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秉爱》影评

当幸福来敲门影评

推荐度:

海上钢琴师影评

推荐度:

当幸福来敲门影评

推荐度:

电影《闪光少女》观后感影评

推荐度:

《三星之父李秉喆》读后感范文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秉爱》影评(通用10篇)

影评即电影评论,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摄影、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视听语言、道具作用、转场、剪辑等进行分析和评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秉爱》影评,欢迎大家分享。

《秉爱》影评 篇1

在很多人眼里秉爱是一个稀有动物,作为一个女人,她独自背负起家庭的重担;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她敢跟政府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权益;作为一个农民,她对土地有着一种深深的眷恋,她的自尊、自强、自立都是在此生根发芽茁壮。

勇敢,正直,慈爱,执着,这正是让我们动容的秉爱精神,但同时,我们却忽略了,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如秉爱一样坚韧的女性,她或许是你的母亲,抑或是你的祖母,也正是如此可亲可敬的女子,这么一路坚挺的走来。历史的车轮再强悍,也碾不灭小人物的坚韧。

秉爱的故事让我们动容之处,或许就是因为触碰到了我们自己。如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即使当我们注意到别人的时候,我们还是想到自己。

《秉爱》影评 篇2

此次重看《秉爱》,恰是长江大水之时。

上映于2007年的纪录片《秉爱》,描写的就是长江边上一位为三峡工程移民的女人的故事。那一年,正是三峡工程建成并启动防洪与发电的年头。不过导演所拍摄的时间,则是一年之前。那一年,为了三峡大坝的建设与蓄水,三峡地区渝鄂两地许多传统村镇消失。这位名叫秉爱的女人也放弃了祖辈所居之家,搬迁到了山上公路边的一个窝棚里。

《秉爱》并非一部直接描述三峡移民故事的影片,它其实只是聚焦于秉爱这个乡村妇女,讲述的只不过是她人生的经历。导演也曾说,三峡只是个背景,不要也行。只不过秉爱正处于三峡建设与三峡移民这一宏大背景中,让她的经历更多几分波折更多几分故事性而已。在这样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中,如秉爱这样的乡村妇女,无论她们生活于中国的哪个地方,是繁华的都市还是贫瘠的山村,其命运皆不会有更大的不同。她们只是这个宏伟时代的蝼蚁小民,淹没于时代的洪流之中。她们如秉爱一般自强自尊能干,身处底层而又不甘心那样的命运,总想挣扎总想抗争,但最后也只能在强大的体制面前认命。在看完此部电影后,我曾想了解秉爱之后的命运,但在网络上几经搜索,所获甚少。大约也如三峡地区其他女人一般,湮没于历史深处了。

导演冯艳是个留日学生,她对三峡移民有着深厚的兴趣,因此自九十年代起即关注着此区域,在川江一带往来多次,跟踪了那个地区的很多人物,而张秉爱则是其中之一。多次的采访,不断的倾谈,她与秉爱已成朋友。也正因如此,秉爱在镜头之前才如此的自然,没有一点表演的痕迹,只是将生活的原态呈现出来。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才能从影片中了解秉爱很多较为私密的事,了解她内心真实的想法,能感受到她的希冀她的愤怒她的无奈。

张秉爱是湖北秭归县人,从原来的山村嫁到了长江边上小村。这个小村坐落于三峡大坝的上游,属于需要搬迁的库区。她长得并不难看,有着农村人的朴实,也有其他人所没有的果敢。虽然她一直不甘心于这桩婚事,觉得婚姻是由别人所安排,没有享受到爱情。但对于其父母来说,这已是求之不得的好姻缘。用其父亲的话来说,在山里每天只能赚两三毛钱,而在这个村里一天则能赚上两三块钱。从山里人的角度来说,这里就算是天堂了,而且还能喝上清清凉凉的长江水,还能长上很多的见识。秉爱所嫁的丈夫身体有病,无法进行高强度的劳动,性格相对来说还比较懦弱,因此家里大事小事均由秉爱做主,而且所有重活皆是秉爱一肩承担。其实在川渝鄂一带的山区,农村家庭的情形,也大抵如此。

