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宝宝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宝宝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宝宝手足口病怎么办

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的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宝宝自身的抵抗力不高,很容易就被手足口病盯上,那么,得了手足口病该怎么办?要做到以下五点。

1、消毒隔离 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患儿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患儿居室内应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每日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乳酸的用量,按每10平方米的房间2ml计算,加入适量水中,加热蒸发,使乳酸细雾散于空气中。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3、休息及饮食 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故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4、口腔护理 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5、皮疹的.护理 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二、临床手足口病的症状

下面介绍一下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1、患儿有轻微的发烧。

2、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

3、会出现食欲减退。

4、病后1—2天,患儿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儿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手足口病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比如:可以在疼痛的溃疡而上涂抹扑热息痛溶液,或者用盐水漱口可以缓解口胜疼痛。供给孩子足量的奶和水等饮料,但不要给孩子含水果汁的酸性饮品和固体食物。 患儿手脚上的水泡一般会在3—4天内消退,同时体温也恢复正常。然而口腔溃疡却可持续4周左右。一次感染获终身免疫。

三、手足口病毒传播三途径

人是手足口病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1、接触带病毒的污染物 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引起感染。

2、接触带病毒的分泌物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人粪便、疱疹液等可通过接触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病从口入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四、预防手足口病病毒四大妙招

小儿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以及一定概率的死亡率,家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是要做好预防工作。

1、清新空气赶走病毒 在清新的空气中,病毒是很难在室内“逗留”或繁殖的。每天最少通风三次以上,每次不低于30分钟。

2、紫外线剿灭病毒 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病毒。宝宝的衣物、被褥适用此法,但前提条件必须是阳光充足,否则就达不到杀灭病毒的目的。

3、高温和沸水杀绝病毒 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宝宝使用的餐具或奶瓶等每天高温消毒,用沸水煮15分钟以上。并且不要和大人的餐具混放、共用。

4、含氯消毒剂铲除病毒 手足口病病毒在配比合适的含氯消毒液中是难以存活的,按说明进行配比使用。适用于宝宝的衣物、被褥、毛巾、玩具等。

手足口病是严重威胁宝宝健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家长们一定要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夏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要做好预防工作,把病毒扼杀在摇篮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宝宝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口病  口病词条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词条  手足  手足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宝宝  宝宝词条  
综合

 孕妇炖猪脚的做法

孕妇炖猪脚的做法猪蹄味甘、咸,性平,其作用很多,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孕妇炖猪脚的做法,供参考阅读!做法一食材准备排骨一斤半,猪蹄一个,洋葱一个,尖椒,土豆,...(展开)

综合

 宝宝大便有泡沫要怎么办

宝宝大便有泡沫要怎么办从宝宝呱呱落地开始,父母们就悉心照料宝宝的“吃喝拉撒睡”,一旦宝宝出现不适感,爸妈们就开始紧张。大家都知道宝宝大便异常意味着宝宝可可能某些...(展开)

综合

 葡萄胎的治疗方法

葡萄胎的治疗方法导语:怎么样可以治疗好葡萄胎呢,不妨下面来试下小编推荐的它的治疗方法吧。葡萄胎的治疗方法葡萄胎一经发现,就要及时诊断清楚,清除的时候要注意预防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