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推荐度:

少年孔子观后感

推荐度:

观看《孔子》观后感

推荐度:

孔子电影观后感

推荐度:

观看影片孔子观后感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孔子》观后感(通用16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子》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子》观后感 篇1

孔子学堂》是一本漫画书,带领我进入国学的视野。我从书中了解到孔子与他学生的许多故事,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培训机构举办的作文比赛,被一个男生排挤。我没有理睬这位男生,也没有生气,因为我想起了妈妈刚跟我一起读过的《孔子学堂》中的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大概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从来不人云亦云;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妈妈听了我的想法表扬了我,说我领会了书中的话并能活学活用,能够强大自己的内心,而不会被别人轻易打到。她说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孔子》观后感 篇2

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孔子的故事》,书中的内容非常精彩,以前我只知道孔子的一小部分故事,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我会认真看完这本书来重新认识一下孔子

孔子是中国有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还是儒家创始人。看完这本书我最喜欢《在挫折中前进》,孔子是个很有志气的人,他在十五岁就已经立下要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志愿。在孔子十七岁时母亲去世了,母亲走后孔子还是个年少不懂事的孩子,孔子穿着孝服跑去季氏欢宴名流却被人当叫花子赶出来,此事后孔子非常发愤。

之后孔子更加刻苦努力学习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旁人见孔子就夸,可孔子却很谦虚,就这样大家对孔子的评价更高了。孔子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勤奋认真,在挫折中锻炼自己,他的谦虚善良精神值的我学习,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不断磨炼自己。

孔子》观后感 篇3

名人孔子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想到国学就会想起论语;一想到论语就会想起名人孔子

名人孔子是一位有德、又有才的圣人。

有德是:他会去救助穷人。比如说在《名人孔子》这部电影里讲了。名人孔子解救了一个要给季氏陪葬的小奴,那个小奴为了感谢名人孔子,最后还当了名人孔子的学生。这个事情还说明了,只要愿意去帮助别人,别人也会感谢你的。

而有才是:他会通过观察一个国家,来知道这个国家的未来。比如说,在《名人孔子》这部电影里说了。名人孔子受到卫国的邀请去了卫国,他通过观察卫国就知道卫国马上会有内乱,所以马上离开了卫国。这个事情还说明了,只要你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许多事情。

名人孔子虽然很有才华,很有品德,但是一生之中没有受到任何一位君王重用。所以他一生都在和他的学生流浪,直到晚年,才回到故乡鲁国,继续教育他的学生学习,直到七十二岁死去。

孔子》观后感 篇4

孔子,是我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是万世师表,他的书直到这天都一向“畅销”。

随着孔子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一生就被拍成了(孔子)这部电影。

2月5日,我和妈妈、爱妈妈还有小雅一齐到电影院看《孔子》。此时我怀着激动的心,坐到了位子上。电影开始了,一个个奴隶被孔子救了出来。之后,孔子被撤了官,和徒弟们踏上了流浪的路程。大家在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情。

我从电影《孔子》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学习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学习,提高自我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部电影真好看!大家也一齐去看看吧!

孔子》观后感 篇5

今天,我读完了吴祚来的《孔子学堂》,里面的名句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可见礼让多么重要,只要礼让治国,还有什么事办不到呢?人们要学会礼让,别人就会尊敬你;国与国之间互相礼让,战争也不会发生;君臣民之间互相礼让,这个国家民心不会动摇,将坚不可摧。孔子对他人礼让相待,他人也就以礼相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走在一起,一定

有我的老师。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学会谦虚,要相互学习。孔子老师在谈论“君子”时,子贡夸他而孔子却说这是给他戴高帽子。以及谈论其他问题时,孔子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只要有道理,就值得深思。可见孔子是个多么谦虚的人。

孔子》观后感 篇6

前几天,听老师说我们学校同学们也要进行一次军训。

今天早上八点左右,学校门口真的来了一辆大巴,从车上走下来大约二十几位武警叔叔,他们是来教我们军训的。八点半左右,我们全校老师和同学都来到操场上集中,首先武警叔叔表演给我们看,我认真地看着他们的队伍报数,行走等等,都非常地整齐,看的我们眼花缭乱。接着每个武警叔叔到每个班级队伍中,武警叔叔把我们三年级的同学聚在一起,教我一首歌,名叫“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还每个班比赛,看哪个班唱的好,后来就开始训练了,武警叔叔教我们立正、稍息、正步走等等,下午又训了一小时左右。最后武警叔叔给我们带了摔跤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今天的军训。

武警叔叔谢谢您们,您们辛苦了!