尽管不满意婚姻,秉爱还是顺从了家庭的安排,与丈夫认认真真地过起日子,并且养育了两个孩子。生活谈不上多么出彩,但仍是衣食不愁。毕竟这里紧邻着长江码头,享受着交通与物流之便利。村里山地之间,还有很多的田地,可以种植粮食,也可栽种柑果。只要勤劳一些,日子亦可过得去,就如数千年来的人们一样。秉爱身处其中,尽管心有不甘,但为了孩子为了生活,她只能咬牙坚持。本来如张秉爱这些芸芸众生,本应在人生舞台上倏忽而过,不留一丝痕迹。但偏偏历史却在这里发生,将这些人推到了前台。其实他们也毫无自主选择的机会,即被卷入历史的洪流之中。

问题很简单:三峡大坝要淹没其家园,他们只能为了大家放弃小家,也就是为国家做出牺牲。

三峡大坝必须建,这是国家的决策,不仅只是出于诗人“高峡出平湖”的激情,还有着防洪与发电的现实考量。长江在三峡一带,落差甚大,江水下泄,犹如万马奔腾。一出三峡,即是一马平川,浩浩荡荡,直抵东海。自古以来,每遇害大水,则为害荆楚甚烈。为保江汉及武汉,且有发电的经济考虑,从当政者的角度来说,修建大坝成为最现实的选择。记得当时媒体报道,大坝一旦竣工,可防千年一遇洪水,可解决全国大部分用电问题。

秉爱的家,正在水库蓄水位之下,搬迁是必然的了,且无商量余地。对于像秉爱这样的村民来说,这点事理他们是明了的,即使心有不甘,也得老老实实地执行。但如何搬迁,搬到哪里去,国家补偿多少,则就是个问题了,这也是矛盾的焦点。电影《秉爱》就如实记录下这个过程,留给我们一个观察中国现实的窗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机器在此种过程中的运作,可以看到政府拆迁部门与村民之间的互动。遗憾的是,政府机构在处理此类案件中,一如既往地粗暴不通融且缺乏智慧,因此官民之间的矛盾也是火星四溅。在电影中,秉爱一家与政府的冲突最多,他们家的条件最为困难,而他们所提出的要求政府则予以拒绝。

中国人的文化特性就是重土安迁,让这些祖辈世居于此的乡民放弃故土,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在情感上是无法割舍的。如果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上不做好安排,在经济上没有较为合理的补偿,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反感甚至抵抗。而我们的办事人员却只是一味地以大道理来说服,要求村民无条件地服从于国家大局,要求村民舍弃小家而为大家,以空洞的未来许诺,而缺乏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体贴。其实大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具体到个人的情境之中,所有的大道理也就显得有些荒谬。凭什么需要牺牲我来成全大家?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当然可以义正辞严地指责当事人自私,但如果你自己也身处其中呢?总以国家利益来压服个人,除了可以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又有何用呢?今天以大家的利益来让秉爱们牺牲,明天难道不会以同样的理由让你牺牲吗?

中国这些年来,大江小河,皆大肆兴修水库,神州江河之上,几无没有水坝之处。客观来说,除了个别论证不足仓促上马的之外,确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防洪发电之效。但在修建水库的拆迁与移民问题上,也留存了大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持续数十年,成为社会矛盾的导火线。记得八十年代末去豫西采访,一群因丹江口水库搬迁的移民听说后,找至宾馆痛诉拆迁不公与移民之苦。此时,已距水库建成十几年,更是离大坝开工已有三十年之久。由此可见水库移民问题的复杂。我们水电兴建的花费之高,我们对于移民的补偿之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移民们的怨气,也正是源自于此。他们的诉求也很直白,既然国家有这么多钱,为何不好好安置好我们的生活?

秉爱家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只是不愿去政府给他们指定的地方,认为那里太高也太偏,且离他们家所分的土地太远,耕作不便。他们看中的新修公路边上的窝棚,政府又不准许。秉爱认为老公身体羸弱无劳动力,理应得到更好的照顾,而政府方则坚决不让步。事情由此僵持于此,秉爱家也就独自坚守在原地,在一片废墟之中成为钉子户,等待着洪水来临。秉爱虽然诸多不顺,对于现有生活也不满足,也看不到生活的前景,但她却有着异常乐观的生活态度。她爱这个家,想“把一家人捆得团团圆圆的”。她极其珍视着脚下的土地,认为“土地是最好的东西,什么都能从里面长出来;土生万物,土还能生经济”。她略带满足地看着山坡上因搬迁而放弃的土地,她将这些地方都种上了粮食与果树,反正还有几年才被淹,现在荒着也是荒着了。“只要我还能动,在土里刨一天,我就能有吃的。”

