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岳飞《满江红》闻名天下,辛弃疾《满江红》...

众所周知,宋词的词牌很多,有上千种,每一种都有词作流传下来。这些词牌,有的很冷门,多数人连听都没听过,例如《大酺》、《尾犯》、《醉公子》、《普天乐》等等;有的则广为人知,流传后世的经典词作非常多,例如我们熟知的《浣溪沙》、《声声慢》、《鹧鸪天》、《西江月》、《破阵子》等等。

这些热门词牌,名词佳作频出,数量众多。其中一些词牌,因为某一位词人的一首词作写得实在太好,以至于让人们一看到这个词牌,就会想起这位词人的词作。就像《满江红》,听到这个词牌,很多人脑海中最先想到的就是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

事实上,除了岳飞的《满江红》之外,有很多词人也用这个词牌写过词作,艺术水平还很高。例如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满江红 点火樱桃》就是辛弃疾的一首经典词作。这首词大胆新奇,开篇11字尤为惊艳,与岳飞《满江红》不遑多让,堪为绝唱。全词如下:

满江红·点火樱桃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岳飞的这首《满江红》写于他受冤入狱之前,气势磅礴、正气凛然、悲愤难当,连同他的事迹一起流传千古,闻名天下,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对于辛弃疾这首《满江红·点火樱桃》,知道的人却不多。这首词写于何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从词的意境和内容可以推测,它应该是辛弃疾中年时期的作品。

作为南宋历史上另外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文人,辛弃疾文武双全,一生都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抗金大业。可是,天不佑人,因为南宋政府的苟且偷安政策,辛弃疾一生都没能实现理想,抱憾终身。公元1181年11月,41岁的辛弃疾受弹劾罢官。自此,他便在江西上饶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乡居生活。

人的一生十分短暂,而中年时光正是很多人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最好时期。可是,作为一位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中年时光却是在江西上饶的乡间度过的。其心中的悲哀、无奈、失意与愤懑可想而知。而此词表面上是写词人因春归而想家,实际上是借春天的逝去来寄托自己的家仇国恨。

词作上片借景抒情,以描写春景来抒发愁绪。开篇“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11个字,大胆新奇,令人耳目一新。读之,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绚烂春色:硕果累累的樱桃林,满山遍野,一片火红,像着了火一般;旁边,盛放的荼蘼花洁白如雪,与火红的樱桃互相辉映,红白相间,美丽极了。

作为词人,辛弃疾文采斐然,仅这11字就可见一斑。其中,“点火”二字实在惊艳,“火”,热情、温暖、鲜艳,在这里,不仅与樱桃的颜色暗暗契合,更寓示了词人心中正有一把熊熊烈火正在燃烧。而后的“照”字又与“点”照应,可谓用词精准,衔接的天衣无缝。

此外,在景物的选取上,词人非常敏锐,将樱桃与荼蘼花放在一起,火红与雪白碰撞,真是鲜艳夺目。而且,两种景物也十分巧妙地点出了时序:暮春已至,春天将逝,令人伤怀。在词人心中,报国的热情与无奈的现实时时碰撞,发之于眼,便有了这满眼绚烂却伤感的春色。

紧接着,“春正好”3字简洁深情,承前启后。春天好在哪?好在生机勃勃。你看,春笋正破土而出,蓬勃生长;春燕正牵引幼雏,缓缓飞翔;流莺正呼朋引伴,娇声啼鸣。多么美丽的春景啊!可是,如此好景却不长远,“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开到荼蘼花事了”,荼蘼花开,春天就要过去了,想留也留不住。于是,词人向春天发出了怨愤之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词人对空呼喊:千愁万恨,都是春天牵引出来的;可如今,春天却独自溜走,把愁留给我。我真是愁肠千结啊!“肠千结”三字,夸张地表达出词人抑郁不堪的烦乱心绪。

词作下片以情写景,抒发了词人心中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一句,承接上片末,点明词人内心郁积了满满的乡思,深沉悲痛。他登楼远望,可春山千重万叠,遮断双眼,烟波茫茫无际,阻隔归路。这春山、这烟波,不正像奸臣当道,政局险恶一样,阻碍着词人的抗金大业。

接下来“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二句,愁绪满怀,语气悲怆,寥寥数语,一个孤独悲愤的末路英雄形象便呈现在读者眼前了。“古今遗恨”,从古至今都有恨事。但往者不可追,今昔尤为恨。这里的“古今”,应该偏重于“今”。而“今”之恨,当然莫过于中原沦陷、祖国分裂之恨。

与一般文人墨客相比,词人之“恨”,不是风花雪月、伤春悲秋的小恨,而是深沉悲痛、愤恨难平的家仇国恨;词人为了一洗此大恨,奋斗一生,至死不渝,可朝中响应者一直都寥寥无几。物不平则鸣,何况人乎?词人心怀大恨,却无处倾诉,真是满腔愁恨又深一层。

紧接着,“蝴蝶”二句,化用唐代诗人崔涂的“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一联。词人思家心切,于是在梦中化为蝴蝶,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在梦中,子规啼鸣声声,叫着“不如归去。”意境哀婉,令人肝肠寸断。

“千里梦”,指自己的想家梦。但此处的思家,不是思念地处江南的寓所,而是思念远在北方金人统治之下的山东济南老家。此外,一个“不传”,一个“叫断”,点铁成金,使这两句比唐人崔涂的原诗要更加悲切。

末尾一句“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其中,“声声”一词,承“子规叫断”而来,呼应自然。“劝人归,归难得”采用“顶真格”,一气而下,如江河边倾泻自己心中的苦痛,真挚感人,韵味无穷。读到这里,人们不禁对这位爱国志士有家难归,有梦难圆的悲痛产生了共鸣。

在历史上,人们首先是把辛弃疾当成一位词人来看待的。而从这首词中,我们完全可以一窥他的词作功底。整首词极有章法,衔接自然流畅,用词大胆新奇,情韵贯通而下,意境悲慨深远,实在是一首极其上乘的政治抒情词。说它与岳飞的《满江红》不遑多让,一点儿也不夸张。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满江红  满江红词条  辛弃疾  辛弃疾词条  闻名  闻名词条  天下  天下词条  
诗词

 写格律诗除押韵外还需要对仗吗?

格律诗是指严格遵守平仄格律的作品。而平仄格律的规则除了平仄关系、押韵之外,另有一点就是对仗。所以从格律诗角度来说,是需要对仗的。但是格律诗又分为绝句(律绝)、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