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鬼谷子*谋篇第十》谋事必成的合作原则和谋...

《鬼谷子*谋篇第十》

【阐释】

大凡想与人合作,就要遵循一定的合作原则。

首先,必须找出有合作意向的或者有合作可能性公司,他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一个经营正常,盈利颇丰的公司是不可能愿意与外面公司合作的。

第二步,找出造成对方困境的源头,以便从源头去了解相关的人和事的变化过程。仔细调查了解事件的相关人员的真实情感和思想以及事情的真实情况。

第三步,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制订三套解决问题的策略,上策、中策、下策。并反复比较三种策略各自的优劣,最终得出一个奇策。什么叫做奇策?就是合作方根本就想不到你要干什么的策略。这种制订奇策的方法,即“立三仪,参以立焉,以生奇”自古就被我们的老祖宗在应用。

以前,郑国人入山采玉时,都要把玉装在带上指南针的马车上,就是为了不迷失方向。

所以,要想与对方合作,就必须首先揣度对手的智慧和才干;衡量对手的能力和实力;揣测对手的情感和思想,这叫做知彼,也是制订奇策必须要考虑和掌握的因素。

要想与他合作,还要了解他们与其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关系,甚至要了解他们与其直接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

原因有四:一、凡是彼此感情、思想相同的人,而且相互亲近的人,一起合作,彼此都会成功。对方的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就是属于此类的人。这类公司是完全可以合作的;

二、凡是彼此需求相同的人,但是相互疏远,一定有一方会遭受损失。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还是属于此类人。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没有发现,去与他们合作,很有可能会遭受损失,是有风险的,合作需慎重;

三、凡是彼此憎恨,而且竞争的人,相互走得很近,彼此非常了解,双方都会遭受损失。对方的竞争对手就属于这类人。这种情形下,是不可以与他合作的;

四、凡是彼此憎恨,而且竞争的人,相互不来往,对彼此不了解,必然有一方会遭受损失。对方的竞争对方就属于这类人。在这种情形下,也是有风险的,合作需慎重。

原本彼此能带给对方利益的人,就会相互亲近;彼此会造成对方损失的人,就会相互疏远。那样的结果都是注定了的。

这也是自己要去仔细了解有合作意向的公司,他们与其上下游供应商、客户和直接竞争对手之间关系,了解他们是否情感、思想、需求相同,是否彼此憎恨,是否相互亲近或者彼此疏远等的原因。必须把所有与他们有关系的公司,按照这套法则进行分类,了解潜在的合作风险,以便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

为什么要这样做?道理很简单,原本墙壁因为有裂缝才会倒塌;树木因为有节疤才会折断。这是本来就是因为彼此之间的早就有了分裂的可能性。有意向合作的公司,如果与上下游供应商、客户以及直接竞争对手关系不睦,就和墙壁有裂缝,树木有结疤一样,迟早会遭受损失。

合作的事发生了巨大改变,基本上都是人的原因,是相关的人的情感和思想发生了变化,事情就会跟着发生变化;一旦事情发生变化,与之相关的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就会策划应对事变的策略;有了策略,就会制订实施谋略的计划;有了计划,就会讨论该计划是否可行,有什么优劣点;有了讨论,就必然存在有谁说服谁的问题;只要对方内部存在说服与最终决策的问题,同时自己也有与对方合作的意愿,就可以抓住机会前去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倘若自己的建议和计谋不被对方采纳,也可以暂时告辞;尽管自己暂时告辞,但是已经掌握了那些人的情感、思想以及他们内部的真实情况,所以就有机会控制他们,你就可以运用这些已经掌握的信息,去操控事态的发展。

原本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有它产生变化的源头和规律的。无论思考对策多少遍,最终一样都是要从源头上去了解它的变化规律。

人都有“为事必成,说话必听”的心理。与对方谈合作,一定会与对方很多高管接触,要想“为事必成”,还得要把这些人的性格、情感、思想搞清楚。

那些宅心仁厚的人,本身就会轻视财货,所以不能用金钱来诱惑他们,反而可以让他们出钱资助;那些勇敢无畏的人,本身就会轻视危难,所以不能用祸患来恐吓他们,反而可以让他们帮忙处理棘手的问题;那些具备智慧谋略的人,本身就懂得天命和人情事理,所以不可对他们虚情假意,反而可以给他们阐述事理,让他们暗中相助,立下汗马功劳。