在电影中,秉爱颇为伤感地说,即使搬走了,她的灵魂还会留在这里。就如她嫁过来时,灵魂不愿跟过来。而现在灵魂跟过来时,她却又要离开这片土地了。她抗争过了,而且颇为坚决,但仍未抗争过这个体制,她还得搬走。电影最后的字幕告诉我们,她最后得到了政府的补偿款四千元,用这些钱在公路边上买了窝棚住下了,继续着她的人生。她满怀希望地期盼着儿子考上大学,儿子最后去了新疆当兵。她悄悄地告诉导演,她想过有爱情的生活,却仍然守着她并不爱的老公过日子。逐渐上涨的长江水,淹没了秉爱已成废墟的家,也淹没了秉爱们过去生活的一切痕迹。也许让这些移民唏嘘的是,他们为三峡工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为下游的安全舍弃了自己的生活。然而,直到今天,长江中下游的人们,仍然还在饱受长江洪水之苦。

但淹没秉爱们希望的,却也并非只是水库之水。像秉爱这样处于大时代里的小人物们,也只能面对奔流而下的洪流,卑微而顽强地求生。就如她脚下的小草,千百年来扎根于这片土地,你可以忽略它,却无法根除它。只要有机会,它就绿遍山野。

《秉爱》影评 篇3

女性的自我认同问题,似乎并没有在城市世俗生活和金钱布织的罗网中得到回答。传统家庭的碎裂,似乎也没有解决“女人究竟该如何生活”的困惑。

当冯艳遇见秉爱,她先后历时8年设置了同名纪录片《秉爱》,并以此片带我们溯游而上,回到滔滔江边、回到连绵土地,回到“女性”的源头,去探索一个执着农妇的怕与爱。

秉爱的农业女性主义,也许并不全然被观众认同,但这一纪录片形成的三组镜像,却折射出了更多和更深层次的社会寓意。

以农妇为镜像的女导演

《秉爱》所记录的,是三峡大坝水利工程期间,一位深深眷恋着土地,却被迫迁移的.农村妇女钉子户张秉爱的故事。片中,秉爱展现出的淳朴和坚韧,散发出了浓郁的感染力。

一般而言,影像叙事中,为了保证真实性和观看的流畅性,拍摄者较少介入纪录镜头之内。而在《秉爱》一片中,却正因女导演冯艳的一处画外音,泄露了潜在的女性主义诉求。

——原来不仅被拍者是女人,连拍摄者也是女人!那《秉爱》所表现的,便是一个女人眼中的另一个女人!

此时,摄像机就像一双专注的眼睛,凝视着秉爱。而在这样的凝视之中,投射的却是拍摄者自己的欲望。

劳拉·穆尔维曾经分析,主流商业电影中,拍摄者的视角一般是男性化的,即男人行使“看”的动作,而女人则是“被看”。因此女人作为“看”的对象,往往在影像中会被鲜明地风格化,比如梦露的金发与白裙、费雯丽的眼睛,以及各种女明星裸露的身体——都作为一种色情符号而出现,对剧情却并无推动作用。在男人的主体注视之下,女人成为被凝视的客体。

而在《秉爱》这样一部女人凝视女人的纪录片中,女人完全不被作为男性欲望的投射,也没有出现任何表征色情的符号,女人自己掌握了主体。

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曾说过:人类是某种镜恋动物。

拉康认为,人在最初成长过程中,会依靠镜像来建立主体。

“主体建构过程正是把自我想象为他人,把他人指认为自我的过程。形成镜像阶段的前提性因素,是匮乏的出现、对匮乏的想象性否认及欲望的产生。”戴锦华在《精神分析的视野与现代人的自我寓言<情书>》一文中如此阐释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还说道,“艺术并非是分享内心的和谐,而是分享欲望与匮乏,并非争夺欲望,而是相互维持对幻想的抛弃。”

因此,尽管《秉爱》不是一部男性语境下的商业电影,却很难不认为,这恰是一部投射了女导演部分镜像自我的女性主义纪录片。

土地为镜像的农妇

那么来看主人公张秉爱究竟是怎样一个女人吧。

首先,她是倔强的。

婚前谈过一个对象,因父母阻挠而分开,之后秉爱一赌气嫁到了长江边上。结婚前一天,忙到凌晨2点,一个人做了十几张桌的饭,葆谷面掺大米。婚后起初,和丈夫没有感情,后来男人看着秉爱一手操持家务,逐渐搭上了手来,才建立了感情。

