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炼钢文言文翻译_注释_启示

文言文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①屈盘之,乃以生铁陷②其间,泥封炼之③,锻令相入④,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⑤耳,暂假⑥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⑦,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⑧锻坊⑨,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⑩,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翻译

世上锻铁所称的钢铁,是先把熟铁弯曲盘卷起来,又将生铁陷入其中,然后用泥包裹好加以烧炼,炼好后再加锻打,使熟铁和生铁互相掺杂渗透,这样锻炼出来的钢就称为“团钢”,也叫“灌钢”。这其实是一种假钢,只不过暂时借生铁提高熟铁的硬度,经过两三次烧炼之后,生铁自然变熟,则得到的还是熟铁。然而天下人都不以为这办法有什么不对,大概是由于不知道什么是真钢。我出使河北时,曾到磁州的锻坊看炼铁,才知道什么是真钢。凡是铁里面含有钢的,如同小麦面粉和成的面团里头有面筋,把面团的软面洗干净了,才会见到面筋。炼钢也是这样,只要取精纯的熟铁烧炼锻打百余火,每次锻打都称称重量,锻一回轻一回,直到屡次锻打而斤两不减,那就是纯钢了,即使再炼上百次也将不会再有损耗。这是最精纯的铁,其成色看上去清澈有光亮,而磨光之后又显得暗暗的,青而且黑,和普通的铁迥然不同。也有铁炼尽了而全无钢的,这都和铁的产地有关系。

注释

①柔铁:熟铁。

②陷:这里指将生铁包嵌进去。

③泥封炼之:用泥将它封起来冶炼。

④入:这里是“相熔合”的意思。

⑤伪钢:沈括认为这种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钢,所以称其为伪钢。

⑥假:借。

生铁自熟:生铁自然就成了熟铁了。

⑧磁州:地名,治所在今河北磁县。

⑨锻坊:炼钢铁的作坊。

⑩筋:这里指面筋。

濯(zhuó):洗,制面筋时需用水洗去淀粉。

柔面:这里指制面筋时用水洗去的淀粉。

莹:光洁明亮。

黯黯然:暗淡的样子。

皆系地之所产:都是产地不同造成的。

启示

《炼钢》是北宋的一篇 文言文,作者是沈括。读之感慨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不禁为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而赞叹。也为中国古代有沈括这样热心于自然科学的的学者而感到庆幸,没有他这样的学者,古代自然科学成果更难以流存。

作者简介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炼钢文言文翻译注释启示  炼钢  炼钢词条  文言文  文言文词条  注释  注释词条  启示  启示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