一个有未来的企业,必定具备“三才”:一、宅心仁厚的人;二、敢于挑战和担当的勇士;三、胸藏谋略的智者。

原本,蠢人的人容易被蒙蔽,无能的人容易被恐吓,贪婪的人容易被利益所引诱,这是根据不同的人,去决定使用不同的手段加以驾驭。

原本变成强大的人,都是因为由微弱积累起来的;形成耿直的性格人,都是因为曾经多次受过委屈;财富有余的人,都是因为曾经贫穷而努力积累起来的。这就是人和事发生变化的规律和源头所导致的结果。

在谈合作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如下情况:

第一种是外表对你很客气,而实际内心对你疏远的人,一旦遇到这样的人,就要从对方的内心着手,进行说服;第二种是内心很喜欢你,而表面假装疏远的人,一旦遇到这样的人,就要从对方的表象着手,进行说服。

因此,在说服的过程中,要根据对方所存在的疑虑,去改变自己所采取的说服方式;要根据对方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变化,去判断自己说服的方法是否得当;要根据对方所说的话,简明扼要总结对方所说的话意思,让对方确认;一旦发现自己所说的话让对方的情感和思想的发生了变化,就必须乘势极力说服对方,在对方心动的时候,付诸行动。另外还要要根据对方的憎恨,权衡他的智慧和才能;要根据对方的忧惧,探测他的情感和思想。

自己一旦揣摩出对方真实的想法之后,就要想办法让他感到恐惧;一旦奉承抬高对方之后,就要想办法打动他;一旦暗中分析出对方的意图之后,就要直接跟他挑明去验证自己的判断;如果出现对方故意隐瞒自己的企图的情况,就根据对方的需求去说服他,在说服过程,同时观察他的面部表和肢体动作的反应,以便去核实他的内心真实的想法,一旦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意图之后,就要顺应他意愿去说服他;但是对于那种不长耳朵刚愎自用的人,一旦掌握了他的真实情感和意图之后,就要不露痕迹掩饰自己,找个合理的借口离开他,这种人是没法合作的;还有对那种不长眼睛的人,闭目塞听的守旧顽固派,一旦把他的思想扰乱之后,就丢下一脸懵逼的他,抽身离开他。这就叫做“计谋”。

说到计谋的运用,公开就不如保密,保密就不如结成死党,结成死党就是彼此亲密无间,只有这样计谋就不会被泄露了。正规的计谋往往不如奇计,一旦施行奇计,就可以无往不利。

所以,在说服有合作意向公司的老板的时候,必须与他谈论奇计;在说服他手下高管,请求给与配合的时候,必须与他高管谈论私利。

一个公司内部合作的人,只要他说其他的公司好的话,自己公司不好的话,这样的人,在公司必然会被疏远,也应该被疏远,因为有扰乱军心的嫌疑;一个公司外部的人,说出公司内部很多隐情,这个人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他究竟想干什么?

对于没有与你合作需要和合作意愿的一家公司,无论你认为自己有多么优秀,是不可以强迫他们与你合作的;对于不了解外部变化的一家公司,你是没有必要去教他们如何去做的。

如果你一定要与这种类型的公司合作,就要学会发现这家公司的老板有什么嗜好,你就暗中跟着学,以便迎合他的兴趣,找到共同话题。如果发现这家公司老板有什么憎恶的东西,那是必须极力避讳的,或者对方有什么缺点和弱点,那是绝对到死都要烂在肚子里面的,守口如瓶,免得引起对方的反感或者敌意。

原本谋求合作就应该秘密地进行,只有在成功合作的时候才可以公开。

如果在彼此合作过程中,一方营私舞弊,或者假公济私,不要打草惊蛇,任其胡搞,暗中等待时机,搜集对方的证据,人赃俱获,就乘势直接干掉他。

所以一个公司的操盘手,应该是那种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表现平和、镇定,而且喜、怒不形于色,这才是最可靠的人,可以把公司重大事件托付给他。

如果自己确定已经彻底了解对方了,才可以与他合作;对于自己无法彻底了解的人,是不可以与他合作的。因为,想要做成大事,重点就在于自己能够操控对方,掌握主导权;如果自己反倒被对方操控了,就丧失了主动权,这样,连自己的命运就被对方所掌控了,根本就是不可能成功的。除非你觉得自己投资的资金没有了也无所谓,结一个善缘,帮助对方,另当别论。