丈夫身体孱弱,秉爱便扛起了几乎整个的生活重担。她对摄像机说“人家说我嫁的男人撇,说我嫁了个没用的男人,我偏偏的,我要把男人、孩子捆到一起,把一家人捆得团团圆圆的。”

其次,秉爱的倔强,不是野心勃勃,也不是一意孤行,而是透着生长于土地的农妇的质朴。钉子户秉爱接收了之前邻居的土地,并将庄稼植被都打理得很好。当秉爱戴着斗笠,站在山头说起桃树,眼里是无尽的欢喜和安详。当她说起城市,也并没有丝毫向往那种灯红酒绿的霓虹光影,她说,城市人精,我没这本事就不挣那个钱。张秉爱头脑中的价值观,是传统而守序的,她的顽强,是面对生活时顽强的执行力,而不是顶破秩序的那个针头。

哪怕是在面对担任移民说客的村干部,秉爱在据理力争之后,仍是服软的。哪怕是面对孱弱的丈夫,秉爱所做的更多仍是付出和承担,而不是僭越和压制。

秉爱的顽强,是源自母性。从农活到针线活,再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秉爱任劳任怨完成了社会对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要求,她说,我就希望别人说我再造孽,也把丈夫和孩子照顾得好好的,就希望死后有这么个名声。

女性主义电影《钢琴课》的导演简·坎皮恩曾说:我认为,女性美好的品质是其宽容大度、敏锐直觉和全心付出信任的能力。她们可以情绪善变,可以悉心养育,可以宁静祥和,她们会将这个星球视为自己的孩子而加以爱护。……这些品质对男人来说,并不意味着性感,但确实是女性与生俱来的。

秉爱在《秉爱》中展现出的气质,一如坎皮恩的形容,也正和土地是一致的。

土地是最好的东西,什么都能从里面长出来;土生万物,土还能生经济。”秉爱是个懂得并且热爱土地的女人,她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从土地中获得,也因此,秉爱一生贯彻着如土地一般的无言承担、尽生命之责的道路。

以农妇为镜像的更多人

拍摄者冯艳或者是观众,对秉爱的凝视,也许正如秉爱对土地的凝视。在农村长大的秉爱,土地成为她树立自我的镜像。而当镜后的人凝视着秉爱,又何尝不是在她身上寄托着一点什么。

戴锦华在分析《霸王别姬》时认为,尽管片中始终站在历史洪流之中的,是段小楼,但投射了更多陈凯歌个人意识的,却是程蝶衣。

“在段小楼身上,陈凯歌所投射的是他所难于舍弃的对中国、尤其是当代中国的政治、历史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这思考的背叛及改写;相反,是在程蝶衣身上,陈凯歌倾注了他更为个人化的认同。这一认同无疑不是针对‘女性’命运、更不是针对同性恋者的命运而言的,而是建立在程蝶衣作为一个‘不疯魔不成活’、具有超越的艺术使命感的艺术家之上的;同时,或许更为深刻的是,程蝶衣的形象与命运正是一个面对西方文化之镜的东方艺术家的历史与文化命运的写照:一个男人,却在历史的镜城之中窥见了一个女性的形象。或许这正是后殖民文化语境中,一个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艺术家最为深刻的悲哀与文化宿命。在世界文化语境中,一个新的权力与话语结构,规定了性别/种族间的叙事及游戏规则。”

在霸权格局之下,女性形象往往成为弱势和边缘化的隐喻,知识分子或艺术家将自我投射为女性,便意味着对权力意志的敏感和承认。

同样的,女导演冯艳在秉爱身上投射的,或许也不仅仅是一个女人对于命运的顺受与抗争的性格张力,鉴于三峡移民工程本身的特殊性,在当前社会语境下,我们更可以看到,知识分子渴望着对农民这种最朴质的人作更深的人性挖掘,知识分子渴望看到在面对权力意志时,最底层普通的人,是否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持盾挺戈,知识分子因着自身的欲望和匮乏,而对秉爱这个三峡钉子户,寄托了隐而不宣的幻想。

然而,秉爱不是一个革命者。

这从她对丈夫的态度上,已然显见。全片的绝大多篇幅,均以秉爱为主体。即使秉爱和丈夫同时入画,也会对后者作淡化处理。

而冯艳的这场战争,以妥协作了终结。

片末,她终于给了丈夫一个完整的长镜头:男人从河岸边慢慢走来,带了两个干净的脐橙给妻子。两人坐在泥滩上剥起了橘子。平衡的构图中,妻子蜷着腿,丈夫则伸开两腿坐姿舒展——男性从“次要者”回归,被置于其应在的位置上。

