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宋史·李惟清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李惟清,字直臣,下邑人。开宝中,以三史解褐涪陵尉。蜀民尚淫祀,病不疗治,听于巫觋,惟清擒大巫笞之,民以为及祸。他日又加箠焉,民知不神。然后教以医药,稍变风俗。秩满,迁大理寺丞。雍熙三年,大举取幽州,惟清以为兵食未丰,不可轻动。判度支许仲宣建议通盐法,以卖盐岁课赋于乡村,与户税俱纳。惟清奉诏往荆湖诸路详定,奏言以盐配民非便,遂罢。使还,上又问民间苦乐不均事,惟清言:“前在荆湖,民市清酒务官酿转鬻者,斗给耗二升,今三司给一升,民多他图,而岁课甚减”。诏复其旧。未几,出为京东转运使。会募丁壮为义军,惟清曰:“若是,天下不耕矣。”三上疏谏,繇是独选河北,而余路悉罢。端拱初,迁右谏议大夫,历户部使,改度支使。会遣使河朔治方田,大发兵。惟清以盛春妨农,恳求罢废。淳化三年,迁给事中,充盐铁使,遂以帐式奏御。太宗曰:“费用若此,民力久何以堪?如可减省,即便裁度。”惟清曰:“比开宝军兴之际,其数倍多,盖以将帅未得其人,边事未宁,屯兵至广也。臣闻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事郭子仪、李晟,西北望而畏之,如此则边事息而支用减矣。望慎擢将帅,以有威名者俾安边塞,庶节费用。”至道初,就拜右谏议大夫。太宗闻其廉平,诏奖之。二年,徙广南东、西路都转运使,寻召拜给事中。逾月,同知枢密院事。惟清倜傥自任有钩距临事峻刻所至称强干然以俗吏进无人望才数月真宗即位加刑部侍郎复除御史中丞既去枢要,怫郁尤甚,肆情弹击。咸平元年卒,年五十六,赠户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六》) 

译文:

  李惟清,下邑人。开宝年间,李惟清以三史授任涪陵尉。四川百姓崇尚巫祀,有病不治疗,听命于巫士,李惟清捉来大巫鞭打,百姓认为将会有灾祸。后来他又鞭打这个大巫,百姓知道巫术不灵。然后教给百姓医药知识,风俗渐渐变迁。任期满后,升任大理寺丞。雍熙三年,朝廷发兵大举进攻幽州,惟清认为军队粮食不充足,不可轻动。判度支许仲宣建议变通盐法,以卖盐每年的课收数摊给乡村百姓,与户税一同交纳。惟清奉诏前往荆湖各地审定此法,上奏说明以盐税配民不方便,于是停止。出使回朝,皇上又问他民间苦乐不均的情况,惟清说:“以前我在荆湖时,百姓卖清酒交由官酿转卖的,每斗给耗粮二升,现在三司府只给一升,百姓多图其他的好处,因而每年税收大减。”诏令恢复旧价。不久出任京东转运使。正好招募壮丁为义军,惟清说:“如果这样,天下就不再耕种了。”多次上疏谏阻,(朝廷)因此只从黄河以北招壮丁,而其余各地都停止招募。端拱初年。升任右谏议大夫,历任户部使,改任度支使。恰遇朝廷派遣使者到黄河以北治理方田、大举兴兵,惟清认为仲春时节此举妨碍农事、恳求废止。津化三年,升任给事中,充任盐铁使,于是把账本奏给皇上。太宗说:“费用像这样,百姓财力长期怎么承受?如果可以省减,就便裁减。”惟清说:“比开宝年间战争之际,数目翻了几倍,原因是将帅不得人,边事不宁,屯兵太广。我听说汉朝有卫青、霍去病,唐朝有郭子仪、李晟,西北边境的敌人望而生畏,这样就会边事宁息而费用减少。希望(朝廷)慎重提拔将领,用有威名者使他们安定边塞,(这样)或许可以节约费用。”至道初年,就地授任右谏议大夫,太宗听说他廉洁公平,诏令表扬他。至道二年,改任广南东、西路都转运使,不久召入朝授任给事中。过了一个月,任同知枢密院事、惟清洒脱自信,有机谋。处理政事严历苛刻,所至各地,人们都称赞他精明干练。但是依靠才智平庸的官吏被提拔任用,没有声望。才过几个月,真宗即皇帝位,加任惟清为刑部侍郎,又授任御史中丞。罢去枢密职务后,非常忧郁,尽情弹击时政。咸平元年去世,终年五十六岁,追赠户部尚书。 

相关练习:    


宋史

李惟清,字直臣,下邑人。开宝中,以三史解褐涪陵尉。蜀民尚淫祀,病不疗治,听于巫觋,惟清擒大巫笞之,民以为及祸。他日又加箠焉,民知不神。然后教以医药,稍变风俗。秩满,迁大理寺丞。雍熙三年,大举取幽州,惟清以为兵食未丰,不可轻动。判度支许仲宣建议通盐法,以卖盐岁课赋于乡村,与户税俱纳。惟清奉诏往荆湖诸路详定,奏言以盐配民非便,遂罢。使还,上又问民间苦乐不均事,惟清言:“前在荆湖,民市清酒务官酿转鬻者,斗给耗二升,今三司给一升,民多他图,而岁课甚减”。诏复其旧。未几,出为京东转运使。会募丁壮为义军,惟清曰:“若是,天下不耕矣。”三上疏谏,繇是独选河北,而余路悉罢。端拱初,迁右谏议大夫,历户部使,改度支使。会遣使河朔治方田,大发兵。惟清以盛春妨农,恳求罢废。淳化三年,迁给事中,充盐铁使,遂以帐式奏御。太宗曰:“费用若此,民力久何以堪?如可减省,即便裁度。”惟清曰:“比开宝军兴之际,其数倍多,盖以将帅未得其人,边事未宁,屯兵至广也。臣闻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事郭子仪、李晟,西北望而畏之,如此则边事息而支用减矣。望慎擢将帅,以有威名者俾安边塞,庶节费用。”至道初,就拜右谏议大夫。太宗闻其廉平,诏奖之。二年,徙广南东、西路都转运使,寻召拜给事中。逾月,同知枢密院事。惟清倜傥自任有钩距临事峻刻所至称强干然以俗吏进无人望才数月真宗即位加刑部侍郎复除御史中丞既去枢要,怫郁尤甚,肆情弹击。咸平元年卒,年五十六,赠户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惟清倜傥/自任有钩距/临事峻刻/所至称强干/然以俗吏进/无人望/才数月/真宗即位/加刑部侍郎/复除御史中丞/

