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为战而生的防空型大驱,驱逐舰大型化的巅峰...

导语:说到二战时期的海军战舰,可能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威武霸气的战列舰、身姿婀娜的巡洋舰,可能很少人会关注到“身骄体弱”的驱逐舰,但作为远洋舰队最基础的作战单位,它是各海军大国都必不可少的一种舰型,同时也是舰队中全能型的苦力。前面向大家简单介绍美日两国驱逐舰大型化的发展历史,今天和大家再继续聊二战“驱逐舰大型化”的这个话题,也是这个话题的最后一期了。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主要是美系的防空大驱,然后对比一下其他主要国家的防空大驱。

自二战结束后,世界科技发展进步非常迅速,海军的舰载攻击武器由大口径舰炮转向导弹,所以以往装备有大口径舰炮的战列舰、巡洋舰逐渐的退出各海军国家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以前舰队最小一级的作战单位——驱逐舰,但是如果认真看现在驱逐舰吨位的话却发现5000~1.5万吨的排水量早已达到了以往巡洋舰的吨位标准,但它们依然用着“驱逐舰”的名字,而且现代驱逐舰的首要任务是装备防空导弹进行舰队防空。正是因为驱逐舰的大型化使得在导弹时代能够成为舰队的主力战舰,而驱逐舰大型化、武器转向防空化的开端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美军现役主力驱逐舰——阿利伯克级

条约时代驱逐防空的早期探索

其实“防空舰”这一概念最先是从巡洋舰上开始实践的,在30年代航空力量的威胁就已经引起各海军国家的注意,在大力发展航母的同时也在做防空舰的研发准备,作为航母先驱国的英国在防空舰上的概念和设计实践上依然是领头羊,从巡洋舰上转到驱逐舰上依然是英国在引领发展潮流。在埃塞尔比亚战争后英国率先制造出第一型专用的防空驱逐舰C型,而当时美日两个海军大国也同样在考虑驱逐舰防空的事情,不过两国走的路并不太一样。日本在条约驱逐舰上也曾经实验过将50倍径的三年式127毫米炮的B型和D型的仰角提升到75度用于防空,但是由于炮塔是10度定角装填,导致对空效果不怎么好后面也就不再进行对空射击了。相比之下美国在驱逐舰上服役时间较晚,所以对防空武器和防空系统的开发成熟度也比较深,127毫米口径火炮采用最不令人看好的38倍径,采用高平两用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讲就已经算是放弃反舰而主打防空了。当时条约时代的驱逐舰的主要防空武器还是中小口径的防空炮。

早期美军不少驱逐的部分舰炮是没有炮塔的,就是像上图这样直接“裸奔”。

日本特型舰上使用的三年式127舰炮,从炮塔前部可以看到这款舰炮的仰角可以设置很高

美军驱逐早期的防空武器

说到二战美军驱逐舰上的中小口径防空炮,不少人会先想到40毫米博福斯高炮+20毫米厄利孔高炮的组合,由于他们优异的表现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说起日军驱逐舰上的96式25毫米防空炮+13.2毫米机枪的组合可能很多人会对它看不上眼,但美军早期的防空武器组合并不是40毫米博福斯高炮+20毫米厄利孔高炮的组合,而是和日本驱逐舰上的防空武器差不多,是28毫米防空炮+12.7毫米机枪的组合,而且美军的28毫米防空炮和日军的96神针一样都是采用弹匣供弹。但后面发展的飞机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这款武器组合已经不能满足美军的防空需求了,而在30年代中期美军就注意到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20毫米厄利孔高炮优异的性能,于1935年购买厄利孔高炮的生产专利,而博福斯高炮则是通过一些特殊渠道获取并仿制的,并没有给专利费,这两种武器在太平洋战争后开始大量换装,但在太平洋战争早期的防空作战中依然可以看到28毫米防空炮+12.7毫米机枪的组合。

