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道光皇帝的那些烦心事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

道光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道光二十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八年旻宁苟安姑息、拒绝变革,而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太平天国运动也已在酝酿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机。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传位第四子奕詝。

道光皇帝即位以后,从皇阿玛嘉庆手中接过来的江山内忧外患,大清帝国岌岌可危。面对着这样的江山,道光皇帝心中充满着郁闷。虽然想有所作为,但是才略有限,未能让大清重新振兴起来,在位三十年,使他苍老得异常快,疲惫至极,寝食难安。他大概知道大清王朝已经走到了末路,举目所及之处无一不是乱麻一团,每天的奏折说的都是些烦心事,道光皇帝时刻梦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像皇爷爷乾隆那样,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做一个太平天子。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每天都在麻烦中度过。

道光皇帝

一、继位风波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嘉庆皇帝到热河秋狝,命皇次子智亲王旻宁、皇四子瑞亲王绵忻随驾。二十四日,到达热河行宫,不豫。二十五日,病情严重,当夜崩逝暴死。嘉庆的突然离世,给清廷来个措手不及。史载:变出仓猝,从官多皇遽失措。皇帝临死的时候,突然崩逝,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当时为智亲王旻宁(道光皇帝)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当时嘉庆有三个成年的皇子,如果他们为了皇位展开争夺的话,国家一定会乱套的。还好大臣戴均元和托津督促内臣翻检皇帝遗物,最后在嘉庆皇帝近侍身边的“小金盒”里找到了传位诏书。诏书明确:传位于皇次子智亲王旻宁,继承大统。但是这还是会产生疑问,不是应该在正大光明匾后么,怎么皇帝还随身带着,难道皇帝知道自己要驾崩了。恰在这时,嘉庆皇帝的皇后钮祜禄氏在北京皇宫惊悉嘉庆崩于热河行宫噩耗时,便发出懿旨:“今哀遘升遐,嗣位尤为重大。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现随行在,自当上膺付托,抚驭黎元。但恐仓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以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以顺天下臣民之望。”这个懿旨,对于旻宁嗣位,关系极为重要。旻宁在热河接奉懿旨时,伏地叩头,感激不尽!总算是继位了,真是一件糟心的事,不过道光皇帝的烦心日子才刚刚开始。

二、库银被盗

史料记载:道光二十三年,库吏分银不均,内自攻讦,其事不能复蔽,达于天庭。由于案情重大,此案直接上报了道光皇帝道光帝怒不可遏,并怒斥诸臣,正是多事之秋,缺银子的时候,竟然发现国库竟然已空,皇帝立即钦派大臣将库项全数盘查,多年捂着的盖子终于被揭开。

次年三月二十六日,刑部尚书惟勤向道光帝详细汇报盘查银库的统计结果:经查对户部送来的账簿,以及到实地盘点清查,发现银库亏空严重。账面结余应为1218万余两,但实存白银却不足293万两,即是说短少或被盗之银达925万两以上。根据《清宣宗皇帝实录》记载:道光帝痛责诸臣竟亏空银至925万2000余两之多,实属从来未有之事,览奏曷胜愤恨,以国家正项钱粮,胆敢通同作弊,任意摄取,似此丧心昧良,行同偝国盗贼。历次管库及历次派出查库王大臣皆系亲信大员,亦复相率因循,毫无觉察,并无一人能发现奸慎负委任,不知诸王大臣有愧于心否,朕自咎无知人之明。

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几乎把道光皇帝击倒。他执政面临的最大内忧就是财政问题。这两三年间,用于战争、赔款、治河的支出合计将近七千万两白银,而当时国家每年的总收入仅有四千多万两。银子花得像流水似的,道光帝心痛不已。然而,道光皇帝做梦也没想到,国库是空的,一千万两存银仅仅是账面数字!

