲除田边、沟旁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2.水源充足地区可于水稻秧田期成虫发生盛期灌水把秧尖淹没,同时用稻草把浮在水面的成虫诱集在一起,集中深埋或烧毁。

药剂防治

虫口较大的秧田,可在移栽时用90%敌百虫晶体900倍液浸秧。大田在成虫发生盛期,每667米2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也可在一代幼虫盛孵期喷洒90%敌百虫晶体900~1000倍液。每667米2用水量50~60升。

生物学特征

全变态

但有部分种类如芫菁科、步甲科、隐翅甲科、大花蚤科和豆象科等均具有复变态,即幼虫各龄出现多种不同形态。如芫菁科的豆芫菁属,幼虫共6龄:第1龄炳型,或称三爪蚴,行动敏捷,在土中取食蝗卵,第2—4龄为蛴螬型,第5龄为象甲型,第6龄又转变为蛴螬型。雌虫产卵于土表、土下、洞隙中或植物上。产在植物上的卵,常包围在卵鞘内,如肖叶甲科的部分种类;产在水中的卵,多包于袋状的内,如水龟虫等。产卵方式多是以伪产卵器直接产于土内或植物上;但天牛类可用上颚咬破树皮,然后产卵其中;而某些象甲类则可用喙先在植物上挖洞,再将卵产于内部。幼虫一般3龄或4龄,在一些大的类群中龄数常固定而一致,如步甲科和金龟甲科幼虫多为3龄,叶甲科中的某些类群多为4龄。蛹在地表下者,多藏于土室内;在植物上化的蛹多具茧,象甲的蛹茧系由马氏管的分泌物构成的。很多种类的成虫具假死性,受惊扰时足迅速收拢,伏地不动,或从寄主上突然坠地。有的类群具有拟态,如某些象甲外形酷似一粒鸟粪。

成、幼虫的食性复杂,有腐食性(阎甲)、粪食性(url]粪金龟)、尸食性(葬甲)、植食性(各种叶甲、花金龟)、捕食性(步甲、虎甲)和寄生性等。植食性种类有很多是农林作物重要害虫,有的生活于土中为害种子、块根和幼苗,如叩头甲科的幼虫(金针虫)和金龟甲科的幼虫(蛴螬)等;有的蛀茎或蛀干为害林木、果树和甘蔗等经济作物,如天牛科和吉丁甲科幼虫等;有的取食叶片,如叶甲类及多种甲虫的成虫;有的是重要的贮粮害虫,如豆象科的大多数种类专食豆科植物的种子等。捕食性甲虫中有很多是害虫天敌,如瓢甲科的大多数种类捕食蚜虫、粉虱、介壳虫、叶蜗等害虫,步甲虎甲能捕食多种小形昆虫,尤其是对鳞翅目幼虫等有很强的捕食能力。芫菁幼虫寄生于蝗卵和蜂巢内,大花蚤有些种类的幼虫寄生于蜚蠊体内,有些在蜂巢内营寄生生活。腐食性、粪食性和尸食性甲虫,如埋葬虫科、蜣螂科中的许多种类,可为人类清洁环境。还有一些甲虫具有医药价值,其中应用较广的如芫菁科的某些种类成虫分泌的芫菁素(亦称斑蝥素),具有发泡、利尿壮阳等功用,近年来在中医学上也用于治疗某些癌症。

演化与分类

目前所知鞘翅目最早的化石记录见于古生代早二叠世。自中生代起,鞘翅目逐渐成为昆虫纲的优势类群,现在是昆虫纲中最大的目。关于它的起源,目前多数分类学家认为是来自脉翅类。例如,A.拉梅尔1933年、A.B.马丁诺夫1931和1932年、R.让内尔1949年和R.A.克劳森(1960,1981)分别根据全变态类成虫和幼虫的比较形成以及各地质时期的化石甲虫的脉相,提出鞘翅目与脉翅类中的广翅目十分近缘,二者渊源于共同的祖先。

研究不同地质时期鞘翅翅脉的演化和鞘翅形成的过程是追溯鞘翅目的渊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鞘翅目的主要鉴别特征之一是前翅特化为坚硬的翅鞘,翅脉消失。在不同的地质时期有大量甲虫化石。其中,有两种化石对于研究鞘翅目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种是在苏联早二叠世地层中发现的一种甲虫Tshekardoco-leusmagnus(属于原鞘目的一个已灭绝的科Tshekar-docoleidae)的鞘翅,克劳森(1960)指出:它的翅脉特征界于鞘翅目的长扁甲型与广翅目的泥蛉型之间,可以作为鞘翅目与广翅目亲缘关系的直接证据。另一种是在甘肃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弯脉玉门甲,它保持有若干原始特征,如多节的触角(触角不全,可见15~16节,一般甲虫为11节或更少),不平行的鞘翅纵脉和脉型特征,不折的膜翅,以及膜翅翅端密集的脉纹等。这些特征的综合,进一步给予鞘翅目与广翅目同源说以古生物学上的支持。此外有的分类学家,如J.泰奥多里代斯(1952)则认为鞘翅目直接起源于广翅目。

关于鞘翅目的分类各家的见解不一。一般分为2~4个亚目,20~22个总科。现代分类系统的奠基人L.冈尔鲍尔(1903)将本目分为2个亚目,即肉食亚目和多食亚目。W.T.M.福布斯(1926)增加了一个原鞘亚目(Archoste-mata)。后来,R.A.克劳森(1955)又增加了1个藻食亚目(Myxophaga)。R.A.克劳森(1960)认为鞘翅目在进化的过程中分化为3支,一支是肉食性的肉食亚目,一支是在树皮下生活的原鞘亚目,一支是多食亚目,而藻食亚目又是多食亚目的一个分支。

医药价值

有些甲虫具有医药价值,如芫菁科的斑芫菁属、绿芫菁属、豆芫菁属和短翅芫菁属等,其成虫能分泌芫菁素(亦称斑蝥素)。近年来,中国用它来治疗某些癌症粪金龟科紫蜣螂的干燥成品有镇惊、破瘀止痛、攻毒通便等功能,在中药中应用。

相关词条

法老蚁马陆黄蜂叶蜂飞蛾蝙蝠蛾黄守瓜独角仙跳虫

参考资料

1.中国百科网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27/2007/2007022049624.html

2.维客http://www.wiki.cn/wiki/%E9%93%81%E7%94%B2%E7%A7%91

3.农业科技http://www.hzagro.com/nykj/nykjXML.jsp?id=24200

4.杂交水稻网站http://www.agrisci.com/resource/200704230374.shtml

5.鞘翅目http://info.datang.net/Q/Q0409.HTM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自然 生物 铁甲科 稻铁甲虫 辽宁 云南 海南岛 水稻 茭白 甘蔗 游草 莎草   上颚 下唇 江西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