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荀攸荀彧支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为什么不支持曹操称

说到三国时期的一些事情有的时候也还真的是复杂了,话说其实在荀攸荀彧这叔叔和侄侄两个人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他们心里面想的就匡扶汉室了,但是他们却又支持曹操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但是后来却又不支持曹操称王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事情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被错过了!

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都是有心之人编排曹操的,荀彧荀攸从未说过如此直白露骨的话。反而是袁绍,这几个字的真实史料记载,就是出自沮授对袁绍的劝谏:

沮授说绍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后汉书·袁绍传》

不要以为袁绍高风亮节,不愿意作此大逆不道之事,实在是老兄脑袋不太好使,想不清楚其中的利弊罢了,认为接过来一个祖宗供着实在太麻烦。

而从曹操早年的作为看,明显就是身怀报国之志的有为青年。早年入仕,曹操不畏权贵,整治不法,治下清明;董卓乱汉,曹操第一个散财起兵讨伐;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也只有曹操和孙坚两路真心出战,其他人各怀诡心。少年时海内名士侨玄、何颙便很看好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荀彧早年追随袁绍,然而在其帐下之后发现,袁绍之心并不在匡扶汉室,反而是曹操,最早提倡义军,虽然远在山东,但是依旧想方设法与朝廷取得联系,荀彧也正是因此看出了曹操匡扶天下之意:“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倡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质也。”这便是志同道合。

至于迎接汉天子,荀彧确实是支持的。建安元年,曹操破黄巾军有功,汉献帝刚刚从河东迁回洛阳。此时是曹操提出迎奉天子之事,但是有人劝说,山东尚且未平,且天子在洛阳,有杨奉等把持,贸然前往不一定成功。于是曹操便想作罢,荀彧便是在这个时机劝谏曹操,坚定他奉迎天子的决心的,不过言辞上绝对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样露骨,而是更加全面的阐述了奉迎天子的好处:“奉主上以从民望,打顺也;秉致公以付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虽然意思相近,但是足以看出荀彧的立场和意图,依旧是匡扶汉室。

至于后期为什么反目,那是因为曹操和荀彧所处的地位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都有了变化。我们可以相信,曹操的初衷就是要匡扶汉室,很少有人从创业开始就想当皇帝,就像朱元璋造反只是想有一口饭吃,然而当后期自己势力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手下越来越多,他的追求也就发生了变化,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手下考虑。

于是曹操的志向从匡扶汉室变成了匡扶天下,可是荀彧依旧心向汉室。就是这点分歧,使得两人的矛盾愈发深重了,荀彧出于自己的初心,自然不会支持曹操称王,迈出“万劫不复”的一步。最终荀彧被曹操赐死,而荀攸也受到牵连,虽然没有处置,但是已经不能处在集团的核心圈了。

古之士大夫,有属于他们的风骨和执着,忠于君父。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打破这种思想壁垒,但是当他们成功之后,又不得不用这种手段继续愚弄天下人。这便是封建社会无论如何也跳不出的怪圈。

一个王朝腐朽到极致,是难得的改朝换代的机会,有人试图化腐朽为神奇,扶大厦于将倾。就是早阻碍新生事物的产生,新老观念自然要发生碰撞,闹翻是迟早的事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词条  支持  支持词条  但是  但是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中国

 为什么崇祯会说文臣个个可以杀?

说到明朝的崇祯小编一直觉得的这个人非常有争议,其实有争议是好事,说明这个人是真的比较的厉害,而且有想法,其实崇祯的一生如果要说的话,几年也说不完的,但是我们今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