B. 惟清倜傥/自任有钩距/临事峻刻/所至称强干/然以俗吏进/无人望才/数月/真宗即位/加刑部侍郎/复除御史中丞/

C. 惟清倜傥自任/有钩距/临事峻刻/所至称强干/然以俗吏进/无人望/才数月/真宗即位/加刑部侍郎/复除御史中丞/

D. 惟清倜傥自任/有钩距/临事峻刻所至/称强干/然以俗吏进/无人望才/数月/真宗即位/加刑部侍郎/复除御史中丞/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褐,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平民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 秩,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有功者俸禄增加,有罪者则减少乃至取消。秩满即官吏任期届满。

C. 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略相当于明清的省。

D. 三司,宋代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军事,是仅次于中书省、枢密院的重要机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总结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惟清破除迷信,教化百姓。他在担任涪陵尉期间,反对巫术,鞭打巫师,以证明巫术不灵;并教给百姓医药知识,当地民风因此逐渐改变。

B. 李惟清理政有方,实事求是。他认为士兵粮草准备不充分,不宜大举进攻幽州;他前往荆湖诸地实地调查,认为不宜让百姓将盐税与户税一同交纳。

C. 李惟清体察民情,关心疾苦。巡察荆湖后,他建议让三司减少耗粮补贴。以使百姓可以另图他利:在边疆经营上,他认为如果将帅得人,自可减轻百姓负担。

D. 李惟清重视农耕,爱惜民力。他不赞成招募丁壮作为义军,认为会导致农耕废驰;他还因此多次上疏朝廷加以谏阻,朝廷于是只从河北一带招募壮丁。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遣使河朔治方田,大发兵。惟清以盛春妨农,恳求罢废。

(2)望慎擢将帅,以有威名者俾安边塞,庶节费用。

答案:

10. C    11. D    12. C

13. (1)恰遇朝廷派遣使者到黄河以北治理方田,大举兴兵。李惟清认为春天正当令时(也可以翻译为仲春时节)(此举)妨碍农事,恳求废止。

(2)希望(朝廷)慎重提拔将帅,任用有威名的将领使他们安定边塞,(这样)或许就可以节省费用。

【译文】

李惟清,下邑人。开宝年间,李惟清以三史授任涪陵尉。四川百姓崇尚巫祀,有病不治疗,听命于巫士,李惟清捉来大巫鞭打,百姓认为将会有灾祸。后来他又鞭打这个大巫,百姓知道巫术不灵。然后教给百姓医药知识,风俗渐渐变迁。任期满后,升任大理寺丞。雍熙三年,朝廷发兵大举进攻幽州,惟清认为军队粮食不充足,不可轻动。判度支许仲宣建议变通盐法,以卖盐每年的课收数摊给乡村百姓,与户税一同交纳。惟清奉诏前往荆湖各地审定此法,上奏说明以盐税配民不方便,于是停止。出使回朝,皇上又问他民间苦乐不均的情况,惟清说:“以前我在荆湖时,百姓卖清酒交由官酿转卖的,每斗给耗粮二升,现在三司府只给一升,百姓多图其他的好处,因而每年税收大减。”诏令恢复旧价。不久出任京东转运使。正好招募壮丁为义军,惟清说:“如果这样,天下就不再耕种了。”多次上疏谏阻,(朝廷)因此只从黄河以北招壮丁,而其余各地都停止招募。端拱初年。升任右谏议大夫,历任户部使,改任度支使。恰遇朝廷派遣使者到黄河以北治理方田、大举兴兵,惟清认为仲春时节此举妨碍农事、恳求废止。津化三年,升任给事中,充任盐铁使,于是把账本奏给皇上。太宗说:“费用像这样,百姓财力长期怎么承受?如果可以省减,就便裁减。”惟清说:“比开宝年间战争之际,数目翻了几倍,原因是将帅不得人,边事不宁,屯兵太广。我听说汉朝有卫青、霍去病,唐朝有郭子仪、李晟,西北边境的敌人望而生畏,这样就会边事宁息而费用减少。希望(朝廷)慎重提拔将领,用有威名者使他们安定边塞,(这样)或许可以节约费用。”至道初年,就地授任右谏议大夫,太宗听说他廉洁公平,诏令表扬他。至道二年,改任广南东、西路都转运使,不久召入朝授任给事中。过了一个月,任同知枢密院事、惟清洒脱自信,有机谋。处理政事严历苛刻,所至各地,人们都称赞他精明干练。但是依靠才智平庸的官吏被提拔任用,没有声望。才过几个月,真宗即皇帝位,加任惟清为刑部侍郎,又授任御史中丞。罢去枢密职务后,非常忧郁,尽情弹击时政。咸平元年去世,终年五十六岁,追赠户部尚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宋史·李惟清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宋史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