所以一般通达事理的人,做事都很低调,玩阴的,秘密地搞;一般蠢人做事,都很高调,大张旗鼓地明着搞。聪明的人,做事成功几率比较高,而蠢人做事成功率比较低。

另外,如果对方公司接近倒闭的边缘的时候,是不可以合作的;对方公司内部管理已经非常混乱了,也是不可以合作的。因为“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所以有合作意向的公司出现上述两种情况,是不可以轻举妄动的,要暂时停下来,持续考察对方公司的状况,这才是明智之举。

一个人使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通常要使用在众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使用在众人所看不到的地方。与自己有合作意向方,一旦对他使用了智慧和计谋,发现对方是值得信任和合作的,就决定和对方合作。一旦发现自己的谋略和智慧在这家公司是不可能被实施的,就得赶紧找下家试。

古代君王管理集团公司,都是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去影响员工,让员工跟着学,跟着做的,然后员工自己自动自发地去做了,甚至都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坚持那样做了。

古话说得有:天地化育万事万物,在于天地的高不可及和深不可测。所以通达事理的人,也必须法天則地,无论与谁合作,也要学会暗中操控他人,把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思想全部隐蔽匿藏起来,不能让对方知道,也不能让对方见。

这不是什么阴谋论,而是因为两个原因,一、对方的思想不一定能够达到那样的高度,也是无法理解的,说出来是自找麻烦;二、自己为什么那样做,其实对对方根本就不重要,关键影响对方那样做后,能够给对方带来好处。

所以尽管要强调那些所谓的“忠诚、守信、仁爱、正义”,但没有必要过分地去强调。因为人性原本的选择就是“忠诚于自己的利益,信守于自己的利益,因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仁爱,因维护自己利益而正义”。所以一个通达人情事理的人,必然会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始终让自己保持不携裹夹带自己的私心于事情中,保持不偏不倚的正道,是必须的。只有同样明白这种道理的人,才可以与对方合作。如果生命中恰好遇上这样的人,一旦合作,就可以把远近的贤人异士一起吸引过来,共图大业。

【原文】

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拥),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译文】

凡是帮助人(诸侯王)设定计谋,都要遵循一定的方法。首先必须找出人(诸侯王)所面临的问题的(起因)源头,以便从源头开始了解相关的人和事的变化过程。经过仔细了解相关人的真实情感、思想和事的真实情况之后,才订立出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三种对策”。

所谓“三种对策”就是上策、中策、下策。将三种对策反复对照比较,从中就可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奇计。所谓奇计,就是对手不知道我们有什么样的计谋(根本不知道我们要干嘛),自古以来,奇计都是遵循这样的方法(即:“立三仪,参以立焉,以生奇”)去设定的。

以前,郑国人入山采玉时,都要把玉装在带上指南针的马车上,是为了不迷失方向。所以揣度对手的才干、衡量对手的能力、揣测对手的情感,也就是设定奇计必须做的事。

【注释】

① 所因:原因,起因,源头

② 三仪:三种对策

③ 参以立焉:比较后决定。 参,参照,对比;立,确定

④ 生奇:产生奇计

⑤ 奇,不知其所壅:所谓奇计,就是对手不知道我们有什么样的对策(根本不知道我们要干嘛)。壅:同“擁”,抱也,即“拥”,抱之物必在前,怀有,拥有。

⑥ 始于古之所从:主语是“奇”,“所从”从的是“立三仪,参以立焉”。自古以来,奇计都是遵循这样的方法去设定的

【原文】

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成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

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

【译文】

诸侯王之间,原本彼此情感、思想相同,而且相互亲近的人,在一起合作谋事,相互都会成功;原本彼此欲望相同,但是相互疏远的人,只有一方才能成功。原本彼此憎恨,却在表面上相互亲近的人,最终都会遭受损失。原本相互憎恨,而且彼此疏远的人,最终必有一方遭受损失。

原本彼此能带给对方利益的人,就会相互亲近;彼此会造成对方损失的人,就会相互疏远。那样的结果都是注定了的。

这也是说客借以去仔细了解各诸侯王之间关系,他们是否情感相同、欲望相同,是否彼此憎恨,是否相互亲近或者彼此疏远等的原因。把所有的诸侯王进行分类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原本墙壁因为有裂缝才会倒塌,树木因为有节疤而折毁,这是本来就是彼此之间的分裂点。

