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刘伯温为什么不是宰相?朱元璋为什没让刘伯温当宰相?

伯温是跟随朱元璋一同征战天下的人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在朱元璋成为皇帝的路途中,可谓是劳苦功高。然而,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却并没有把宰相的位子留给刘伯温,而是给了另外一个人,这是为什么呢,刘伯温一路出谋划策,为什么无法得到明朝宰相的职位?如果不是刘伯温,那么在朱元璋心里,究竟是谁能够当得起宰相一职呢?

刘基,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刘伯温是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而且,如同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一样,刘基则是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比如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不过,在刘备建立蜀汉后,诸葛亮成为蜀汉的丞相。与此相对应的是,刘伯温至死都没有成为明朝的宰相。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刘伯温为什么没当上宰相呢?

首先,在明朝初期,是有丞相一职的,不过是在胡惟庸之后,朱元璋才废除了丞相一职。当然,对于明清时期的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也被史学家称之为“宰相”。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为什么不让功劳很大的刘伯温当宰相呢?对此,在笔者看来,第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有比刘伯温更适合当丞相的人,也即李善长。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李善长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公元1370年,李善长被晋升为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相对于半路跟随朱元璋的刘伯温,在朱元璋还未起家时,李善长已慧眼识英雄,从众多豪杰中选择了朱元璋作为辅佐的对象。两人可谓一起白手起家,打拼出一份基业。换而言之,从资历上看,李善长要高于刘基。并且,在明朝建立前,李善长负责的就是类似丞相的工作,比如帮助朱元璋处理好各项琐事杂事等。

与此相对应的是,刘伯温扮演的军师角色,则更多是要从大局出发,关键时刻为主公出谋划策。换而言之,和李善长高超的协调能力、统筹能力比起来,刘伯温更适合出谋划策,也即不适合担任宰相一职。对此,在《明史•刘基传》中,刘伯温也自我分析了自己不适合担任丞相的原因。按照《明史•刘基传》的记载:帝曰:“吾之相,誠無逾先生。”基曰:“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爲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無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諸人誠未見其可也。

最后,在和朱元璋的对话中,刘伯温说出了自己不适合当丞相的原因:一是疾惡太甚,二是不耐繁劇。对于刘伯温来说,性格上嫉恶如仇,容易情绪化,而且不喜欢处理繁重的事务。在这一点上,刘伯温显然不如李善长适合担任丞相。对于丞相之人,显然需要像诸葛亮这样性格的人,也即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就朝廷的事务,不管事无巨细,都需要关心。总的来说,虽然不是宰相之才,但是这不妨碍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比如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伯温  伯温词条  宰相  宰相词条  朱元璋  朱元璋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  
解密

 ​历史北魏迁都后为何迅速衰亡

北魏孝文帝因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而被看作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迁都这一举措也被看作体现了孝文帝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然而事实上,迁都之前的北魏王朝,...(展开)

解密

 为什么清朝从来没有宦官干政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在明朝时期,那个时候的皇帝和宦官之间可是存在着很微妙的关系,而且后面甚至一度到了宦官干涉朝政的地步,而且是非常严重的。但是汉朝结束之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