美国早期使用的28毫米防空炮,其供弹方式和日本的96式25毫米防空炮是相似的

美国海军早期使用的勃朗宁12.7口径的防空机枪,水冷式的配备200发的弹链,气冷式的配备100的弹链

在二战时期的防空作战中,无论是鱼雷机还是俯冲轰炸机为保证命中率和统一指挥都会采取编队飞行的方式,这时就得用威力巨大的105口径以上的防空炮轰散敌机编队,对5-~8公里外飞机编队进行第一轮杀伤,然后进入3~5公里内由中口径的防空炮编织密集的防空网有效的干扰/杀伤敌机,在3公里内用小口径高炮或者机枪进行补枪收人头。这样就可以编织起一道由三道火力构成的中、近程的防空火力网,在大西洋战场上舰艇防空作战没那么激烈,但在太平洋战场上双方大量使用航母,使得双方的舰艇防空作战的压力异常的巨大,而防空作战当中最为关键的是由105口径以上的防空炮负责中程防空。日军驱逐由于过度武装使得驱逐主炮防空性能羸弱,主要是中小口径的高炮负责近程防空,而中程防空则交给了巡洋舰,相比之下,美军驱逐装备的主炮就是高平两用,所以作为舰队最小的作战单位,美军驱逐舰就拥有中程防空能力,这就是为什么美军舰艇防空厉害的原因之一。

美军驱逐舰使用的单联装MK-12型高平两用舰炮,被称为二战中最优秀的舰炮

美军战列舰上的双联装MK-12型舰炮

大型化趋势不可逆转,美日的专业防空大驱相继诞生

前面说到美日两国的驱逐舰在不断的往大型化方向发展,而到了后面专业的防空大驱诞生时吨位就再上一个新台阶,前面的驱逐舰最大的满载吨位都只是在2500吨左右,作为驱逐舰大型化的发源国,再一次引领防空大驱发展方向的还是日本。日本1939年度的丸四舰艇补充计划中加入了新型设计的秋月级防空驱逐舰,而这一专门用于防空作战的驱逐舰标准排水量已经达到了2710吨,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875吨,这个吨位在当时已经算是巡洋舰的吨位范畴了,而日本还是叫它驱逐舰。而对于秋月级这款防空 驱逐舰它的惊人之处在于新研制的九八式100毫米防空炮,身管倍径达到了65倍径,炮口初速为惊人的1000m/s,最大射高为1.1万米,是日本为数不多能威胁到万米高空中B-29轰炸机的防空炮,并配备专用的九四式对空射击指挥仪,使得成为日本二战中性能最为优秀的防空炮。虽然好用但是缺点也明显,就是生产难度太大且使用寿命非常短,只有300~400多发炮弹的使用寿命,相比之下美军二战用的最多的就是MK-12型舰炮的使用寿命是它的10倍之多。

日本秋月级防空驱逐舰,是日本驱逐舰中火炮数量最多的驱逐舰

秋月级驱逐舰舰上的九八式100毫米双联装炮塔,舰首舰尾各两座,是日本驱逐舰中唯一一级防空大驱

反观美系驱逐这边,一开始美系的所有驱逐舰都是装备38倍径的MK-12型的127高平两用舰炮,其实都拥有中程防空的能力,但在性能方面还是更趋于多用途的通用性驱逐舰。集防空、反潜、反舰、护航等任务于一身的驱逐舰,2500吨的吨位已经不能满足美军在太平洋方向的作战任务了,于是开发更大一级的驱逐舰就势在必行了。于是美军在前面的标准排水量2050吨的弗莱彻级驱逐舰的基础上再增加150吨的排水量研发出“萨姆纳级”,再次采用“驱逐舰领舰”使用的双联装炮塔,虽然标准排水量只增加了150吨,但满载排水量却达到了3218吨,按吨位来讲依然是属于巡洋舰的范畴,所以它的主炮火力比弗莱彻级增强了20%、防空能力更是增强了50%。从设计上来讲沿用了弗莱彻的舰体几乎没啥改动,可以说是用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更大的战斗力提升,所以“萨姆纳级”驱逐舰经常是被用作舰队外围的防空警戒舰来使用。