【注释】

① 同情:情感、思想相同

② 同欲:欲望相同,需求相同

③ 同恶:彼此憎恨

④ 其数行也:那样的结果都是注定了的; 数:天之历运之数,定数,命数,结果。行:运行,迟早会到来。寓意是迟早会发生的事。这里的“数”,也可以作为“计”讲,“计”把所有的“虑难”汇总的意思,而“虑难”叫谋,即把所有的谋略汇总叫“计”,这样讲的话,“行”就是施行、使用的意思了,整个意思就是“那是他们使用计谋的结果”。

⑤ 同异之分:分的是“同情”“同欲”“同恶”和“亲疏”

⑥ 类:分类

【原文】

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万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译文】

原本人的情感、思想发生了变化,事情就会跟着发生变化;一旦事情发生变化,与之相关的人就会策划应对事变的谋略;有了谋略,就会制订实施谋略的计划;有了计划,就会讨论该计划是否可行;有了讨论,就必然存在有谁说服谁的问题;有了说服的问题,说客就会借机前去游说;倘若说客的建议和计谋不被采纳,也会暂时辞去;说客暂时辞去,但是已经掌握了那些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就有机会控制他们,说客就会运用这些已经掌握的信息,去操控事态的发展。

原本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有它的源头和规律的。无论思考对策多少遍,最终一样都是要从源头上去了解它的变化规律。

【注释】

① 变:人的情感、思想的改变

② 谋:虑难叫做谋。虑难:担心,担心点

③ 计:会合,算,就是把所有的“虑难”汇总

④ 议:语也,论难叫做“语”,商量如何做才合适

⑤ 万事一道:万事,指万事万物的变化;道,变化的规律,发生变化的起因或源头

⑥ 百度一数:百度,成百遍思考,反复思考;数,计谋,解决问题的策略

【原文】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

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

【译文】

那些仁人本身就会轻视财货,所以不能用金钱来诱惑他们,反而可以让他们出钱资助;勇士本身就会轻视危难,所以不能用祸患来恐吓他们,反而可以让他们据守危险的地方;智者,本身就通达命数和事理,所以不可对他们虚情假意,反而可以给他们阐述事理,让他们建功立业。仁人,勇士、智者就是所谓的“三才”。

原本,蠢人的人容易被蒙蔽,无能的人容易被恐吓,贪婪的人容易被利益所引诱,这是根据不同的人,去决定使用不同的手段。

原本变成强大的人,都是因为由微弱积累起来的;形成耿直的性格人,都是因为曾经多次受过委屈;财富有余的人,都是因为曾经贫穷而努力积累起来的。这就是人和事变化的规律和源头所导致的结果。

【注释】

① 轻货:轻视财货

② 出费:出钱资助

③ 轻难:轻视危难

④ 患:祸患

⑤ 据危:据守险地

⑥ 达于数:知道自己的天命。达,通达;数:命数,天命

⑦ 明于理:明白事理。明,明白;理:事理,情理

⑧ 欺以不诚:虚情假意

⑨ 三才:即“仁人、勇者、智者”

⑩ 易蔽:容易被蒙蔽

⑪ 直者积于曲:性格耿直的人是由于多次受过委屈。直,直爽,耿直;积,积累,代表多次;曲,同“屈”

⑫ 有余者积于不足:有余,财富有余,代表“富有”;不足,财富不足,代表“贫穷”

【原文】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

【译文】

原本说客对那些外表亲近而内心疏远的人,就要从对方的内心着手进行游说;对那些内心亲近而外表疏远的人,就要从对方的表象着手进行游说。

因此,在游说的过程中,要根据对方所存在的疑虑,去改变自己游说的方式;要根据对方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去判断自己游说的方法是否得当;要根据对方所说的话,简明扼要总结对方所说的话意思,让对方确认;要根据对方情感和思想的变化,乘势极力说服对方。要根据对方的憎恨,权衡他的智慧和才能;要根据对方的忧惧,探测他的情感和思想。