对男女关系的这一处理,所暗示的内涵却可以更为广袤。

当面对传统或制度所设定的权力意志时,即使此种意志的孱弱与缺陷显而易见,秉爱的态度也许代表了大部分同样坚强、质朴、守序的人的态度和选择。

正因如此,在进行了一个女人最大程度的抗争之后,这部无从虚构的纪录片给出的反抗的终点——“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阵呜咽。”

《秉爱》影评 篇4

早前通过崔卫平先生的影评熟知《秉爱》,殷羡已久,后来有幸在福师大举行的民间影像纪录片展上得窥该片。

秉爱,一个湖北桂林村的农妇,勇敢,正直,慈爱,执着,完全符合国人对农民乌托邦式的评价。她的品质因生活的艰辛被放大。然而,这种放大显然不是她自找的,而是她所在的国家给她的。她想多生几胎,国家让她打掉,她想长居此地,国家要她移民,她想搬到别处,国家不给土地。乡土伦理和秩序带给她困难,庞大的公权力则让她在困难面前难以招架。

当拆迁和移民密谋在一起,话题变得沉重,难以下咽。秉爱与村干部就移民搬迁问题交涉构成影片的一大线索。移民搬迁因此特殊性,公权力的介入显得露骨刺眼,对此评价高低在于农民如何面对。秉爱在山坡上,背对千重丘陵,面对摄像镜头,豪情万丈。然而当村干部的苦口婆心威逼利诱不断涌来,秉爱只好不断的将条件后撤,原初的豪情万丈也逐渐烟消云散。村干部说,我代表国家,发誓不屈服任何困难的秉爱,最终还是在国家面前败下阵。翻来覆去,村干部本就不想与秉爱协商内容,只想劝说其接受。真让我绝望的是,村干部不说自己代表村民,却说代表国家,僭权之人本末倒置之举说明什么?我一直安慰自己比秉爱幸福得多,但其实,她的处境和我相差无几,只需有个号称代表国家的领导过来,我的生活立马成秉爱的翻版。

总是不自觉的将屏幕里人物的处境和心态和自己比较,类似的体验贯穿始终,片场有观众直言“真实的可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秉爱将自己的苦难归因于上辈子造的孽,孽缘的诞生源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用她的话讲叫“恋爱不自由”。苦难造就智慧,秉爱有句话震撼了我“灵魂落后我二十年”,诗意点叫“走太快,灵魂跟不上”。梦与灵魂神秘的关系竟从秉爱朴实的话语中展现出来。崔卫平先生曾给了个注脚:有灵魂的人不惧怕谈论自己的灵魂,谈论了也不尴尬。秉爱的言论完全颠覆了我对农民心智的偏见。

与《三峡好人》相比,影片对移民的描述和刻画更为直白触目惊心。望着即将被淹没的家乡,依依不舍,泪眼婆娑。在这里,能够给移民希望和寄托的不再是贾樟柯超现实的纪念雕塑飞升,而是一个国家具体的承诺。遥远的地方有生产资料吗?适合村民生活吗?邻里还能相聚吗?承诺似乎还比上一个天才般的构想。

秉爱最大的愿望,儿子上大学,最后也落空,极度失落中,背景给了航行在江面上的小船,船上载着破旧的家具和移民的眼泪。

《秉爱》影评 篇5

又一次,三峡大坝成了关注焦点,按环球时报的说法,她必须补上过去欠下的债,故要经受这一番口水的洗礼。

在舆论的喧哗声中,当初的移民们确实被有意地遗忘了。他们从来就没有被重视过,而无论我们是否将这件事纳入议题,女性,土地,生殖,作物,这些词在当下都与国家、体制等概念紧密缠绕。《秉爱》并不是那个最生猛的案例,但新闻忽略的往往是生命最生动的部分,她说土能生万物,别人不要的地自己都种,四年就能吃到桃子,她说梦见蛇,是自己的罪过。土能长经济,土也能长诗。我喜欢听她讲话,一边听一边感觉她的脸庞变得有光彩。

上次看这个片子,是在蔡冠深,当时有大而淡薄的投影,让人忽视了暗处拍摄所致的颗粒状效果。秉爱和村干部的谈话,当时感觉是,生生把人逼入绝境,纠缠却毫无结果。然而现在重看,心里不过把这当作是最普通的一件事,和那些时时发生的拆迁事件相比,遇到这么耐心的干部,倒还算是幸运。既然不替一家人揪心,就感到这些对话回合的琐碎无聊。而这无聊竟也使自己愧疚起来。