美军基林级防空大驱,图中的炮塔正高昂着炮口

在中途岛海战之后,太平洋方向的战争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前面的萨姆纳级火力已经让美军感到满足,但是其3300海里的续航能力并没有让美军感到满足,所以在“萨姆纳级”的舰体基础上进行改进,保持前级强大的对空火力不变的情况下拉长4.3米以便携带更多的燃油,而这就是后来美军驱逐舰中性能最好的“基林级”,它的武器配置和前型“萨姆纳级”一样,但是最大航速为36.8节,比前型舰快了2.8节。它最初的本意是为了增加续航能力,作为“萨姆纳级”的改进型标准排水量为2616吨,满载排水量则达到3500吨,最大续航力更是达到5050海里。大型化趋势在美日两国的防空大驱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为后来驱逐舰在海军舰队中的地位逆转埋下了伏笔。

英国的防空大驱因战而生

前面光说美日之间的防空大驱,虽然日本是防空大驱的发源国,但是两国的发展就意味着驱逐舰大型化、性能转防空化了吗?那我们就将视线从太平洋方向转到大西洋方向,我们从英国再找一个典型。大西洋方向上有英、德、法、意四个海军大国,为啥就英国一个典型呢?可能是大西洋战场上缺乏航母对抗,海军防空压力较小,所以德、意两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防空大驱出现,至于法国嘛,早在1940年就身死国灭,就更不会有1941年后才出现的防空大驱了。至于苏联,红海军都忙着上岸打仗,哪还有心思发展海军军舰。

英国“战斗级”防空大驱,红色箭头那两艘不是防空驱逐舰而是普通的炮驱,从舰体吨位大小就可以看到

在1940年英法多国联军在欧洲大陆的战场作战已经宣告失败,紧接着就是决定英国国运的不列颠空战,而此时的英国海军驱逐舰防空能力可以说是极度欠缺,许多航速较慢的军舰在面对德军的俯冲轰炸机时往往难逃一劫,为改变着一劣势,英国海军部在1941年提出并通过“战时应急驱逐舰计划”,计划发展一种能担任舰队防空作战的大型驱逐舰,并于次年在英国各大造船厂开工建造,由于这批防空舰的舰名是以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命名,所以也被称为“战斗级防空驱逐舰”。该型防空舰分两批建造,标准排水量2315吨,满载排水量为3290吨,和美日两国的防空大驱一样满载排水量都超过巡洋舰范畴的3000吨。不过和美日的防空大驱相比火力就略显单薄,担任舰队中程防空的也就舰首2座MK-3型114毫米高平两用舰炮,剩下的都是负责近程防空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4座双联装、6座单联装)。它配备了一座主炮射击用的275型炮瞄雷达、一座272型对海搜索雷达、一座291型对空搜索雷达。不过由于服役时间较晚,海战上英国已占据优势,也没赶上啥重大事件,所以英国的这些防空大驱也就没啥大用武之地,不过后面派到远东地区参加对日作战,最后该级舰的4号舰“巴夫勒尔号”还参加了在日本东京湾的受降仪式。

二战结束后经过改装后的“战斗级”,依然是英国50~60年代的防空主力驱逐舰

总结

在翻阅前面介绍美日驱逐舰大型化的发展历史的资料中,发现二战的主要海军大国在驱逐舰大型的过程中都有单独发展满载吨位超过3000吨防空大驱,所以今天就特地挑出来说一下。这些防空大驱也算是二战驱逐舰大型化的顶峰,像美国和英国的防空大驱在二战结束后由于吨位大基础好且是防空舰就被改造并一直服役到冷战,在后来更新型的导弹驱逐舰发展中也是在这些防空大驱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吨位和武器,从发展过程上讲也算是一脉相承。驱逐舰从原来舰队中最小的作战单位发展到今天的舰队主力舰,二战时“驱逐舰大型化”是驱逐舰成为主力舰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看看今天各国5000-1.5万吨的各种驱逐舰,谁曾想到曾经的驱逐舰的吨位只有1000多吨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型化  大型化词条  驱逐舰  驱逐舰词条  防空  防空词条  巅峰  巅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