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疫病是人类自古就面对的现象,全世界都有发生。现代的瘟疫、疟疾等多类病症,在古代统称为疫病。在古代,疫病的病因复杂难测、传染性强、治愈率低,因而人们对其充满恐惧。

     因为对世界的认识有限,科学知识的缺乏,于是人们就有了“疫鬼”思想,认为人间的瘟疫等是因为妖魔鬼怪作祟所致。

   《山海经》卷五《中山经·中次四经》中记载: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于是,自古从朝廷到民间,就有各种驱除“疫鬼”的仪式活动。后来,逐渐有了医学和医者的介入。但是“疫鬼”思想根深蒂固,难以消除。

弦歌行 (唐·孟郊)

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

暗中崒崒拽茅鞭,倮足朱裈行戚戚。

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

     这首诗描写了人们通过傩舞驱除“疫鬼”的表演活动形式。

酬乐天寄生衣(唐·元稹)

秋茅处处流痎疟,夜鸟声声哭瘴云。

寄薛三郎中(节选)--唐·杜甫

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

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

早岁与苏郑,痛饮情相亲。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

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闻子心甚壮,所过信席珍。

余病不能起,健者勿逡巡。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节选)--唐·韩愈

遗我数幅书,继以药物珍。

药物防瘴疠,书劝养形神。

不知四罪地,岂有再起辰。

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囷。

谴疟鬼 (节选)--唐·韩愈

屑屑水帝魂,谢谢无馀辉。

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

乘秋作寒热,翁妪所骂讥。

求食欧泄间,不知臭秽非。

医师加百毒,熏灌无停机。

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

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

咨汝之胄出,门户何巍巍。

祖轩而父顼,未沫于前徽。

不修其操行,贱薄似汝稀。

岂不忝厥祖,靦然不知归。

     这首诗描写了人们治疗疫病的多种方法。例如“医师加百毒,熏灌无停机。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叙述了几种驱除疫病的方法:中草药、针灸和艾灸、巫师作法、道家画符。

除夜二首 (唐·姚合)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本诗描述了除夕夜的风俗,其中有通过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赶走瘟疫的场景:“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除日 (宋·苏辙)

年年最後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

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

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

     传说神医华佗曾经创制有“屠苏酒”配方。后来“药王”孙思邈根据葛洪《肘后备急方》,自制了“屠苏酒”,治好了瘟疫。于是有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的风俗传统,以驱邪防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古代疫病和抗“疫”诗词赏析  疫病  疫病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诗词  诗词词条  古代  古代词条  
诗词

 唐诗宋词故事:李白的剑气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诗人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中的诗句,描绘了李白醉饮人生的潇洒,仗剑天涯的豪放。我们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