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杜牧不懂,王安石却看...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杜牧不懂,王安石却很看得明白。诗解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在中国的自然景观中,只要是与文化或历史名人搭上关系,自个儿也会身价倍增。比如四大名楼:山西永济的鹳雀楼因王之涣《登鹳雀楼》而闻名,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

除了名楼,全国各地还有一大批名亭,比如绍兴的兰亭、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苏州的沧浪亭等等。今天老黄要给大家重点介绍的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乌江亭。

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自古为一渡口,秦汉之时即设有亭长,是我国最早的驿站之一。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兵败自尽,乌江亭由此闻名古今。其实,乌江亭并不是指一座具体的亭子,而是县乡之下的一级基层组织,相当现在的村。

按秦制:“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游徼……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秦汉时的乌江,为历阳县辖下的一个亭。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年末,汉王刘邦撕毁与项羽在广武(今河南荥阳县东北)订立的以鸿沟为界的“楚河汉界”和约,与韩信、英布、彭越会师追击项羽项羽力战难胜,兵退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误入韩信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楚军丧失斗志。在上演了一曲霸王别姬后,项羽带着仅存的八百江东子弟兵连夜突围。后有灌婴五千追兵,项羽南渡淮河,且战且走,一口气跑到乌江,这时项羽的身边只剩下二十六人。

司马迁在《史记 项羽本纪》中是这样记载项羽乌江之别: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又杀回敌阵,战至力竭自刎而死。

对于项羽的慷慨赴死,许多人觉得惋惜。普通民众还信奉“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处事之道,项羽却要把路走死,不留给自己机会,也让历史失去了一次可能被改写的机会。

正是有鉴于此,唐代诗人杜牧于会昌元年(841年)赴任池州刺史,路过乌江亭时,才写了那首著名的咏史诗《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在诗中,杜牧的惋惜之情是显而易见的: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江东子弟人才济济,如果西楚霸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杜牧此诗一出,一时成为人们评论项羽成败的重要参考,纷纷暗怨项羽不懂变通之道,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因而断送了一次可以翻牌的机会。

时隔二百多年,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秋,一个名叫王安石的宋朝人,再过乌江时,耳边也响起了杜牧的那句“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设问,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却不能苟同于杜牧的观点,也挥笔写下了一首咏史诗《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的这首诗用现代汉语通俗地表达就是,上百次的征战早已让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谁知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王诗的开篇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楚霸王的转折点在“鸿门宴”,没能杀成刘邦,到“垓下之围”时已经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境地。而细数项羽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自身的刚愎自用了吧。诗中的“壮士哀”就隐含着这样的信息,那时的项羽已经失去人心,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项羽已经失去,要挽回大业是十分艰难,概率也是很低的。

所以,王安石在三、四两句中进一步阐释“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他以辛辣的口吻明确地表示,即使项羽真的重返江东,江东子弟是否肯再替他卖命,还真难说。所以,项羽之败,并不在乌江边的逃避,而是其性格中的不良因子慢慢发力,才将他带入绝境的。

杜牧与王安石的观点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杜牧着眼于不惧失败,是借题发挥,是诗人咏史;王安石则是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是政治家论史。如果说杜牧是为项羽翻案,那么王安石则是为历史本身翻案,人与历史的关系本来就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非常残酷的现实。

如果单就杜、王二首的优劣来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在《王安石诗文评选》中的论述很公允,老黄就借用为结语吧——

王安石是从实的方面,从分析失政原因入手,说不可能卷土重来,这也许更符会历史实;杜牧是从虚的方面,从人应该有的志气着笔,说可能卷土重来,这是要让人们有不甘失败的顽强精神。与各自思想内容相一致,杜牧的诗歌有一种豪迈之气,而王安石的诗歌则显得深沉。两首诗都是很好的咏史诗。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杜牧  杜牧词条  王安石  王安石词条  项羽  项羽词条  江东  江东词条  不肯  不肯词条  
诗词

 【三秦女子诗笺】高滟泓//山间谁...

本期推荐女神高滟泓守山石人垒石承天语,云生万象符。或言迷且信,兀守一山孤。夜行读清清所荐短诗有得(一)余生无别念,随尔远山居。俟我胭脂尽,桃花发满墟。(二)酒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