房间中的逆光拍摄是导演特别的安排,而这个拍摄空间的结局也就成了最后的收尾——字幕交待,这间小屋沉入水下。

等着时间作结。

《秉爱》影评 篇6

喜欢秉爱的那份秉爱,无论是对生活,家庭,孩子,还是有些难以让人理解的对于土地的秉爱。

纪录片记录了96年众多三峡移民的一个普通家庭代表,丈夫因为肌无力不能从事吃力的活儿,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妻子张秉爱的肩上。尽管生活过得清贫,但是儿子的优异成绩让秉爱心中充满无限希望。然后,三峡的大兴土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波动,家庭的特殊性以及对土地的依恋,使得秉爱一家成为了三峡移民中的钉子户。

影片的镜头大多较为平缓,很多时候是秉爱的独白,而矛盾突起则是秉爱两口子与拆迁办领导的“口头交锋”,此时的信息不断的充斥着观众,似乎一切都了然。因为不愿离开土地,不愿没了生产资料,所以秉爱坚守着。

然而,透过影片重在讲述钉子户这样一层理解,我看到更多的却是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她在田间地头忙碌的镜头,女儿和儿子帮忙收地瓜的镜头,她在家缝缝补补的镜头……看着这些镜头,我沉默了,因为我想到了一个人,准确的说是我看到了一个人的身影,那就是我妈妈。不知道为什么,就总有一种感触,随之而来的是往日的种种记忆。尤其是秉爱给她女儿收拾给她带去学校的东西的时候,脑海中清晰的浮现出多年前,我上初中的时候。每个周末放学回家,老妈给我收拾这个那个,好给我带去学校,并一再检查东西有没有带全。还有一个镜头,就是秉爱去学校给儿子送生活费。回忆一下子涌了出来,想当年上高中,老妈每个星期过来给我送吃的,她总是站在教学楼和食堂相通的大道的边沿上,踮起脚,尽量让自己高一点再高一点,生怕我没看到她。记得高三的时候,学习特别紧张,早上5点50就得去教室上早自习,然后上到6点15去食堂吃早饭,之后就匆匆的赶到教室去上早读。中午午饭的时间也特别紧,晚上总会到11点之后才回寝室。老妈为了不耽误我的时间,但是又担心在学校吃的不好,就每隔三天,早上来给我送早饭。要知道,得合上我作息时间的拍,那得多早起来才行呀。

记得有那么一个星期,老妈没有老时间来,而是晚了一天。也没有特意去问为什么,不过无意中她跟我讲道,前一天电瓶车又坏在路上了,后来看看时间晚了,就没过来。当时一听,蒙了。路上黑不隆冬的,一个人在路上把车推回去……唉,重温以往的回忆,心里总是酸酸的。脑海中不停的闪现着妈妈的身影,她的一举一动忽然间变得好清晰好清晰。

其实并不是想评论这部片子,只是它让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再次触动了我心中的那根神经。多少次想用文字来表达我心中的那份感激,但怎么也写不出来。不过今天,上纪录片课,看着看着,我就有一种冲动,我要写点什么……甚至有一种臆想,我想肩扛一部摄影机,去记录身边的每个人,因为仔细看,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有着那份值得你感动的秉爱。

《秉爱》影评 篇7

千江有水千江月。

诗中的风景是人情,景物如果没有呼唤出人心的情境,那便不是诗中的景物了吧。但情境也并非唯一,于是就不需要去求正解,无须执迷。

我喜欢着句诗的意境,沉静映照中的温和,半透明的质地,细腻的光泽,不刺眼。有水,有月,也就是你的心你的眼是明镜,就能发现并享受美好事物的恩泽。

洗澡的时候回味起下午在先锋书店看的CIFF记录片《秉爱》(导演冯艳),脑子里就蹦出这句诗,想着栖息在大地上的人们,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这份诗意并非只降临在富贵有闲阶层,即便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人,也有权享受月光的柔净。艰难生存之人的美好愿望一旦实现,幸福感会更强烈,这是久旱逢甘露,灵魂的滋润,更胜过“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幸福。这是一种终日用心血浇灌沙漠开出一朵小花的灿烂,一种即便无人路过也绝不会寂寞的灿烂与自足。

一个女人,她匍匐在大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手上沾满泥土,心灵却纤尘不染,在崇山峻岭中纯净如月色,她的血液犹如涌动不息的千江之水,活下去,明天的明,不就是下一轮日月吗?她耕耘着并不轻盈的梦,对土地犹如西西弗斯对石头般怀着永恒的信念。

