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浅析诸兵种合同架构下的特种作战

作者:弹痕

在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现代诸兵种合同作战体系下,技术手段的进步和战法的演变,使得单次战斗中作战地幅更为广阔,作战节奏更为明快,作战样式的转换也更为频繁。这些变化为本身就注重以高技术手段为依托,强调作战力量一体化、小型化,作战过程高度隐蔽性、灵活性和精确性的特种作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舞台。但同时,信息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战场透明度的提高,也宣告了过去游离于整体作战体系之外的粗放型特种作战样式的终结。

在机械化战争时代,以敌后渗透、潜入、破袭为主要作战形式的特种作战,更多的是粗放式任务引导下的小规模战斗。虽然当时的特种作战力量一般出于某种战役甚至战略层面的目的,被广泛的投入到历次战争中,但受限于敌后纵深恶劣的作战环境,以及机械化时代传统作战手段在机动性和战场覆盖范围方面的不足,特种作战单位通常只能以自身携带的轻型武器进行战斗,这些小规模的孤立作战行动虽然能对战场形势的走向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些作战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并非全面性、系统性、不可恢复性的,无法直接改变整体战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苏联、德国特种部队广泛的活跃在各条战线上,而且各自都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战果,但最终影响战争走向的,依旧是各国常规作战力量的整体对决。

机械化战争时代的特种作战,依靠的是战场信息传递和战场反馈手段不完善形成的“盲区”提供的隐蔽,在这样的战场环境下,小规模特种部队能较为容易的在敌方力量空隙中发挥自身优势,行动的自由度较高。从反应早期特种作战的影视作品,诸如《加里森敢死队》、《星星敢死队》等情节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敌后特种作战单位都是以敌方对战场信息感知和回馈环节的时间差,作为己方的行动空间。简单来说就是,敌方获得对方特种作战单位存在的信息后,需要层层上报处理,在逐级上报的过程中,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都会大打折扣。信息确认后的行动环节,同样会因信息传递的速度以及部队机动水平而略显迟缓,这些就为特种部队的行动以及行动后撤退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从多模式侦察监视卫星到各种传感器的广泛应用,战场透明度大为提高,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战场实时通信已经成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特战样式中特种作战单位赖以隐蔽的盲区大大减少。各作战部队战场机动能力的提高以及依靠各种远程打击兵器所实现的战场覆盖范围的扩大,也大大压缩了传统特种作战单位活动的空间区域。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高技术通信手段和高机动载具的加持下,以“钢七连”老兵为骨干的师侦察营,能够对曾经在演习场上如魅影一般的“老A”步步紧逼。单兵作战能力超群的“老A”也不再像之前的演习中一样,依靠自身作战力量压制对方。在剧情最后的那场演习中,“老A”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其背后未被剧情交代的整体作战体系的眼睛,即使最后几名队员合力破坏了对方的指挥系统,但真正影响演习结果的,是他们所传回的关键性数据。

虽然《士兵突击》只是一部十多年前的电视剧,但从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出,现代战争中对战场态势的感知、判断、反馈,对作战各要素的精准调配,以及对作战节奏的合理把握,越发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这一点,正是影响特种作战样式,并让现代特种作战得以大放异彩的关键。在海湾战争中,美军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实现了战场的单向透明,完全剥夺了伊拉克方面对于战争动态的感知能力,依靠各军兵种的精准衔接,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作战中,美军特种部队除进行常规的渗透破袭外,更主要的作战行动是为航空兵和远程打击单位提供信息标定,利用己方在战场兵力火力的投送优势,将战斗成果扩大为战役成果。在2008年爆发的俄格冲突中,俄军虽然在技术手段应用方面略显笨拙,但俄军特种部队依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波季港和谢纳基空军基地的突袭战斗中,俄军不仅肃清了格军特种部队的袭扰,而且通过对航空兵、远程炮兵以及无人机部队的精确信息引导,有效扩大了己方战果。

但如果我们就此将特种作战理解为合同作战体系下,具有特殊手段和特殊地位的普通作战环节,则显然是对现代合同作战特种作战的误读。信息化主导下的现代合同作战,使得战场高技术化、小型化、一体化越发成为作战发展的趋势,战争、战役、战斗的层次被大为压缩,更趋近于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两次关键性的战斗甚至能够决定战争的整体走向。作战空间更广、作战针对性更强、信息化程度更高的特种作战,对战场的影响力也大为提升。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常规作战特种化”或者“特种作战常规化”去理解现代合同作战和现代特种作战。在现代作战体系下,特种作战单位依旧是以高素质人员、高技术装备、高水准训练为支撑的特殊作战力量,特种作战的专业性、技术性需要依旧是常规作战力量所无法提供的。

现代合同作战中各作战力量的高度一体化,也依旧无法从根本上替代特种作战单位,虽然在现代合同作战中,单一作战力量独力称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但这并不意味着关键性的作战力量可以被取代。在2011年猎杀本·拉登的作战行动中,美军常规作战单位进行了大规模大范围的作战和战术佯动来配合特种单位行动,各军兵种、各技术单位也为本次行动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情报支持。但行动的最关键环节,依然需要“海豹”6组的专业作战技术和装备去实施。特种作战力量在装备、人员、训练和结构编组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特种作战行动中无可替代的地位。而特种作战则以其高度的专业性、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决定了其在合同作战体系下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未来战场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作战手段的进步,尤其是无人作战平台的普及,现代特种作战在合同作战体系下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特种作战会取代常规作战,相反,二者在作战力量融合度进一步提升的前提下,各自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也会更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兵种  兵种词条  浅析  浅析词条  架构  架构词条  作战  作战词条  特种  特种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