【注释】

① 外亲:表面上假装亲近;内亲:内心实际上亲近

② 内疏:内心实际上疏远;外疏:表面上假装疏远

③ 因其疑以变之:因,按照,根据;疑,疑的表现为故意隐瞒事实,刻意回避问题;变,改变自 己的游说方式

④ 因其见以然之:见,同“现”,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然,肯定自己的游说方式是对的

⑤ 因其说以要之:说,对方所说的话;要,简明扼要地总结对方所说的话的意思,目的为的是让对方确认他所说的不会有错,即是没有欺骗你

⑥ 因其势以成之:势,就是对方表现出很感兴趣,即是心动了;成,心动了还不行,要对方及早行动,否则错过时机了

⑦ 因其恶以权之:恶,是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之一,憎恨,情绪控制的能力,代表人的智慧和才能,是可以根据对方的情绪去判断的;权:衡量,权衡

⑧ 因其患以斥之:患,忧惧,恐惧;斥,侦察、探测,要探测的是对方的真实情感和思想。

【原文】

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译文】

说客一旦揣摩出对方真实的想法之后,就要想办法让他更加恐惧;一旦奉承抬高对方之后,就要想办法打动他;一旦暗中分析出对方的意图之后,就要直接跟他挑明去验证自己的判断;(如果对方故意隐瞒自己的企图,就根据对方的欲望游说他,同时观察他的面部表和肢体动作的反应,去核实他的内心想法),一旦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意向之后,就要顺应他意愿去游说他;(对于那种不长耳朵的人)一旦掌握了他的真实情感和意图之后,就要不露痕迹掩饰自己,找个合理的借口离开他;(对那种不长眼睛的人)一旦把他的思想扰乱之后,就丢下一脸懵逼的他,而离开他。这就叫做“计谋”。

说到计谋的运用,公开就不如保密,保密就不如结成死党,结成死党就是彼此亲密无间,只有这样计谋就不会被泄露了。正规的计谋往往不如奇计,一旦施行奇计,就可以无往不利。

所以,向诸侯王进行游说时,必须与他谈论奇计;向诸侯王手下的臣子进行游说时,必须与他谈论私利。

【注释】

① 摩:摩意

② 恐:使恐惧,恐吓

③ 高:使高,利用奉承抬高对方

④ 微而证之:微,隐微,暗中;证,验证;意思是,根据对方所说的话,暗中分析出对方的意图之后,就要直接跟他挑明去验证自己的判断;

⑤ 符而应之:符,像,内符,就是对方内心的想法,这里作动词,符验的意思;应,应验;这种情况是在“微而证之”的时候,对方故意否认说客的判断,试图隐瞒事实,刻意回避问题,使自己不能彻底了解对方要使用的手段。没关系,就从对方的欲望着手重新游说,在游说的同时,注意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这些都是他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必须要迅速精准地捕捉到。这就是“符而应之”,了解对方真实情感和思想的另外一种套路,是摩意法。

⑥ 拥而塞之:拥,同“壅”,壅塞。挖坑之后,用盖子盖上,叫“壅”,在盖子上填土,扒平叫“塞”。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发觉对方是“无眼、耳”一类的人,根本不可能和对方合作了,但是自己又已经了解到对方的机密了,“知道的太多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所以必须加以掩饰,不漏痕迹,不能让对方察觉到自己已经掌握了对方的秘密了,进而保全自己,全身而退。

⑦ 乱而惑之:乱,扰乱;惑,使困惑;发现对方是“没眼睛,没耳朵”的人之后,要想离开他,就必须要扰乱他的思想,使他一脸懵逼,不知道自己究竟前来干什么的,然后再撤。这个是讲如何保全自己,而全身而退的。

⑧ 结:结党

⑨ 结比而无隙:结党亲密无间。比:亲密

⑩ 私:私利

【原文】

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

【译文】

诸侯王的臣子虽然是自己人,却说有利于外人的话,就会被疏远。如果自己是外人,却与诸侯王谈论太多自己所知道的关于他的内部隐情,就会非常危险。

不要拿别人不想要的东西,来强迫人家接受;不要拿别人不了解的道理,去说教别人。

对方有某种爱好,就要私下学习他的爱好,以便与他有共同语言;对方厌恶什么,就要极力避讳,以免引起反感。

原本设定计谋就要隐密,直到夺取的时候才会公开。所以想要除掉的人,就要放纵他任其胡为,放纵他目的就是等到抓到他的把柄时候,乘机一举除掉他。只有面对任何人、任何事,喜怒都不形于色,人家才会觉得你可靠,可以把大事托付给你。

