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新唐书·杜淹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

原文:

  淹字执礼,材辩多闻,有美名。隋开皇中,与其友韦福嗣谋曰:“上好用隐民,苏威以隐者召,得美官。”乃共入太白山,为不仕者。文帝恶之,谪戍江表。赦还,高孝基为雍州司马,荐授承奉郎,擢累御史中丞。王世充僭号,署少吏部,颇亲近用事。洛阳平,不得调,欲往事隐太子。时封伦领选,以谂房玄龄,玄龄恐失之,白秦王,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尝侍宴,赋诗尤工,赐银钟。庆州总管杨文干反,辞连太子,归罪淹及王珪、韦挺,并流越巂,王知其诬,饷黄金三百两。

  及践祚,召为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食四百户。淹建言诸司文案稽期,请以御史检促。太宗以问仆射封伦,伦曰:“设官各以其事治,御史劾不法,而索案求疪,是太苛,且侵官。”淹嘿然。帝曰:“何不申执?”对曰:“伦所引国大体,臣伏其议,又何言?”帝悦,以资博练,帝敕东宫仪典簿悉听淹裁订。

  俄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所荐赢四十人,后皆知名。尝白郅怀道可用,帝问状,淹曰:“怀道及隋时位吏部主事,方炀帝幸江都,群臣迎阿,独怀道执不可。”帝曰:“卿时何云?”曰:“臣与众。”帝折曰:“事君有犯无隐,卿直怀道者,何不谠言?”谢曰:“臣位下,又顾谏不从,徒死无益。”帝曰:“内以君不足谏,尚何仕?食隋粟忘隋事,忠乎?”因顾群臣:“公等谓何?”王珪曰:“比干谏而死孔子称仁泄冶谏亦死则曰民之多僻无自立僻禄重责深从古则然。”帝笑曰:“卿在隋不谏,宜置。世充亲任,胡不言?”对曰:“固尝言,不见用。”帝曰:“世充愎谏饰非,卿若何而免?”淹辞穷不得对。帝勉曰:“今任卿已,可有谏未?”答曰:“愿死无隐。”

  贞观二年疾,帝为临问。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襄。始,淹典二职,贵重于朝矣,而亡清白名,获讥当世。

(选自《新唐书·杜淹传》)

译文:

  杜淹,字执礼,擅长辩论,博闻多识,有美好的名声。隋朝开皇年间,和他的朋友韦福嗣商议说:“皇上喜欢任用隐士,苏威凭借隐士的身份被召用,得到了很好的官职。”于是就一起进太白山隐居,做出不愿做官的样子。隋文帝对他们的行为很反感,把他们贬谪到江南一带。遇到赦免返回,高孝基担任雍州司马,推荐他担任承奉郎,多次升迁后任御史中丞。王世充建立伪政权,安排他在少吏部任职,对他很亲近加以重用。洛阳平定后,没得到调用,想去侍奉隐太子。当时封伦兼任选官的事务,把这件事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害怕失去他,禀报秦王(李世民)后,引荐杜淹担任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杜淹曾经侍奉皇帝宴会,写诗特别精巧,被赐予银钟。庆州总管杨文干反叛,讼词中牵连到太子,皇上归罪于杜淹和王珪、韦挺,把他们一起流放到越巂,秦王知道他们是被诬陷的,送给他黄金三百两。

  等到太宗即位,将杜淹召入朝中担任御史大夫,封为安吉郡公,食邑四百户。杜淹建议由于各部门公文案卷的办理拖延日期,请求派御史检查督促。太宗以此事询问仆射封伦,封伦说:“设置官员应各自处理自己的事务,御史的职责是弹劾不守法的官员,却索求文案之类的小过错,这太苛刻了,并且侵权。”杜淹沉默无言。皇上说:“为什么不申辩坚持?”杜淹回答说:“封伦所论述的是国家大礼,我同意他的意见,又能说什么?”皇上很高兴,认为他博学干练,皇上命令东宫的礼仪典章簿册文书全听取杜淹的裁定。