孔子》观后感 篇7

抽空在周末去看了孔子,在网上倒是首先看到一大帮愤怒的青年给的低分。

让我震撼的是在孔子在众多纠葛中仍然保持着一种执着的信仰,这种信仰到底的底线在哪里,不是说出来,孔子一生都追随了他的信仰,不管是为官受挫、家人分离、颠沛流离、施教受辱,环境在变,他的做法在变,但是信仰不变。

故事从孔夫子五十多岁,得以实现梦想,踏上仕途开始,感觉开场有点突然,接下来就是孔子运用计谋,抗衡齐国、三桓,然后平步清云,连升几级,做到代相国之职,剧情很紧凑。精彩的辩论,让人精神一振,不过不失的特效,也带来了一点视觉刺激。 再到后面,让我有印象就是的就是颜回落水,来回多次在冰水里抢救竹简一幕,虽然他的行为很伟大,我也有那么一点感动,但转念再一想,这样是不是有点迂腐呢?不管怎样,他是为这些孔子最爱的书简献身了,导演让他死得很唯美。

最后,孔子与弟子们得以回鲁国,一众人喜极而泣,及孔夫子在城门前跪拜,老泪纵横,那时候我也哭了,不过不是为故事本身而哭,而是被演员的入戏所带动。

孔子》观后感 篇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听老师和妈妈常说这句话,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电影《孔子》,当孔子通过反对“殉葬”用这句话反驳那些大臣时,使我印象更深刻了。影片讲诉了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影片中孔子的弟子称孔子为“夫子”,我看字幕的英文翻译是“Teacher”老师的意思。当回答“是”时说“诺”。这部影片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孔子的学生颜回跳进冰河里不顾自己的性命抢救老师的书简,最后死在冰冷的河水里,孔子抱者他的尸体一遍一遍喊着他的名字“回”。

我的眼睛都湿了。看这部电影不仅让我长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孔子》观后感 篇9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一提到孔子,他仁义的形象,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可《孔子》这部电影还表现出他的另一个优点——勇。

他一心想让鲁国强大,于是他就在鲁君面前推广仁义。果真,鲁君让他当了代丞相。从此,鲁国的形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又过了不久,季氏的家臣公孙狃发动战争,想要登上鲁君的宝座。反军打进都城,鲁公跑到季家,公孙狃步步紧逼,可季家人都去打猎了。这时,孔子说:“把叛军引到武子台!”字路领命,便去把公孙狃引到武子台。公孙狃见孔子在台上,便下令放箭。可台上有盾,孔子的弟子冉求下令把盾往后放,把一个个装铁浆的大罐子推上来,冉求一声令下,鲜红滚烫的铁浆流淌出来,把公孙狃的军队士卒烧得个个焦头烂额。公孙狃在乱军中自杀。孔子看到这个场面哭了,因为他一向讲仁义,不希望看到国人自相残杀。

孔子的仁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过他的勇也不可缺失呀!

孔子》观后感 篇10

1月25日(星期一)的晚上,爸爸单位组织我们去营房部大院看电影——《孔子》。周润发的演技十分逼真,电影的场面非常壮观。电影院里面座无虚席,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体验和感受孔子――这位伟大先贤不朽的精神魅力。

孔子,公元前551出生在鲁国。当时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各种学说百家争鸣。其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年,我们现在还在受着孔子的教诲。孔子5岁时父母双双早故,于是他过着流浪地生活。一天鲁国的贵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贵族的眷属也可以去。孔子听说后也去了(孔子的父亲是贵族),到了门口,门卫看到他落魄的样子,以为是个叫花子,便没理他。结果,孔子径直向门口走去。门卫把他拦住,问他是谁,孔子说自己是一个贵族的儿子。门卫将信将疑,没让他进去。正在两人争执不下的时候,孔子父亲的生前好友前来赴宴。孔子本来想让他说说情,哪料到他说:“哪来的小屁孩,快走开!”听了这话,孔子如同五雷轰顶,十分失落。在失落之际,他也明白了事事都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实现的道理。这事儿对他触动很深,为了受到人们的尊重,他开始学习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数学)这六艺。他先后拜老子等名家为师,并刻苦钻研古代典籍,还整理撰写《诗经》、《尚书》、《礼书》、《乐书》、《春秋》、《易经》等儒家典籍。他创立了儒家学派,主张国家和人民要遵从仁、义、礼、智、信的要求。经过不懈努力,孔子终于成为一代大家,受到了人们的`崇敬。孔子收了很多徒弟,到处讲学,名气很大。鲁国国君听说孔子很有才华,于是把他召进宫里。听了他的见解,鲁国国君觉得孔子很有才干,想让他当大官,但又唯恐众人不服,于是鲁国国君便让他和他的弟子去一个偏僻的地方治理一下。鲁国国君在一年后惊奇的发现他和他的弟子治理的那个小城如今已变得比鲁国的都市都繁华。于是他让孔子做了个大夫。不久,齐国国君想和鲁国国君会面,想乘机利用大峡谷的险要地形逼迫鲁君,孔丘明白齐国的用意,也知道鲁君此去是多么的危险。他彻夜未眠,想到了一个既能保护国君,不失两国友好的办法。之后,孔丘不仅成功的保鲁君平安归来,还逼迫齐君归还失去的三座城池,并与其成为盟友。孔子,不是一个文弱书生,他身高体健、武功高强、足智多谋、文武双全,是个难得的将才,他心底善良,充满仁爱,的确称的上是“圣人”。我不禁从内心深处更加佩服他了。