【注释】

① 身内:内部人

② 言外:说别的(领导、家庭、公司、国家)好,说自己的(领导、家庭、公司、国家)不好

③ 身外:外部人

④ 言深:彼此不是很熟,说到别人的隐情了,这是很危险的

⑤ 阴道而阳取:阴道,暗中密谋;阳取,公开夺取

⑥ 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去,除掉;纵,放纵,任其胡搞;乘人之危

⑦ 貌者不美又不恶:遇到任何人或者事,不苟言笑,不露声色,喜怒不形于色

⑧ 至情托焉:至情,最重要的事;托,托付

【原文】

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

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义者,则可与语。由能得此,则可与谷远近之诱。

【译文】

对于可以了解透彻的诸侯王,可以利用他;对那些没法了解透彻的诸侯王,胸怀谋略的说客是不会轻易试图去借用他的势力的。所以说:要想成功做成大事,重点就在于操控他人,而不是被他人操控。操控他人的人,就是掌握了主动权。被别人操控的人,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上。原本通达事理的人做事的方式就是深藏不漏,而愚蠢的人做事的方式就是大张旗鼓。

有智慧谋略的人成事容易,没有智慧谋略的人成事困难。由此看来,一个快要灭亡的国家,是很难保存的;一个已经骚乱的国家,是很难安定的。在这样的情形下,暂时选择无所作为,等候时机,才是明智之举。

智慧谋略是要用在众人所不知道的地方,并且要用在众人所看不见的地方。一旦使用了自己的智慧谋略,发现在当前游说的诸侯王那里,自己的计谋是可行的,就要选择侍奉该诸侯王来实行自己的计谋,这是为自己;一旦发现自己的计谋在当前游说的诸侯王那里,是不可行的,还需要选择另外合适使用自己的计谋的诸侯王来实行,这是为别人。

原本古代的先王所运用的治国之道,就是行不言之教而实施出来的,古语说“天地暗中化育万物,在于高不可及与深不可测,通达事理的人的操控他人的方式,也在于隐蔽不能知与匿藏不能见。而并不是一味强调所谓的忠诚、守信、仁爱、正义,只不过是保持了没有私偏的正道而已”。只有明白这种道理背后的真正意义的人,才可以与他一起谋划。说客刚好遇到这样的人,就可以和他一起与远近投奔而来的贤人异士,共谋天下。

【注释】

① 可用:可以利用;可以借势(借力、借资金、借资源、借名声、借权力),可以合作

② 不用:不与之合作

③ 事贵制人:事,成功做成大事;贵,重点,重要,可贵之处;制人:控制,操控

④ 不贵见制于人:不贵,不贵则贱,糟糕;见,被

⑤ 握权:掌握了主动权

⑥ 制命:命运被操控,被掌控

⑦ 圣人之道阴:圣人,通达事理的人;道,做事的方式;阴,暗中,秘密,低调

⑧ 愚人之道阳:愚人,愚蠢的人;阳:公开,高调,大张旗鼓

⑨ 然而无为而贵智:然,这样的情形下;无为,暂时选择无所作为,等候时机;贵智:贵在明智

⑩ 既用见可:既用,在当前游说的诸侯王那里试用了自己的计谋,觉得彼此可以合作

⑪ 择事而为之:择事,选择侍奉某个适合使用自己的计谋的诸侯王,为,实施自己的计谋

⑫ 天地之化:天地化育万事万物

⑬ 高与深:高不可及与深不可测

⑭ 隐与匿:隐蔽不能知与匿藏不能见

⑮ 中正:没有私偏的正道

⑯ 诱:吸引,诱惑

⑰ 由能得此:刚好遇到这样的人。由:正也,刚好,恰巧;得:得到,遇到,找到

⑱ 谷远近之诱:把远近的贤人异士全部吸引过来。谷:像山谷一样包容,形容囊括;诱,释古曰,诱者,进也,前也,即前来投奔的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鬼谷子  鬼谷子词条  必成  必成词条  谋篇  谋篇词条  谋事  谋事词条  原则  原则词条  
国学

 中华奇书:韬晦术

网站首页更多文章精彩图册加为好友问题咨询隐晦卷一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