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深度解析红缨枪为何被称为古代兵器之王

不久前,安徽黄山发生了一桩鲜血淋漓的案件,12月8日的深夜,当地一名男子被一把红缨枪扎穿后背,然后被送进急诊室。这可是一把长达两米的钢制长枪,枪头部分被深深的扎入男子身体中。因为过于深入,医院不敢将之直接取出,因此只好将过长的尾部截断,等待进一步治疗。这让不少人见识到了红缨枪这款冷兵器的威力。

伤人的这种长枪,据了解是一种可拆卸杆不锈钢红缨枪。这种枪由空心不锈钢钢管制成,枪身部分用螺纹固定。一般来说,所有的装饰有红缨的枪矛都可以称之为红缨枪。但如果不算上红缨,这种冷兵器其实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扎枪”,即实战性硬柄短枪。

相信大家都清楚汽车车窗玻璃的硬度和韧性都是很高的。比如很多新闻报道里,汽车被水淹没,车内人想方设法都无法敲破车窗,导致最后遇难。另外,如果长枪当时就拔出来的话,可能没等到医院,被害人就失血过多了。这样的伤因为创口太深,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创口深处无氧环境下会繁殖,很容易得破伤风。所以伤者放到古代基本上是必死的。

而一枪能穿透车窗,然后贯穿伤者,说明了枪矛这种武器的可怕的穿透力和杀伤后效。类比古代,就是穿着甲胄也不能挡住这一枪的致命伤害。其实这一枪之所以拥有远超一般人认识的杀伤力,是因为我们日常在武术表演当中见识到的花枪或红缨枪,都是软枪而不是实战硬枪。

所谓的软枪一般使用极有韧性的材质制作枪杆,最出名的材料就是我们常常在各种武侠小说中所见到的“白蜡杆子”。这种材料制成的枪身十分柔韧。因此在使用方法上以“扫”等方式为主,看起来更像是棍的使用方法。比如明代吴殳《手臂录》就认为:“枪材,以徽州牛筋木者为上,剑脊木次之,红棱劲而直,且易碎。白蜡软,棍材也。”他认为白蜡杆子是最差的枪柄材料。但在现代社会,武术很多时候以表演为主,白蜡杆因为比较软,抖起来更容易观察劲力变化,也更好看,所以大行其道。

但是实战中所用的枪的枪杆是追求坚硬的,以求可以把刺击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因为枪身坚硬,硬枪在刺出后,枪头与枪身基本稳定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既保证了稳定性,保证所有的力量可以顺畅的通过枪杆传导到枪头,使用者所有的力量可以在一瞬间击中在枪头一点,达到最大的杀伤力。

因此,这种硬枪最为有效、也最为方便的使用方式就是对准目标后,准准的“刺”出或者说“扎”出。这也是“扎枪”一词的由来。

正因为杀伤力过于强大,所以枪矛类兵器在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中都广泛使用,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的武器之一。从使用青铜武器的商周时代,一直到火器与冷兵器并用的明、清时代,长枪一直活跃在战场。无数猛将都是使用长枪来在战场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无敌传说。枪矛也留下了“天下兵器、以枪为尊”“诸器遇枪立败也”的说法。

在古代的战场,除了身穿多层重札甲的“铁浮屠”或欧洲板甲骑士这类重装骑兵需要使用大斧或瑞士戟去开“罐头”外,枪矛类武器已经可以解决所有常见敌人了。甚至是重装骑兵也有可能被猛力一刺击穿防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两年逐渐知名的中世纪格斗大赛(botn)禁止使用枪矛类武器。

一些古代的猛将为了追求极致的穿透力,而使用金属枪杆的枪矛,即“铁枪”。纯金属制成的枪杆,牺牲了自身的弹性而增强坚硬度,在直刺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冲击力。而这次事件中的不锈钢红缨枪,就相当于现代版的“铁枪”。

随着时代在发展,枪也从战场逐步往江湖游场演变。健身、表演,江湖小范围械斗成为主流。这种情况下,破甲的需求几乎变的没有任何需求,无甲状态下,练家子用任何杆子都几乎可以扎透敌人身体。而且演练表演的话,弹性大的白蜡杆,藤杆这种材料,由于弹性大,表演好看,加上获取容易,成本低,慢慢的很多枪就演化成这种弹性很高的偏软的枪。而且枪法在这个时代的很多门派,已经演化成为拳法服务的辅助训练手段。

如今的武术慢慢变得重拳脚、轻器械,比如形意。晚清的武学名家韩慕侠受张学良将军之邀,出任十六军千人“武术团”的教官。用八卦刀和连环枪的套路,即用八卦刀中的“缠头裹脑”等动作要领施行顺步砍、拗步砍、左右砍、连剁带劈;把形意的五行连环枪的擘、崩、钻、炮、横五枪,变化为步枪的刺、拔、挑、崩、擘五个刺杀动作训练士兵,简单易学,有很高的实战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被日寇称为“长剑”的扎枪,也曾在抗日军民的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给日寇造成的伤亡要远多于所谓“抗战大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红缨枪  红缨枪词条  兵器  兵器词条  深度  深度词条  解析  解析词条  称为  称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