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人类第一次航母大战中,美军击沉两艘航母,...

——美日双方第一次进行航母对决,美军航母的运气明显差了一些

航空母舰这一海战利器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问世,但其地位和作用长期未受到重视,海战的主力依然是战列舰、巡洋舰等大型水面舰艇及其装备的大口径火炮。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英国海军利用舰载机袭击意大利塔兰托军港;日本海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后才开始改变。

但这两次海战都是航空母舰编队蹂躏军港内停泊的敌方舰队,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海上“决斗”。1942年的珊瑚海大海战则截然不同,日、美双方都出动了以2艘大型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混编舰队,开创了人类史上航母航母大拼杀的序幕。

美军派出双航母编队,截击日本海军

由于美军已经破译了日军密码,因此提前一步知道日军下一步的行动,并判断出其将进攻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进而给盟军在南太平洋的交通线造成巨大威胁。因此,美军一方面加强对莫尔兹比港的防守,另一方面,积极准备从海上对日军舰队进行截击,迫使其放弃登陆作战的企图。

当时,美军在太平洋战区共有5艘航母,其中“萨拉托加”号年初被日军“伊-6”号潜艇击伤,正在美国西雅图附近的船厂修理;“企业”、“大黄蜂”号两艘航母,运载杜立特轰炸机编队去空袭东京,还在返航的路上;可以用来抗击日军进攻莫尔兹比港的,只有“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两艘航母了。

美日双方投入了数十艘舰艇参战

4月中旬,“约克城”、“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奉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之命,分别从萨摩亚群岛和珍珠港基地出发,向珊瑚海战区运动,随同赶来的还有8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和2艘油船,合计26艘舰艇,统一编为第17特混编队,由海军少将弗莱彻指挥。

日军进攻莫尔兹比港的部队则分为登陆输送队和机动编队,共有3艘航母:除了“瑞鹤”、“翔鹤”号外,还有“祥凤”号轻型航母,另有10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3艘辅助炮舰,12艘运输船和1艘加油船,数量上明显超过美军特混舰队。

美军首次出击,击沉一艘轻型航母

5月7日凌晨4时30分,已经到达珊瑚海战区的美军派出多架飞机,对附近海域进行搜索。6时15分,向西北搜索的一架飞机报告:“发现航空母舰和重巡洋舰各2艘。”“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紧急起飞舰载机93架,先后向目标区域飞去。然而,令美军失望的是,在这一区域的仅仅是日军轻型航母“祥凤”号。

美舰载机群干脆将错就错,集中袭击“祥凤”号,仅仅20分钟,已有13颗炸弹和7枚鱼雷击中该舰,“祥凤”号发生剧烈爆炸,不久沉没。虽然“祥凤”号航母被击沉了,日军却依然没有发现美航母编队的所在;同时,美军也不知道日军另外两艘大型航母和其它战斗舰只的具体位置,双方谁也未敢贸然行动,战斗只能暂时告一段落。

日军“翔鹤”号大型航母被击伤

8日拂晓,日军派出7架侦察机进行搜索,其中1架发现了美军航母编队,并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瑞鹤”号、“翔鹤”号两艘航母起飞舰载机69架前往攻击。同时,美第17特混编队派出的侦察机也发现了日航母编队,立即起飞了82架舰载机,向日军目标飞去。

虽然,美军首先发动了攻击,但由于“瑞鹤”号航母上空浓云密布,根本无法实施攻击;而朝着“翔鹤”号发射的鱼雷又因为航速低,距离远,根本构不成威胁,美军不得不冒死冲破敌方防空火力网,进行低空投弹攻击,总算有3颗炸弹命中,“翔鹤”号飞行甲板损坏严重,暂时失去了作战能力。

美军航母一沉一伤

与日本航母相比,美军航母的运气明显差了一些。首先是“约克城”号被航弹击中舰桥附近的飞行甲板,熊熊大火迅速四处蔓延,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不断响起。随后,“列克星敦”号被日军鱼雷机投放的2条鱼雷直接命中左舷,大量海水涌入蒸汽锅炉仓,造成航母失速,并逐渐倾斜。

尽管船员们拼尽全力抢救,一度使“列克星敦”号恢复了平衡。但由于泄露的油气不断在船舱内积累,形成了新的爆炸,火势很快就无法控制了。为了不让失去动力的“列克星敦”号被日军俘虏,美军“菲尔普斯”号驱逐舰奉命对其发射了5条鱼雷,将其送入海底。

提前解除中途岛参战日军三分之一兵力

战斗至此,美军已无力再战,遂撤离战场;日军虽然两艘航母俱在,却只剩下9架舰载机尚可起飞作战,已经无法掩护即将开始的登陆作战了,只能暂时中止了对莫尔兹比港的进攻。同时,由于这两艘航母的舰载机和飞行员损失殆尽,一时难以补充,最后只能缺席随后的中途岛海战,使参战的日军大型航母仅剩4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航母  航母词条  击沉  击沉词条  美军  美军词条  大战  大战词条  人类  人类词条  
军事

 澳总理阿博特对MH17事件立场强...

资料图:左阿博特,右普京 不过,一位俄罗斯驻澳大利亚外交官却并未把澳方的挑战放在心上,反而调侃道,两国领导人身体都很强壮,阿博特酷爱自行车运动,而普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