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荀子》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荀子》是古代思想家荀况的著作集。共32篇。《汉书 ·艺文志》著录 《孙卿子》33篇。西汉刘向 《叙录》说该书 “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重复二百九十篇,实著三十二篇”。后经唐杨倞重新编排,改名为《荀卿子》,简称 《荀子》。今本《荀子》即杨倞据刘向辑本重新编排的。

  荀子(约前313—前238),战国末赵国人。名况,字卿。汉人避宣帝讳,称孙卿。初游学于齐。齐湣王末年,上书说齐相,不用。去齐适楚。齐襄王时返齐,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秦昭王四十一年 (前266),应聘至秦,见秦昭王及秦相范雎。后返回赵国。约于楚考烈王八年(前255),任楚兰陵令。后不仕,著书授徒以终。

  《荀子》 32篇的篇目为: 《劝学》、《修身》、《不苟》、《荣辱》、《非相》、《非十二子》、《仲尼》、《儒效》、《王制》、《富国》、《王霸》、《君道》、《臣道》、《致仕》、《议兵》、《强国》、《天论》、《正论》、《礼论》、《乐论》、《解蔽》、《正名》、《性恶》、《君子》、《成相》、《赋》、《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大部分为荀子作,其中 《君子》、《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或系门人弟子所记(参见梁启超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一说认为《仲尼》亦为后人之作(见郭沫若《十批判书》)。全书总结和发展了先秦各派思想。其中《天论》集中阐述了唯物论自然观; 《解蔽》、《正名》阐述了认识论、逻辑思想和思想方法; 《性恶》阐述了人性论; 《劝学》、《修身》 阐述了教育理论; 《议兵》 阐述了军事理论; 《王制》、《王霸》、《富国》等篇阐述了社会政治理想; 《礼论》探索礼之理论根据; 《非相》 旨在破除迷信; 《乐论》是关于音乐的理论; 《非十二子》和 《解蔽》的一部分是对先秦诸子的批判总结;《成相》是以民歌体裁叙述政治理想,表达了为君治国之道; 《赋》系文学作品,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荀子》主张 “明分使群”、礼法兼治,王霸并用。将人类视为一种社会动物,揭示了人与禽兽的区别,突出强调了人的社会性。还突出强调 “分”的重要作用,它包括社会分工、财产上的定分和贵贱上下的等级身分。将社会分工视为社会的基本前提,同时又突出强调了确认封建财产关系及等级关系的重要性,将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关系视为 “至平”和不可改变的永恒秩序。将“礼”视为君主控制社会和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准则和规范,以礼维护贵贱有序、长幼有别、各载其事、各得其宜的封建等级秩序。在礼的来源上,认为它是调节物欲,防止争夺而生,以礼确认财产权的 “度量分界”和定分给养,以礼论证封建制度的不平等,突出强调了礼的强制作用,强调礼法并重,赏行罚威,严刑禁暴,为统治者提供了一套维护统治的完整理论。

  《荀子》总结了先秦诸子的思想,建立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提出了 “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认为天人各有不同的职分,将自然与社会明确区分开来,否认天有意志,认为 “于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论》),将列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万物视为一种自然现象,且其运动变化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现象无关,它不能决定社会政治的好坏,自然现象不受人的意志的支配,“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同上)。批判了营巫祝,信讥祥的世俗迷信,但站在儒家传统立场上而主张祭祀,将祭祀视为一种仪式,以表达忠臣孝子对君亲的思慕之情。在天人关系上,突出强调“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性,主张人类积极征服、改造自然,不能等待自然的赐予,认为发挥人认识、掌握自然规律的能力,遵从自然规律,就能获得丰裕的物质生活资料。在认识论上,提出 “形具而神生”、“解蔽”、重视心官思维作用和“辨合”、“符验”等主张,认为人先有物质的形体然后才有精神,人的耳、目、口、鼻等生理结构是人的精神现象存在的物质基础。主张人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认为各种感觉对象作用于人的耳、目、口、鼻等感官,才能获得认识,突出强调了心官的理性思维作用,认为心官对感官具有支配、统帅作用,感觉在认识过程中有时给人造成错觉,单纯地依赖感觉经验,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以思维校正人的各种错觉。主张学以致用,对知行提出了合理的看法,主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已矣” (同上),主张以行检验知,认为 “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 《性恶》)。

