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医学入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医学入门》是中医学门径书。明李梃编纂。刊于明万历三年 (1575)。明 《医藏书目》 和 《天 一阁书目》 等较早著录。现存主要版本有: 明万历 三年乙亥(1575) 刊本、 万历四年丙子(1576)敦古斋刊本, 万历间郁郁堂刊本,清乾隆四年已未(1739)刻本,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金阊同青堂重刻本,光绪 二十年甲午 (1894)宏道堂刊本,1931年扫叶山房本,1988年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排印本。

  李梃(16世纪),明代医家。字健斋,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年青时负奇才,轻名利、远官场,精通医学,上自《素问》、《难经》,下迄《本草钢目》无不遍览深究,医学理论渊博,兼通理学、佛学之论。曾行医于江西福建一带,声望甚高。不仅用心于医术,而且重视医学教育,颇重医德。晚年有感于医籍浩繁,漫而无统,学者苦无门径可寻,故决意写一部易学而实用的医学论著。因此他“寓目古今方论,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分注之”,历经四年,终于写成这部有助于初学医者入门之医书,对医学普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全书共9卷,包括卷首1卷、正文8卷,共约120万字。卷首部分载有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穴图说及运气、保养等问题。其中概要介绍明代以前医家的传记,共有215人,具有医史价值。卷1记叙了脏腑、经络、诊法、针灸等有关内容。如在诊法上除重视脉诊与望诊外,还强调了问诊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应询问的55种事项。卷2、卷3为本草,根据药物的寒凉温热及效用,把九百余味药分为治风、治热、治湿、治燥、治寒、治疮、食治七门,每门下文分几个子目,使学者一目了然,提纲挈领,易懂易记。卷4论述外感、内伤之病机与证治,包括刘河间治温暑、张仲景治伤寒、李东垣治内伤之纂要。卷5论内科杂病,并分外感与内伤两类,下分气、血、痰、虚等子目。卷6至卷8分别论述了妇、儿、外各科疾病的诊治用药及急救方。卷末附有“习医规格”一节,反映了作者的医学教育思想,认为习医者要重视医德和专业修养,必须掌握基本理论和专科知识,才能医人活命。

  本书内容广博,分类明晰,取材切要,以刘纯《医经小学》为蓝本,纂辑各家医书分类扩充而成。全书具有两大特点:1.以歌赋形式为正文,使内容通俗易懂,便于后学记诵,并以注文作补充阐述,除引录诸家之说外,并附以己见,如在经脉篇中重视经络的重要性,云:“医而不知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业者不可不熟。”2.所论均有依本,言之有理有据。如论经络以 《明堂孔穴》为本: 论脏腑则尊 《素问》、《难经》; 伤寒则据陶华《伤寒六书》;杂病则按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及丹溪治法; 外科以 《外科枢要》为主,妇科以 《妇人良方》为本。使后学者学有所依。但李氏所论“医出于儒”过于强调学医必先通儒理等,未免失之过偏。

  总之,本书融诸家之说于一体,详而不繁,简而能备,切于实用,尤适用于初学习医者。故刊行后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不仅国内有多种刊本,而且流传国外。日人古林见宜与崛正意 (号杏庵1585—1642年) 创“嵯峨学舍”,广收门徒三千余人,讲学中尤为推崇本书,遂使该书广为流传于日本,可见本书对医学普及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朝鲜医学名著《东医宝鉴》中亦引录《医学入门》的许多内容。并据 《大南汇典》载,该书也传入越南。由此可见,李梃的《医学入门》一书对古代的医学普及和对外交流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不愧为中医学门径书中的 一部名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入门  入门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医学  医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