为了把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盗库案查清,道光帝派宗室载铨、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穆彰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敬征、兵部尚书裕诚、军机大臣兼工部尚书赛尚阿组成调查组,决定将案子一查到底。

道光皇帝的高压下,调查组的工作效率空前。很快查清基本案情,结论是925万多两白银非一人所偷,也非短期作案;至于案犯基本上可以断定是银库的库兵;巨大亏空则属库兵盗银经年累月,积少成多所致。

调查报告出来了,新的问题又来了。既然不是一天所为,也不是一人所偷,为什么时至今日才发现呢?清政府上一次大规模清查银库是嘉庆五年(1800年),43年间,年年都有查库,对库兵监守自盗竟没一个人察觉,谁信呢?

其实嘉庆、道光年间银库的查库机制早已经成为一种摆设。据《见闻琐录》记载,嘉道时期,一旦逢皇上命御史清查银库,库官必献上规银3000两,御史之仆从门包亦可得银300两。机制之弊,由此略见一斑。https://mini.eastday.com/a/181007194818573-4.html

多年下查无所获,道光帝怒斥道:“奉旨饬拿,乃经年累月,置若罔闻,迄未就获。该衙门等所司何事,玩泄已极!仍著步军统领、顺天府五城各衙门一体严拿务获,归案究办,毋许再有延宕!”尽管道光大发雷霆,但是国库贪腐已经非常严重,库银被盗经年累月,在逃的库兵大多已经无从查起,至于被盗库银自然杳无音讯。

道光帝一看这么大的案子居然没有办法查办,一怒之下他下了一道狠诏:经手出入及验看银两之库丁银匠比律应行处斩,妻妾子孙均发新疆给官兵为奴。即在库外当差之栅栏库丁及该库皂隶亦应量减处绞,妻妾子孙均流放二千里安置。

杀了这些库兵和银匠,还不解恨。对于失职、渎职,职务侵占的大臣,道光帝下令历任管库司员、查库御史人等着逐细查明,严行治罪。为了追缴库银,尽可能地减少国库损失,道光帝又下令:自嘉庆五年起至道光二十三年,历任库官、查库御史各按在任年月,每月罚赔银1200两,已故者照数减半;管库大臣着每月罚赔银500两,查库王大臣每次罚赔银6000两,已故各员按数减半。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共有320余位官员出任户部司员或查库御史,任职时间在1年左右为最多。这些官员无论公忠廉能与否,一律进行追罚。

三、乱民四起

面对乾隆末年以来危机四伏的政局,道光皇帝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道光皇帝统治时期起义、民变不断,“乱民”四起。道光四年(1824年)十月,回部匪酋张格尔叛乱;道光十一年(1831年),广东的黎族乱匪作乱;道光十三年(1833年)正月,台湾嘉义陈办叛乱;同年二月,四川越巂等处的少数民族乱匪作乱。为了剿灭叛乱,清政府耗费了大量军费,起义使满清元气大伤,满清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乱民”四起

四、皇子忤逆

道光皇帝有皇子九人,公主十人。皇长子奕纬是道光26岁时,与当时在撷芳殿服侍他的宫女,即后来晋升为“和妃”的那拉氏生下得。奕纬因母亲出生微贱,非皇后所生的嫡子,因此历来不受重视,但因皇二子、皇三子都早夭,他是道光当时唯一的儿子,成了当然接班人。道光对这位独子期望甚高。可是,奕纬天生羸弱,智力平平,不管道光如何训斥,读书骑马就是不见长进。

奕纬十四岁时,道光就为他办了婚事,可他成婚八年也没添个一男半女,这叫道光非常恼火。奕纬17岁时奉皇命到撷芳殿居住。道光帝还特别为他选个吉日入住。入住撷芳殿的奕纬每天都要到上书房读书。只是这位皇子天赋很差又不用功,加上授业解惑的老师又少耐心,师生关系紧张。一天,老师要他好好读书,将来当皇帝好治理天下,谁知奕纬一听嚷道:“我要做了皇帝,第一个就先杀你。”老师一听大惊。没过几天,老师便告了御状。道光听后火冒三丈,忙命人将奕纬叫来。奕纬刚要跪下请安,怒火中烧的道光帝跳起来飞起一脚,正中他的下身。奕纬倒下不省人事,太监们忙将奕纬抬回撷芳殿医治,可是没几天还是死了。死时年仅23岁。

