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古今对联故事集锦 (八)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 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讲究对偶,对仗。形式短小,文辞精炼。

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联雅俗共赏,精妙绝伦。其背后的故事亦庄亦趣,更是让人回味不绝。

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

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岁。

宋朝梁灏,屡试不中,但他并不灰心,仍坚持不懈,继续发奋攻读。终于在八十二岁中了状元,一时高兴,写了这幅对联。 伏生,又叫伏胜,九十岁成名,太公,即姜尚(子牙),八十岁于渭水边遇文王,被聘为相,此联上联用的是减法,暗含自己是八十二岁了。

一、

书生脚短;(明英宗)

天子门高 。(李东阳

二、

螃蟹一身甲胄;(明英宗)

凤凰遍体文章 。(程敏政)

蜘蛛满腹经纶 。(李东阳

三、

鹏翅高飞,压风云乎万里;(明英宗)

鳌头独占,依日月于九霄 。(程敏政)

龙颜端拱,位天地之两间 。(李东阳

据明代学者褚人《坚瓠集》记载,李东阳六岁的时候和程敏政一起以神童的身份被明英宗召见。因为年纪太小,李东阳个子很矮,在跨宫门的时候,李东阳一下子跨不过去。明英宗就笑着说:“书生脚短;”李东阳立刻就答:“天子门高。”意思是不是我脚短,是皇帝的威严高。明英宗一下就喜欢上这个小神童。到了吃御宴的时候,明英宗还想考一考李东阳和程敏政这两个小神童,就出了个上联:“螃蟹一身甲胄。”程敏政回答说:“凤凰遍体文章。”古代称呼花纹为文章,程敏政借以表达自己很有才华。李东阳对:“蜘蛛满腹经纶。”明英宗又出了个上联:“鹏翅高飞,压风云乎万里。”程敏政回答说:“鳌头独占,依日月于九霄。”夸自己学问很高,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李东阳对答:“龙颜端拱,位天地之两间。”不夸自己,夸明英宗。 明英宗非常开心,很欣赏李东阳的才华。后来,程敏政当了翰林学士,而李东阳成为内阁首辅。

一、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祝枝山)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沈石田)

二、

杜诗汉名士,非唐朝杜甫之杜诗;(沈石田)

孟子齐淑姬,岂鲁国孟轲之孟子 。(祝枝山)

祝枝山与沈石田喜欢在一起谈古论今,吟诗作对,一次,二人谈得兴起,祝枝山出了上联,沈石田一听,便知道这是一条“藏典联”。他略一思索,便对出下联。祝枝山见沈石田对得如此工整,心里暗暗佩服。接着沈石田出了一上联。联中前一个“杜诗”是人名,系东汉人,很有才能,曾任南阳太守等职,多有建树。后一个“杜诗”是指杜甫的诗。祝枝山听了沈石田的上联,连连称赞出得巧妙。不一会儿,自己也想出了下联。下联中,前一个“孟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淑姬,齐孝公的夫人。后一个“孟子”即与孔子齐名的“孟子”。

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河山生色;

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

清朝归安人闵鹗元,字少仪,别字游庭。幼年时,曾有一次随父亲到毛尚书家。但那天却是乌云遮月。于是,毛尚书吩咐家人多挂些灯笼,并击鼓催花。以给客人助兴,毛尚书又叫陪侍客人的幕僚出联属对。一位幕僚出对云: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河山生色。 一时间,席中十数名高官名士,包括闵鹗元的父亲在内都陷入了冥思。正在大家还皱着眉头时,闵鹗元上前高声对道: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在座的人无不拍手称妙,原来那天正好是惊蛰节。闵鹗元即景作对,出口不凡。

北燕南飞, 东西比翼有上下;

前车后辙,左右对轮无高低 。

从前,有个秀才善知诗书,能出口成章。这一年,县城新到一个县令,新县令遍请城中乡绅文士,并傲秀才一起叫来赴宴。酒过三巡,县令要与秀才对联。县令说出了上联。众人听罢,尽皆哗然。这上联不仅道出了“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位,而且暗示了他跟傲秀才的身份、文才有上下之分,何以对答?不料傲秀才略一沉吟,便吟出下联。联语一出,大家齐声叫绝。这下联不仅同样对出了“前、后、左、右、高、低”六个方位,而且蕴含了秀才不甘服弱的倔劲。

王不出头谁作主;

吴虽有口只谈天 。

清同治中,有布政使王文勤,遇事多无定见。又湖南巡抚吴元炳,为政专好闲谈。属吏苦之,为撰一联云。

云锁高山,哪个尖锋得出;

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 。

传说,旧时一穷书生,好打抱不平,见有受欺欲诉者,便代写诉状,为此被富绅诬陷。公堂审案,县官知其为人,想找个理由将其释放,便言:“吾出一联,能对则免罪;不能则严办。”出了上联,言下之意,你在我的管辖之下,不是随便可以出去的。书生见壁洞透进阳光,对出下联。两联皆寓意双关。尖锋,既指锥形高山,亦指被押之人,隐指书生。光棍,既指从壁洞中漏进的太阳光束,亦书生自喻。县官如此了结案子,当然不免荒唐,但此联出句与对句,皆巧妙而风趣,足见二人水平。

一木焉能支大厦;

欠金何必起高楼 。

清代长沙巡抚陈本钦,在任职时想要修自己的书院和住房,于是巧立名目,募捐纳税,一番搜刮。待完工之时,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一木焉能支大厦;欠金何必起高楼。”联中的“一木”、“欠金”是将本钦二字拆开,用对联形式给予讽刺。

一、

何须挑水江中卖;

特地移花岭上栽 。

二、

破浪乘长风,洞庭九跌;

登高来绝顶,衡岳一低 。

清代澧州郭春山和临澧马鹏飞两位才子,相约游南岳衡山。 南岳大庙东有一学馆,郭春山同马鹏飞想进去会会学馆的先生。郭一进门,便问其中一位学生:“你们的先生呢?”该生摇头斜眼,暗示上面坐的那老头就是。只见那老先生头也不抬,口出上联:何须挑水江中卖;郭春山装作没听见,弯腰看另一学生写字。马鹏飞便立即走上前,对出下联:特地移花岭上栽。老先生抬头问道:“你是谁?”马鹏飞指着郭春山答道:“我是书童,那位才是先生。”老先生见书童这么有才,心想先生更不用说,立马下位相迎,临别时还送给他们一些银两。郭、马两人离开学馆,登上了南岳祝融峰,马鹏飞嘲笑郭春山空有其名,银两应该归他所得。郭春山说:“我是故意让你对的。你若不信,尽管出对来比试,我若对不上,就算我输了。”马鹏飞答应了,脱口便说:破浪乘长风,洞庭九跌;郭春山随口对曰:登高来绝顶,衡岳一低。切时应景,信手拈来。马鹏飞只好认输,自此,再也不敢在郭春山面前卖弄学问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古今对联故事集锦   对联  对联词条  古今  古今词条  集锦  集锦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风俗

 幽默的民间谚语

*、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家忧。*、公鸡打架头对头,夫妻吵嘴不记仇。*、禾苗不认爹和娘,耕作到家多打粮。*、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像娘。*、一根筷子容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