后来,一些大臣起来反叛,叛乱分子前来攻打鲁国国都,鲁君任孔丘为主帅c。等到进攻的时候,孔丘命人将几口大锅推出去,装满油,待叛军过来,把火把仍进油锅里,趁热将着了火的油锅往下一推,顿时,几万大军葬身火海……虽然叛乱暂时被镇压下去了,但因诸多因素,孔子的改革失败了。经过这两件事,孔丘的地位大大提升,成了代宰相。成了代宰相的孔子并不居功自傲,而是在国内进行了改革,这使一些权贵的利益受到了影响。于是,这些大臣便把他赶走了。

被赶走的他无依靠,只得带着弟子周游诸国,到处流浪,上顿不接下顿,很是可怜。

几十年后,鲁国国君去世,幼君登基。齐国借机攻打鲁国,眼见破城之日指日可待。当初把他赶走的那些大臣这时才知道孔子的用意。于是,那些大臣派人把孔子请到鲁国。但是孔子心意已决,不再参政。在众人的请求下,孔子便让大徒弟冉求去解围,等冉求到鲁国时,已经十分危急。冉求不愧为孔子的大徒弟,他三下五除二的就把齐国大军赶走了。等到孔子被接回鲁国时,他已是古墓之年的老人了……电影是向我们讲述孔子一生坎坷的经历,也向我们述说了孔子的伟大与不凡。

孔子面对贵族与恶势力不低头,面对困难不畏缩,面对孤苦不冷漠,他的精神激励我永远向上。

孔子》观后感 篇11

昨晚,去看了这个新年里声势造得很足的电影《孔子》。

尽管明白凡动辄投资上千万的大片都是要研究票房的,既要票房就得研究观众的欣赏口味,不可能完全按照或者接近历史的真实去拍,那么编剧和导演究竟会把经过人们千百年的认识并且已经基本定型的孔夫子拍成什么样呢,的确很想明白,却又担心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但听电影《孔子》的某主创人员说,观众看电影《孔子》,如果不哭,就不是人。如此信心满满,言之凿凿,更让人充满期待。

影片从51岁的孔子作为政坛新星在鲁国崛起讲起,前半部分一开始便是残忍的活人陪葬,表现了当时周天子已无力掌控天下,而鲁国国君衰微,国家政权实际上由当时掌握军权的三桓掌控,他们嚣张跋扈,为所欲为的时代背景,之后叙述了孔子一生中最值得一提的两大政绩——夹谷之会和隳三都。后半部分则主要讲述孔子如何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包括“子见南子”、“陈蔡绝粮”、“子路问津”等片段,最终是鲁国大夫季氏在内忧外患中幡然醒悟,孔夫子的治国才能不可小觑,于是放下身段,诚邀孔子回国,并理解了在外颠沛流离十九年的孔子提出回国后绝政治,治教育的条件。

看完影片后,感到有三点不可思议之处:

一是我们只明白孔子是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没想到他老先生还是一个军事家。在“夹谷之会”和“隳三都”中,设计之巧妙,布局之合理,安排之周到,仅仅凭着一腔浩然正气和对道义的坚定信念,与妄自尊大、恃强凌弱的齐国针锋相对,舌战齐国君臣,生生迫使齐国退回了侵占已久的“汶上三城”。这当然大快人心了,谁说孔子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做成了很多军事家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

