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什么懂得这么多,还是搞不好家庭教育!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听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有些调侃,有些心酸,有些无奈,却又是现实。

就家庭教育来说,好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处听专家讲座,阅读许多教育书籍,催促孩子上辅导班,孩子放假了也惦记老师的话,“假期是用来超越的”。

结果,一番忙碌过后,好多父母发现学的越多,懂得的道理方法不少,效果却没啥好转,甚至与孩子关系越发糟糕起来。

▎不是道理错了,道理需要个性化处理

教育理念很多,比如不用管孩子树大自直,棍棒底下出孝子,父母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用赏识理念教育,亲子关系先于大于教育。

这些方法理念每个专家讲都不一样,每次听起来都感觉好有道理,可是用起来会效果不好,甚至就没法用。就如同有些父母说的,“听了教育专家的话,都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了。”

方法与道理不是没有效,只是针对特定人有效,因为这些道理不过人为归纳总结的结论,要知道每个孩子的经历、特质、环境、家庭都是不同的,照本宣科当然无效,作为金科玉律直接使用一定受挫。

如有孩子伶牙俐齿很聪明,可是学习上就是深入不下去,家长着急得很,每天逼着孩子死学习,小学还可以管教,进入初中冲突不断,家长无能为力。

道理相当于哲学上的共性,是理论的提炼与总结,好比我们说愚公移山精神,代表坚忍不拔,是对这个故事提炼,避免了每次都要讲述一次故事。但是具体运用就是个性问题,假如我们家门口有座大山,谁都会不像愚公去移山,因此说个性包含着共性,个性才是真实的。

道理再好,方法再妙,一定要适合自己孩子

▎有效比正确更重要,理论再好也得具体化可操作

懂得越多,说明掌握的知识越多,可是知识相当于宏观理论,指引方向,做到有效却需要具体化。知识不重要,使用知识才重要。

我们平时接收的信息多是理论归纳,要回到具体使用中,就要结合实际,比如家庭教育中,人家说赏识教育真好,但是自己使用就要结合孩子特点,如果无原则不公平一味夸奖,就会出现“过度合理化”问题,即原本孩子有的学习内在动力,会被渴望父母表扬奖励代替,一旦得不到夸奖就没有内在动力了,成了“替父母学习”。

比如我们说非暴力沟通模式好用,就在于具体可操作,这种沟通模式只有四步:描述观察,表达感受,说出需要,提出请求。如看到孩子作业完成不及时耽误睡觉,可以说“看到你连着三个晚上都是十点半睡觉,我有些不高兴,因为我看重我们都要养成早睡早起好习惯,我希望你最晚十点上床睡觉。”

▎采取“四新”方法,思考有效家庭教育方式

一是,新关系

家庭教育重点在于家庭而非教育,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关系如此,亲子关系也是如此,当我们过多关注孩子学习成绩时候,思考一下良好关系对于家庭教育的有效作用,这里的关系除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还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等,“亲其师信其道”揭示关系重要性。

二是,新目标。

搞明白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关键,首先把孩子培养成才没有错,但需要具体化,比如成绩大致水平,待人接物如何,文明卫生表现,这些与孩子一起沟通确定。其次保持底线思维,要事实求是定目标,把孩子当做普通人看待,不拔苗助长,避免最差情形就是最好。

三,新思维。

孩子作为活生生的人来理解,发挥孩子兴趣优势点,借鉴“金刚钻理论”。当自己控制不好情绪时,从欲望深度看到情绪根源,是哪些无意识情欲控制自己,看见、承认、接受、改变。道德是用来自律的,道理是用来说自己的,陪孩子成长也是自己成长机会。

四是,新行为。

父母思维定势教育模式是家庭教育常见问题,表现为不能变通处理,通过上述新思维等认知调适,多练习新的教育行为模式,在与孩子互动中获得教育效果。如同学开车,学游泳,学轮滑,多练习,多尝试,多改进,效果会渐渐好起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词条  懂得  懂得词条  不好  不好词条  这么  这么词条  还是  还是词条  
亲子

 宝宝发烧该怎么办呢?

操作方法01:首先,在宝宝发烧的时候,家长们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妈妈的情绪,对宝宝会有很大的影响噢。02:其次,家长得明白发烧只是一个症状,引起...(展开)

亲子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在幼儿园不敢主动要求参加集体游戏活动。面对新的事物和伙伴,常常害怕退缩。不敢在小朋友面前大胆的表达自己,常常低头不说话。不敢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老...(展开)

亲子

 ​让宝宝乖乖吃饭的10个方法

让宝宝乖乖吃饭的十个方法吃饭前1、为宝宝准备一套专用餐具大人使用的碗筷、叉子不适合宝宝使用。用又大又重的杯、碗盛满果汁或牛奶,宝宝会有压迫感而影响食欲。儿童餐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