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冯至诗歌《南方的夜》原文及赏析

南方的夜·冯至》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我们静静地坐在湖滨,

听燕子给我们讲南方的静夜。

南方的静夜已经被它们带来,

夜的芦苇蒸发着浓郁的情热。——

  我已经感到了南方的夜间的陶醉,

  请你也嗅一嗅吧这芦苇中的浓味。

 

你说大熊星总像是寒带的白熊,

望去使你的全身都感到凄冷。

这时的燕子轻轻地掠过水面,

零乱了满湖的星影。——

  请你看一看吧这湖中的星象,

  南方的星夜便是这样的景象。

 

你说,你疑心那边的白果松,

总仿佛树上的积雪还没有消融。

这时燕子飞上了一棵棕榈,

唱出来一种热烈的歌声。——

  请你听一听吧燕子的歌唱,

  南方的林中便是这样的景象。

 

总觉得我们不像是热带的人,

我们的胸中总是秋冬般的平寂。

燕子说,南方有一种珍奇的花朵,

经过二十年的寂寞才开一次。——

  这时我胸中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

  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

 

——1929

  湖滨。静静的春夜。芦苇蒸发着浓郁的情热。——这就是诗人在诗的开篇为我们画出的南方的夜景图。当时冯至在北京大学任助教,心中蕴积着些许“狭窄的情感、个人的哀愁”(《冯至诗选·序》),它们流进了《南方的夜》里,流进了这一片静夜的湖水之中,拍击着读者的心的堤岸。对于冯至来说,这忧郁不仅仅来自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而且有着独特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根源。诗人出身清寒,父亲经常失业的忧愁,家庭经济拮据,特别是幼年失母的痛苦,在他心灵上留下了浓重的阴影,仁慈的继母过早地离世,又给他带来新的忧伤。诗人的心理结构与诗的情绪意象的结构呈双向同构,诗中设置的“我”和“你”,都是诗人忧郁心灵的客观对应物。诗人倾注了更多的忧郁在“你”身上:“你说大熊星总像是寒带的白熊,/望去使你的全身都感到凄冷”,“你说,你疑心那边的白果松/总仿佛树上的积雪还没有消融”。而对于“我”的刻画,诗一开始是让“我”和“你”形成一种对比,在“你”忧伤的视野里,“我”为“你”指点了异样的风光:“我已经感到了南方的夜间的陶醉/请你也嗅一嗅吧这芦苇中的浓味”,“请你看一看吧这湖中的星象/南方的星夜便是这样的景象”,请你听一听吧燕子的歌唱,/南方的林中便是这样的景象”;但这种“我”和“你”的情绪的反差只是为了增添抒情的色调的丰富而已,诗临近结束的时候终于表明,这两个静静地坐在湖畔的抒情主人公,在这和煦的春夜里,他们的感受其实是一致的:“总觉得我们不象是热带的人,/我们的胸中总是秋冬般的沉寂”。很清楚,“我”是作为“你”的映衬而存在的,或者可以说,两者是一种偏正关系。“我”感受到了春夜的温暖,但这温暖终于还是没有融化心头的积雪,它不是反而更凸现了积雪的寒冷吗?机智的诗人向我们表明,这“我”和“你”其实就是双重的“自我”,它们都以诗人忧郁的灵魂为中介,互为沟通,最终融为一体。

  这首诗既不是描摹式的再现,也不是直抒式的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是通过可感的画面中的景象展示出来的。诗人并不是沉溺于忧郁之中而不能自拔,诗中出现的“燕子”这一意象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另一侧面:对美好希望的追求。它为诗的抒情画面上的黯淡底色涂上了一抹嫩绿。此时此刻,燕子报春的鸣叫声声,溅落南方的夜的湖里,也溅落诗人的心湖:“这时我胸中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冯至  冯至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诗歌  诗歌词条  南方  南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