二是影片后半段的“陈蔡绝粮”中,孔子师徒被困陈蔡间多日,七天七夜粒米未进,而孔子却依然气定神闲地抚琴,以这种方式转移饥饿的注意力当然是能够理解的,但师徒们一人一口分食最终一碗马肉汤后,弟子们不是倒卧在地以保存体力,而是居然有力气围着老夫子和他的琴声运动起来,这不合常理的举动,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三是师徒们周游列国途中遇到了冰裂,当时孔子的一车书掉入冰窟,孔子最器重的弟子颜回像罗盛教那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潜入冰下打捞竹简,孔子及其众弟子趴在冰窟边缘呼喊痛哭,但既无人和颜回一道下水捞竹简,也无人下水力阻颜回的愚蠢行为,直至颜回冻死。这个极不靠谱的煽情情节,既亵渎了孔子,又亵渎了颜回。毫不夸张地说,作为好学生,颜回肯定把这些竹简的资料深深刻在脑海里了,难道为了教师的心血,就有必要牺牲性命吗?莫非正如旁边的观众调侃道是为了抢救文化遗产?而孔子坚持万物之灵的人始终是第一位的观点在《论语·乡党十》中就十分清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颜回和竹简,孰轻孰重,这不是明摆着的嘛?!

所以,看完电影《孔子》后,我没有哭。环顾四周,在这场满座的电影院中,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人哭。

孔子》观后感 篇12

看完了老师一直推荐的周润发主演的《孔子》,电影讲述了,孔子鲁国开始改革之后的一系列处境。看完之后不胜唏嘘,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去评判这位人物。

他是一直对天下抱着礼乐仁和的梦想,在鲁国的改革中,他也是这样做的,纵使遭到三桓的抵制,也终以智慧与决心势如破竹的进行下去,王公贵侯的抵制不算什么,唯独最初一贯支持着他的鲁国国君,默认的与之决裂。悲恸之下,踏上周游列国的道路,那段路上也是那段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日子。

孔丘师从老子,临别前,他向他的老师说着他的理想,老子的道在天上,而他的道在人间。对于如此坚定的弟子,老子也只说了那就不要在乎天下人的误解吧。可他还是在乎的,在乎世人的理解,而这世上能真正理解他的竟是名声不好的卫国国君夫人。远在鲁国,卫国君夫人南子就从天下大势,看出孔子的才干,她说世人大多知道夫子的痛苦,却不知道夫子在这痛苦中所体会到的境界 什么是知音?或许这就是吧。

看他在击鼓进攻时的一脸沉痛,看他应付自如的用五百辆牛车智退齐国五百乘的战车,看他一言一语间收回了鲁国失去几十年的三座城池只可惜文韬武略的孔丘生不逢时,又想但凡思想的伟人又何尝不是领先于他所处的时代?如苏格拉底,如孔丘

孔子》观后感 篇13

被热炒了很久的《孔子》终于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传活动中,愈发老来俏的主演周润发扬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这番话让本次评审团的成员们不禁诚惶诚恐。我却只感觉到欣赏了一场冗长的百家讲坛,而且很显然,胡玫导演讲故事的能力,远远不及于丹老师。据观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气还算不错,影迷们对电影如何展现孔圣人的一生更感兴趣,也不乏慕发哥之名来观影的粉丝。我想从散场之后大家的反应来看,《孔子》这部电影给了怀揣这两大期待的观众一个交代,但是,没人想到,过程却是如此枯燥沉闷。

打开电视看电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开电影看电视则更为恰当。电影故事从孔子得到鲁公赏识担任大司寇开始,前半段主要讲述了孔子鲁国意欲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国家,然而处处受掣肘,只得远离故土,与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路途。后半段则集中讲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境,欲寻明主而不得,历经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颜回死于非命等坎坷,最后叶落归根回到鲁国传道授业了此余生。如此复杂的内容想要用一部电影表现出来,原本就是个艰难的任务。而擅长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显然并没有拿捏好尺寸,于是,观众们便在电影院里花费了两个半小时欣赏到了一场电视剧。

平心而论,电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剧情,通过保护小童、齐鲁会盟、平息公山狃叛乱等段落,集中表现了孔子的仁爱、智谋和军事上的才华。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从鲁国出走,众弟子赶来追随等一组戏,起承转合之间颇为流畅,算是片中的亮点。但后半段孔子周游列国的历程却成为了一场支离破碎的桥段集锦,影迷们均认为这一部分毫无主线可言,零散且琐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迟迟不见高潮出现,也总是看不见电影将要结束的征兆,期间有几位观众陆续离场,一去不复返。我想有相当一部分的影迷认为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苍白无聊的剧情。