史载:皇长子奕纬薨后,道光皇帝哀痛不已,竟然不顾君臣礼节趴在奕纬的棺材上痛哭,臣子见了也是一起哀哭不已。唯一的儿子没了(当时只有皇长子一个儿子)能不哀痛吗?本来天下就够乱了,这下继承人也没了,国本动摇,岂不要更乱了,道光那个伤心,那个叫一个烦。

五、蛮夷入侵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片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道光皇帝的重视。道光皇帝从清政府自身利益出发,1821-1834年颁布禁令八次。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 派钦差大臣湖广总督林则徐前往广州负责执行,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禁烟行动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促成战争的爆发。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1840年1月5日,林则徐根据道光皇帝旨意,宣布正式封港,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虎门硝烟

鸦片战争

六、丧权辱国

1840年6月,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史称“鸦片战争”。英军攻占定海,北上天津。道光皇帝恐惧,派琦善与义律和谈。和谈期间,英军于1841年1月7日突袭并攻占大角、沙角炮台,迫使琦善与之初步达成《穿鼻草约》,又于1月26日攻占香港。道光帝因沙角之战而愈加震怒,于1月27日下令对英宣战,继而得知香港被攻占,下令加派奕山为剿逆将军,增兵广州,否认《穿鼻草约》。英军在虎门之战、广州之战中均获得胜利,于是奕山又与英方达成《广州和约》,仍是对英赔款六百万元,作为“赎城费”;并对道光帝加以欺瞒,宣称是行商累积的欠款,企图敷衍了事。然而,英方蓄意扩大战争与战果。在巴麦尊等人的推动下,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4月30日,英国内阁否认草约,并以璞鼎查替换义律。英军再度北上,先后攻陷厦门、定海(第二次攻陷)、镇海、宁波,并于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击败奕经的反攻。道光帝迫于无奈,派遣耆英担任杭州将军,伊里布随往。1842年5月18日,得到增援的英军又攻陷乍浦,继而于6月16日攻陷吴淞,7月21日攻占镇江,以切断京杭大运河。1842年8月4日,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进攻南京城。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军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又是割地,又是赔款,还丧权,一直以天朝上国皇帝自居的道光皇帝这回算是丢人丢大了,颜面扫地。后来当他知道是被一个小女人——维多利亚领导的小国打败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输得莫名其妙,堂堂大清皇上,沦落到与一个“黄毛夷妇”平起平坐的份了这脸丢得太大了。

签订《南京条约》

道光在清朝乃至中国历代帝王中,绝非贪暴、淫逸之君,相反,其“俭德”向为旧史家所津津乐道。道光治理朝政,也称得上勤、谨。道光皇帝力图继承嘉庆帝的遗志,勤政图治,克勤克俭,他也曾戡定西陲,严禁鸦片流毒,以重现盛世的辉煌。但是道光的性格疑虑犹豫、反复无常,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他的治国之举成效甚微。他没有作为帝王的天赋,缺乏帝王所需的明晰的洞察力,未能肩负起振兴大清的重任,大清一步步衰落下去,清朝进入“道咸衰世”时期。鸦片战争的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彻底的使道光皇帝失去了信心。此后,道光皇帝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最终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驾崩,道光皇帝终于摆脱了那些烦心事,世事己成梦中梦。而他得儿子咸丰的烦心事又开始了,太平天国运动马上风起雨涌,大清皇朝即将风雨飘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道光皇帝的那些烦心事  道光  道光词条  烦心事  烦心事词条  皇帝  皇帝词条  那些  那些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