张献民老师说有些事情还是让它模糊着吧,它只能是模糊的。

《秉爱》影评 篇8

在中国妇女报社简陋的会议室,与一群姐姐阿姨,以及少量的男孩子一起看了冯艳导演十年磨一剑的这部纪录片,《秉爱》。

虽然片后聊时,大家把它上升到女性意识、计划生育、妇女权益保障、三峡移民等诸多议题。但我想表达的,只有感动。

张秉爱是一个住在三峡库区的普通的农妇。20多年前,由父母做主从高山上嫁到了生活相对富裕的江边。丈夫有病,她不得不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生活重担。日子虽苦,但秉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因为儿子是村里唯一考上了县重点高中的孩子。

张家是村里的钉子户。虽然第一期移民的时候,她家被允许就地后靠,但6年过去,村里一直没有分给她建房的土地。现在,大坝就要截流,第二期移民也已搬迁完毕,一片废墟中,只有张家的小屋,还孤零零地执拗地矗立着。干部们一遍又一遍地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动员她外迁。在和干部交锋的空隙,在繁忙的农活之余,张秉爱不动声色地,蓄谋已久般地讲述那充满痛苦的过去,她的爱情与憧憬,她的堕胎与自责。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一个坚韧的、独立的女人,虽然自强的甚至有些自负,但那种生命的力量感足以令人动容。

我能想到的美国式坚韧女性,是《飘》里面的赫思嘉。而张秉爱是中国式的坚韧女性,虽然隔着世纪与重洋,但她们眼里闪耀着同样的坚毅与希冀。

只有高中文化的秉爱说:土地是最好的东西,什么都能从里面长出来;土生万物,土还能生经济。她瞧不起那些去城里挣不干净钱的农村女孩,她笃定凭借双手终能过上好日子。

虽然有着病弱的丈夫,儿子也最终高考落榜,但秉爱始终不放弃的,是对家庭的眷顾。她常说“把一家人捆得团团圆圆的”,这是在我们骨子里流淌了千百年的妇德,也是传统中国女性身上的坚韧。

导演在交流时说,她问过秉爱,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秉爱憋红了脸说:我要过有爱情的生活。

冯艳导演在日本读书生活很多年,《秉爱》或多或少延传承了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纪录片的传统,但它又绝不是日本式的,因为它是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和土地上生长出来,算不上奇葩,但足以成为一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藤蔓。

历史的车轮再强悍,也碾不灭小人物的坚韧。秉爱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也许是那触碰到了我们自己。

如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即使当我们注意到别人的时候,我们还是想到自己。

《秉爱》影评 篇9

《秉爱》的力量完全来自于一个叫张秉爱的江边女子。虽然理智告诉我纪录片中导演的剪辑对塑造一个人物至关重要,但我仍毫不犹豫地选择把赞扬和钦佩赠给她——这位貌不惊人的江边女子。理智也告诉我,对这样一位女子的崇敬之情,是来自于我们自身内心的孱弱不堪。当我们渐渐习惯了公权力的侵袭、渐渐地缩进自己的蜗壳中以求自保时,当我们面对那些每天上演的悲剧而紧泯嘴唇卑弱无助时,当我们心中升起的愤怒因为怯懦而被压抑时,这位大地里生长起来的、由长江之水滋养而成的勇敢女子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有人说,在中国不适合过快地推进民主,因为中国地大人杂,国民贫弱,民主的成本太高。这种说法是一种无耻的掩盖。因为这种说法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的问题在于,它并不能成为执政者民主改革停滞不前的借口。就是说,在中国确实不能在目前的国情下推进更激进的民主试验的共识下,执政者应当采取具体步骤切实提高国民的民主素质,为将来的一代着想。但可悲的是,我们目前的政策很难看到一种民主的诚意。教育政策、文化政策、新闻政策、具体到各地方的人大选举,这是在渐进地培养国民的民主素质吗?还是借消费主义的强大攻势来掩盖体制的弱点?