  《荀子》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名实问题,批判地总结了名家各派的逻辑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孔丘的 “正名”主张。认为为了使人们正确地交流思想,进行工作,必须分别制名以指实,使名实相符和人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有明确的贵贱、同异的区别。进而提出了名词的社会性即“约定俗成”。批判了当时的“合同异”、“离坚白”、“齐是非”等逻辑思想,指出它们“惑于用名以乱名”、“惑以用实以乱名”、“惑以用名以乱实” (同上) 的谬误。

  《荀子》反对性善论,主张性恶论,将人的“饮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和 “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性恶》)等自然本性视为 “恶”,认为顺从人性的自然发展,就会发生争夺,破坏礼义道德,造成混乱;强调加强教育,用礼义等准则、规范改造人恶的本性,认为“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同上);强调后天环境对人性的陶冶、改造作用,否认有先验的道德和生而知之的圣人,认为圣人与桀、跖,君子与小人的本性都是恶的,必须经过后天的教育、改造,才能有圣、愚之分。还认为经过学习改造和磨炼,“涂之人可以为禹”(同上)。

  《荀子》提出了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主张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境界,将道德境界划分为士、君子、圣人三个等级,认为坚定的学习,遵循、施行法度、礼义的是士,意志坚定且益加强奋勉努力实行的是君子,思虑敏捷、明智而不固竭且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的是圣人,主张在士、君子道德境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制约声色臭味物质欲望和“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正名》)等生理欲望及情感,用礼约束自己,加强修养,接受教化,“伏术为学,专心一致,思索孰察,加日具久,积善而不息”(《性恶》),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德之极”( 《劝学》)和 “通于神明,参与天地”( 《性恶》)、“明参日月,大满八极”(《解蔽》)的具备高度智慧、完美道德、与日月相通鼎立、与天地协调相配的至极道德理想境界;在义与利的关系上,肯定义利是人之所两有,强调重义轻利。认为重义轻利,能使义利两得;若重利轻义,则导致义利皆失。还具体分析了荣与辱、勇与妄、修身与教化等道德范畴之间的关系。

  《荀子》还论述了军事问题,认为专为兼并别国土地而战的军队是末世之兵和盗兵; 为统一封建大业而战的军队是王者之师,区分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不同,强调军队内部的团结,就能战无不胜。还论述了统一战争中的战略与战术,将“隆礼”、“贵义”、“附民”、“一民”、“士服民安”等军事路线置于首位,认为指挥战争的将帅应依据敌我双方的客观情况及变化,采取正确的决策,将帅要懂得 “六术”、“五权”、“三至”、“五无旷”等军事原则和如何对待百姓、战俘等政策,强调将帅的表率作用。

  《荀子》强调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是培养治国安邦的雅儒和大儒,认为“大儒者、善调一天下者也”(《儒效》),利用教育培养“法士”和传授知识的专门人才;在教育内容上,主张 “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加强师法之化的现实教育和良师良友的言传身教,“学莫便乎近其人”( 《劝学》),论述了重视实践、发挥良师益友的榜样作用、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持之以恒等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亦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荀子》一书的散文、辞、赋,亦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荀子》的注本主要有唐杨倞《荀子注》,传播最广。宋有钱佃《荀子考异》1卷。清有郝懿行《荀子补注》2卷,王先谦《荀子集解》20卷等。通行有 《十子全书》本之谢墉校本,《四部丛刊》影印《古逸丛书》本等。1956年古籍出版社出版有梁启雄 《荀子简释》。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有章诗同 《荀子简注》。

  荀子是战国晚期的杰出的思想家。他的著作 《荀子》对于先秦各家各派思想都进行了批判和总结。这本著作对我国两汉时期的哲学、学术思想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对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也起过积极的作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荀子》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荀子  荀子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