孔子》观后感 篇14

孔子,这位公元511年前的大文化人,不知对我们这些中国后辈来讲,是有着多大的影响力啊。

通过电影这样的一种艺术形式来塑造孔子的形象,既是几代电影人的夙愿,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拍摄《孔子》是中国电影界和文化界的盛事,塑造孔子的银幕形象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国的电影人的一种巨大的责任。要想使孔子的形象真真切切地出现于电影银幕上,那是谈何容易,更别说,要讲述关于孔子的一些事例,对于无法亲身到孔子那个时代的电影人,要制作拍摄出如此意义的电影,更是不简单。

孔子》将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具有长久影响力的作品,不仅是演孔子的周润发演技超高,眼神、语言、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孔子的“味道”,而且孔子本身就是一位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尊敬、学习的人物。

看完《孔子》的我,真是即感到惭愧,又觉得有些自豪。电影中的孔子,时不时出现一句经典的语言,好多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可想而知,孔子的话,都能体现出他的品格之高尚,偶尔遇到学过的语句,还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孔子一字一顿的小声念起来,这让我不禁感到自豪。

但电影中还有我根本没听过的名句。在电影院时,周围的个别中老年人却能接上孔子的话,让我又有些惭愧,如此伟大的人物,学习的我们,却局限于课本,而没有广泛的了解更多,看来,当代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放眼望向远方,而不是课本这狭窄的小小文学世界。

孔子》观后感 篇15

电影《孔子》里面有很多与史书记载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为战士壮威,之后是孔子与鲁公一齐出面说服齐王收复失地然后就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的死,都与历史不符。史书上没有记载孔子与鲁公一齐去谈判的,而记载的是孔子从天而降前来护驾的,这样一改似乎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历史上也没有类似于有沉书入水然后颜回去捞的事情。颜回史书里面的记载是穷死的,不免有些窝囊,这样一改反倒显得他对书籍与教师的热爱,真正热爱书的人确实会不顾自我的性命去救书的,没有什么迂腐之处!

电影中孔子会见南子的绯闻也被大肆渲染,让人觉得孔子不再是一个高不可碰的圣人而是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欲,有一句台词是“吾未见如此好色如好德者”,这是我觉得全片中最妙的台词,应对一个风情万种母仪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会动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觉得是孔子与一群弟子一齐回到鲁国以后,孔子跪在城门下,磕头行礼口中反复念叨着:“我的祖国,我最终回来了!”这个时候孔子已经年过半百了,可是还是不能忘记,尽管以往别人赶他走,可是当祖国需要他时他还是选择了回国。这种胸襟不愧是我们的圣人,那里看得出孔子的伟大!

看电影孔子,我们用平常心看他的可爱,用恭敬心看他的伟大:原先这就是我们的圣人孔子传奇的一生!

孔子》观后感 篇16

看完电影《孔子》,不仅仅是喜欢里面感人的故事情节,同时也深刻感受到,给观众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

电影中孔子出身于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他期望以他自我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期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于晚年回到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献祭的戏,十分精彩。“给个话啊”,展现了孔子的幽默和智慧。

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最让人感动的是颜回,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我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一向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在颜回的眼中,孔子的书简比自我的命都重要,仔细想想,正因为之后有着无数个颜回,我们此刻才能够领悟到孔子的精神。当我看到孔子抱着颜回的尸体大哭,弟子们劝他:已经三个时辰了,已经缓可是来了。可是夫子依旧抱着,那个场面真的很悲惨。还有就是子路之死,子路其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可是他始终记着夫子的教诲,直到死的那一刻,仍记着夫子说过的:“君子正其衣冠”。夫子得知子路的死后,丧徒如丧子,可是夫子没有让泪流下,夫子依然很欣慰,欣慰的是自我的弟子虽然没有如偿所愿,但已得为仁。

我从电影《孔子》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在成佛的路上,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正直、光明磊落、有担当的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孔子》观后感  孔子  孔子词条  观后感  观后感词条  《孔子》观后感词条  
观后感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汇编15篇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展开)

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通用19篇)看完某一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展开)

观后感

 《穿普拉达的女王》观后感

女霸气女王范网名推荐度:《苏格兰玛丽女王》读后感推荐度:滴水穿石读后感推荐度:穿正装怎么发朋友圈推荐度:三月穿暖花开励志句子推荐度:相关推荐《穿普拉达的女王》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