张秉爱的存在,是一次反击,更是一个希望。一位热爱土地、从土地中吸收营养,从长江中汲取力量的普通中国农民,她可以为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诉求大声说出来,她可以为自己的利益和村干部据理力争,这不是人类天生的民主精神是什么?张秉爱很好地反击了国民贫弱说,民主不是什么高深神秘的东西,民主是各种利益的博弈权衡,只有所有人都表达了自己的诉求,他们的利益才有可能被关注到,以至于被实现。而张秉爱给我们的希望也正在于此,当中国的知识分子都被绑架为体制的附庸,或者选择成为故纸堆里的书虫,可能最后是张秉爱们,这样一群原生的、坚韧的、得天地浩然之气的自身利益争取者们,才是现实政治的有力推进者。

或者我们把视角切回秉爱本身。丈夫体弱无法劳动,还有子女的学杂费,家庭重担全由她一肩挑,但我们几乎无法在她身上找到我们想象中的疲惫、哀叹、甚至愤怒也很少见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和长江一样,即使重山阻隔仍不停下奔流的脚步;还是和高山一样,即使江水漫溢,内心仍然静如止水?她有过爱情,对象不是丈夫,但她对家庭尽职尽责;她想要很多孩子,但政策不允许,于是她意识到自己对于那些人流的孩子是有罪的;她希望子女们受到教育,所以即使再穷也要供他们上学……。她有尊严。她是一个没有被自然的困难、被经济的困难、被体制所矮化的有尊严的人。

于是在看到这样的人时,我感到贫弱。我相信很多人都如我贫弱或不自觉,我们消费着被规定着的商品、书籍和思想,进行着若有若无气若游丝的呻吟痛语,观望着那些被伤害的与被侮辱的,并继续着我们想象中的海市蜃楼。苍白与可耻迅速占领我的内心,我几乎无法正视秉爱,因为我们的尊严天生残缺不全。

《秉爱》影评 篇10

有时候我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在城里都物质相对充足却没有快乐,表现的很压抑,很痛苦。而农村里的农民却活得相对快乐一些,起码不是整天愁眉苦脸。这些所谓的压力是来自社会,工作,还是自己。我想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都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看一下城市之外的人是怎么生活。

冯艳的《秉爱》的主人公是三峡库区的一位普通妇女。冯艳十几年前就开始拍纪录片了,还是《小川绅介的世界》的译者。或许因为和小川精神上的共鸣,《秉爱》也有着一种质朴而倔强的气质。片子虽然处在那样一个大背景下,这部片子的重心还是在秉爱身上。张秉爱的丈夫的身体不是很健康,她不得不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生活重担。但是她平时没有抱怨什么,经常对着摄像机讲述自己的过去,讲述自己对城市和对城市女人的一些看法。有时候觉得她说的可笑,其实笑过之后觉得自己也挺可笑的。她家是钉子户,第一期移民的时候,她家被允许就地后靠。六年过去了,村里一直没分给她建房的土地。现在第二期移民已经搬迁完毕,只有她家的房子在孤独的地矗立着。村干部也常去她家做工作,但她的态度比村干部都要强硬,她为此深感自豪。在她身上或许可以看到中国妇女或中国人少有的那种叛逆劲儿。她在房子周围种了很多玉米,都可能被大水淹没,但她的态度是水退去后再种。

其实《秉爱》背后还有许多故事的。例如有一次秉爱的儿子上学缺一些钱,委婉的向冯艳提出,冯艳拒绝了。秉爱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女人,她可能一下子就感觉到某种失落或隔膜。后来秉爱的孩子没考上大学。拆迁干部答应只要她家把房子拆了便可以有一个当兵的名额。现在她的儿子已经可以赚钱了,一个月有几千块钱,据说她家今年就可以盖新房子。冯艳说现在可以援助她了,因为不存在拍摄与被拍摄的关系了。冯艳说拍摄结束后一直想让秉爱到北京到大城市看看,但是秉爱到了北京后,住在冯艳的家里,冯艳却处处感觉不对劲,但是她在秉爱家里的时候却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感觉一切都是无比的自然。

是不是我们离本真的生活太远了,假设有一份未被现代文明污染过,或污染不深的文明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后会是什么表情?好奇,惊喜还是惊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秉爱》影评  影评  影评词条  《秉爱》影评词条  
综合

 好听的韩文歌曲

好听的韩文歌曲推荐导语:韩国歌手近年来的发展都是非常可观的,作为一个韩迷,不听韩文歌曲怎么行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好听的韩文歌曲,希望大家喜欢。好听的韩...(展开)

综合

 冬天钓鱼技巧有哪些

冬天钓鱼技巧有哪些导语:冬季钓鱼除选择适宜天气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那么冬天钓鱼技巧有哪些呢?下面就由jy135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冬天钓鱼的技巧吧。冬天钓鱼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