  不久,杜淹担任检校吏部尚书,参与朝政。由他推荐的四十人,后来都很知名。曾经推荐说郅怀道可以任用,皇上询问情况,杜淹说:“郅怀道在隋朝时任吏部主事,正逢隋炀帝想巡幸江都,群臣阿谀逢迎,只有郅怀道坚持说不可。”皇上问道:“当时你怎么说的?”杜淹回答说:“我随和众人。”皇上责备他说:“侍奉君主宁可冒犯不可隐瞒,你认为郅怀道正确,为什么不直说?”杜淹推辞说:“我官位低下,又想到即使劝谏也不会听从,白白地送死没有什么好处。”皇上说:“内心认为君主不值得劝谏,还为他效力干什么?吃隋朝的皇粮却不为隋朝做事,忠诚吗?”因而环顾群臣说:“你们怎么看?”王珪说:“比干进谏而死,孔子认为他仁义;泄冶进谏也死了,就说:‘大家如果都邪僻,自己就不要设法去制止邪僻。’俸禄多责任重,自古如此。”皇上笑着说:“你在隋朝时不进谏,暂且不追究。王世充亲近重用你,为什么没有直言?”杜淹回答说:“原来曾经劝谏过,没有被采纳。”皇上说:“王世充不听劝谏掩饰过失,你为什么能幸免?”杜淹词穷无言以对。皇上劝勉说:“如今重用你了,能进谏吗?”杜淹回答说:“宁死也不隐瞒。”

  贞观二年杜淹生病,皇上亲自去问候。去世后,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襄。当初,杜淹身兼二职,在朝中显贵,但是没有廉洁的名声,被当世的人讥讽。

相关练习:    


新唐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淹字执礼,材辩多闻,有美名。隋开皇中,与其友韦福嗣谋曰:“上好用隐民,苏威以隐者召,得美官。”乃共入太白山,为不仕者。文帝恶之,谪戍江表。赦还,高孝基为雍州司马,荐授承奉郎,擢累御史中丞。王世充僭号,署少吏部,颇亲近用事。洛阳平,不得调,欲往事隐太子。时封伦领选,以谂房玄龄,玄龄恐失之,白秦王,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尝侍宴,赋诗尤工,赐银钟。庆州总管杨文干反,辞连太子,归罪淹及王珪、韦挺,并流越巂,王知其诬,饷黄金三百两。

及践祚,召为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食四百户。淹建言诸司文案稽期,请以御史检促。太宗以问仆射封伦,伦曰:“设官各以其事治,御史劾不法,而索案求疪,是太苛,且侵官。”淹嘿然。帝曰:“何不申执?”对曰:“伦所引国大体,臣伏其议,又何言?”帝悦,以资博练,帝敕东宫仪典簿悉听淹裁订。

俄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所荐赢四十人,后皆知名。尝白郅怀道可用,帝问状,淹曰:“怀道及隋时位吏部主事,方炀帝幸江都,群臣迎阿,独怀道执不可。”帝曰:“卿时何云?”曰:“臣与众。”帝折曰:“事君有犯无隐,卿直怀道者,何不谠言?”谢曰:“臣位下,又顾谏不从,徒死无益。”帝曰:“内以君不足谏,尚何仕?食隋粟忘隋事,忠乎?”因顾群臣:“公等谓何?”王珪曰:“比干谏而死孔子称仁泄冶谏亦死则曰民之多僻无自立僻禄重责深从古则然。”帝笑曰:“卿在隋不谏,宜置。世充亲任,胡不言?”对曰:“固尝言,不见用。”帝曰:“世充愎谏饰非,卿若何而免?”淹辞穷不得对。帝勉曰:“今任卿已,可有谏未?”答曰:“愿死无隐。”

贞观二年疾,帝为临问。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襄。始,淹典二职,贵重于朝矣,而亡清白名,获讥当世。

(选自《新唐书·杜淹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比干谏/而死孔子称仁/泄冶谏/亦死则曰/民之多僻/无自立僻/禄重责深/从古则然/

B.比干谏而死/孔子称仁/泄冶谏亦死/则曰/民之多僻/无自立僻/禄重责深/从古则然/

C.比干谏而死/孔子称/仁泄冶谏亦死/则曰/民之多僻/无自立僻/禄重责深从/古则然/

D.比干谏/而死孔子称/仁泄冶谏亦死/则曰/民之多僻/无自立僻/禄重责深从/古则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表,长江以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B.践祚,古代皇帝即位、登基,其中“祚”指皇位;“祚”还有福分之意,如《陈情表》中“门衰祚薄”。

C.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如《陈情表》中“当侍东宫”,汉代时期又指太后所居住的宫殿。

D.幸,指封建帝王亲临某地方,也指宠爱妃嫔,本文中是第一个意思,后者如《鸿门宴》中“妇女无所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淹淡泊名利。隋朝开皇年间,他和朋友韦福嗣一起进太白山隐居,不愿做官,隋文帝很反感,贬谪了他们。

