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俗语“冬在中,单衣能过冬”,有道理吗?今...

近日,我国大部分国土出现了较大幅度降温的情况。甚至有不少省份出现大面积降雪,冬天真正意义的到来了,在过去,有这样一句关于冬天的俗语:冬在中,单衣能过冬。

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冬天如何度过,在过去是各国温带人民共同面临的问题:达官显贵固然可以烤着炭火,喝着小酒,过着士大夫那样惬意的生活,甚至一边欣赏外边的雪景一边期盼雪越下越大才好。而另一方面,大多数贫苦百姓,只能在最寒冷的几天烧点柴火取暖,保证能熬过冬天。并且,采集柴火也有相关的学问,比如通过预判冬天的情况,来决定采集多少柴火,让自己的劳动或者财富不至于浪费。因此,上文提到的俗语,在贫苦群众多年的观察和归纳中产生了。

先说“冬在中”。所谓的“冬”,并非单指冬季,而是指一个关于冬季最重要的节气——冬至。所谓“冬在中”,指的是冬至出现在一个月的中间。在现代人的印象里,似乎每年的冬季(闰年例外)都出现在12月22日,似乎冬至的日期没有什么变动。这是因为从公历的角度来看,非但冬至没有日期变化,即便是二十四节气也没有日期变化。这是因为公历源自西方。公历在历法学中,属于“太阳历”。所谓“太阳历”,指的是按照四季变化来划分历法,这种历法的特点在于节气固定,能直观反映出四季变化。而所谓“冬至出现在一个月的中间”,指的是农历月份。二十四节气在农历日期方面波动很大,比如可能这一年的冬至出现在月中,那么下一年有可能出现月初。最典型的是立春——有时候立春出现在元宵节附近,还有时候立春出现在除夕之前。

再说“单衣能过冬”。根据传统农业经验认为,如果冬至出现在农历月份的月初,那么,受气候周期关系的影响,大约除夕左右,最严寒的时候就会来到,因此古代贫苦百姓会多预备一些柴火,毕竟一旦到年关天气真的降温,柴火价格也会上涨,这会导致本来就穷苦的百姓日子沦落到没发过的状态。而如果冬至出现在农历月份的中间阶段。传统农民认为这意味着这个冬天将会是暖冬——因为冬天来得相对晚一些,冬的周期会缩短,因此,即便不购置棉衣等御寒的物件,也可以熬过冬天,于是有“单衣能过冬”的说法。而如果冬至出现在农历月份的月底,那意味着冬天周期会被压缩得更多。冬天的严寒高峰会和开春出现时间上的冲突,于是会产生倒春寒——春天里冬日复来的景象。

对于古代贫苦百姓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饥寒交迫——因为古代粮食产生和取暖保证都非今日可比。古代贫苦百姓为了能生活下来,在想办法应对食物短缺、节约取暖成本的同时,还通过无数代人的观察,为后世总结了许多经验。尽管当代,因为科技的发展,温饱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但我们还是要感恩先民留下来的宝贵经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单衣  单衣词条  俗语  俗语词条  过冬  过冬词条  有道  有道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