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翻译(李白)

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全文:

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

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

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

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

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全文翻译:

我刚刚在谢亭北送客,就遇到你喝酒回来。

戏弄着白马,大笑着上青山。

马鞭回指落日处,那是秦地西安的方向。

西安虽然只有三千里的距离,可感觉要回到那里却比登天还难。

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全文拼音版注释:

sòng kè xiè tíng běi , féng jūn zòng jiǔ huán 。

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

qū pán xì bái mǎ , dà xiào shàng qīng shān 。

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

huí biān zhǐ cháng ān , xī rì luò qín guān 。

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

dì xiāng sān qiān lǐ , yǎo zài bì yún jiān 。

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李白在敬亭山间盖起了房屋舍,他说:"我家敬亭山,辄继谢公作。"(《游敬亭山寄崔侍御》)李白安家敬亭山,山上灵源寺住着住持浚公,也来自蜀地,俩人相见,格外亲切。此时,到李白家来拜访的人,接连不断。宣州的太守侍御崔甫成是他家的常客,他们共游敬亭山,几乎形影不离,"闲听松风眠",(《宣州九日闻崔侍御与宇文太守游余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有一天,李白在谢亭北刚刚送走了客人,崔侍御喝得醉醺醺又来了,李白又与他登上敬亭山北面的二座小山游玩,这首五律《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写于此时。此诗,写出他们共同的爱好与情趣,共抒发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首联"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点明相逢的地点、时间、人物以及人物的情态。李白刚刚在谢公亭的北面送走客人,正碰着崔侍御喝着醉醺醺来了。这种交待为后面抒写共同的爱好与真诚的情谊作了铺垫。

颔联"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 写俩人相逢后的行踪。按常理说,崔侍御喝酒喝到如此的程度了,应该回去休息了,然而他又来李白处; 李白也刚刚接待过客人,也应该去歇歇,然而俩人好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都不愿离去,却共同骑着白马,盘绕在曲折的小道上,边走边谈,大笑不止。这是何等的亲密无间,何等的友谊,何等的惬意啊。

颈联"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 由此作出联想,抒写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这种联想,很巧妙,很自然。他们共同上山,回首宣州,由此李白生出感怀,里反用了典故。"回鞭指长安",原指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回鞭指着长安,抒发了跟放人难分难舍的感情。李白在这里借用一来指他与崔侍御的情谊,二来又深深透出他的恩乡之情。李白二十岁时只身出蜀,想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时至晚年漂泊,回望故乡,感慨万千。秦关,今洛川县秦关乡,洛河穿境而过,己出关外,离故乡太远了。

尾联"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更写出他个人深深的遗憾。帝乡,原指东汉时南阳是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这里指长安。长安离秦关有三千里的路程,你回头看怎么也看不到了,也在虚无漂渺间。这种思乡、恋乡、爱乡之情多么深沉啊,这以后的李白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始终没有回去。人们读到这里,怎能不为李白的这种思乡之情所感动呢?

李白在宣城,实现了"早晚凌苍山"的夙愿。"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在宇文太守、族弟李昭、族叔李云和崔侍御等人的陪伴下,李白在敬亭山下的游踪可谓欢畅惬意。他在许多吟诵敬亭山诗篇中,描摹了敬亭山的山水美景,抒发了自己游览时的畅快之情,这首诗却有着淡淡的伤感和浓重的恋乡情结。全诗在行动上虽是偶遇,却自然流走,毫无碍滞;在情感上虽是欢游,却写了愁畅。而这两种情感又不抵牾,融为一体,虚实共生,让人叹为观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敬亭  敬亭词条  送客  送客词条  李白  李白词条  小山  小山词条  此地  此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