B.杜淹才学兼备。隋朝时被高孝基推荐,官至御史中丞;王世充时代,受到重用;因工于写诗,被赐予银钟。

C.杜淹明理敢谏。唐太宗时,他建议派御史检查督促各部门工作,虽然被指责,但他立足大局不为自己申辩。

D.杜淹慧眼识才。担任检校吏部尚书时,他推荐的四十人,后来都很知名;因郅怀道刚正不阿,杜淹力荐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始,淹典二职,贵重于朝矣,而亡清白名,获讥当世。(5分)

译文:

(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5分)

译文:

答案:

10.B(3分)

11.A(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3分)

12.A(“淡泊名利”没有依据,杜淹和韦福嗣被贬是因为他们隐居只是做出不愿做官的样子,而不是 “不愿做官”)(3分)

13.(1)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加沮丧。(举、誉、劝、非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当初,杜淹身兼二职,在朝中显贵,但是没有廉洁的名声,被当世的人讥讽。(“典”“亡”“贵重于朝”“获讥当世”句式,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共5分)

参考译文:杜淹,字执礼,擅长辩论,博闻多识,有美好的名声。隋朝开皇年间,和他的朋友韦福嗣商议说:“皇上喜欢任用隐士,苏威凭借隐士的身份被召用,得到了很好的官职。”于是就一起进太白山隐居,做出不愿做官的样子。隋文帝对他们的行为很反感,把他们贬谪到江南一带。遇到赦免返回,高孝基担任雍州司马,推荐他担任承奉郎,多次升迁后任御史中丞。王世充建立伪政权,安排他在少吏部任职,对他很亲近加以重用。洛阳平定后,没得到调用,想去侍奉隐太子。当时封伦兼任选官的事务,把这件事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害怕失去他,禀报秦王(李世民)后,引荐杜淹担任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杜淹曾经侍奉皇帝宴会,写诗特别精巧,被赐予银钟。庆州总管杨文干反叛,讼词中牵连到太子,皇上归罪于杜淹和王珪、韦挺,把他们一起流放到越巂,秦王知道他们是被诬陷的,送给他黄金三百两。

等到太宗即位,将杜淹召入朝中担任御史大夫,封为安吉郡公,食邑四百户。杜淹建议由于各部门公文案卷的办理拖延日期,请求派御史检查督促。太宗以此事询问仆射封伦,封伦说:“设置官员应各自处理自己的事务,御史的职责是弹劾不守法的官员,却索求文案之类的小过错,这太苛刻了,并且侵权。”杜淹沉默无言。皇上说:“为什么不申辩坚持?”杜淹回答说:“封伦所论述的是国家大礼,我同意他的意见,又能说什么?”皇上很高兴,认为他博学干练,皇上命令东宫的礼仪典章簿册文书全听取杜淹的裁定。

不久,杜淹担任检校吏部尚书,参与朝政。由他推荐的四十人,后来都很知名。曾经推荐说郅怀道可以任用,皇上询问情况,杜淹说:“郅怀道在隋朝时任吏部主事,正逢隋炀帝想巡幸江都,群臣阿谀逢迎,只有郅怀道坚持说不可。”皇上问道:“当时你怎么说的?”杜淹回答说:“我随和众人。”皇上责备他说:“侍奉君主宁可冒犯不可隐瞒,你认为郅怀道正确,为什么不直说?”杜淹推辞说:“我官位低下,又想到即使劝谏也不会听从,白白地送死没有什么好处。”皇上说:“内心认为君主不值得劝谏,还为他效力干什么?吃隋朝的皇粮却不为隋朝做事,忠诚吗?”因而环顾群臣说:“你们怎么看?”王珪说:“比干进谏而死,孔子认为他仁义;泄冶进谏也死了,就说:‘大家如果都邪僻,自己就不要设法去制止邪僻。’俸禄多责任重,自古如此。”皇上笑着说:“你在隋朝时不进谏,暂且不追究。王世充亲近重用你,为什么没有直言?”杜淹回答说:“原来曾经劝谏过,没有被采纳。”皇上说:“王世充不听劝谏掩饰过失,你为什么能幸免?”杜淹词穷无言以对。皇上劝勉说:“如今重用你了,能进谏吗?”杜淹回答说:“宁死也不隐瞒。”

贞观二年杜淹生病,皇上亲自去问候。去世后,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襄。当初,杜淹身兼二职,在朝中显贵,但是没有廉洁的名声,被当世的人讥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新唐书·杜淹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