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政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政治思想著作。五卷。东汉崔寔撰。成书于东汉年间。

  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生年不详,约卒于汉建宁三年(170年)。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官五原(今内蒙古地区)太守。崔寔自小沉静好学,长大后,以学问闻名当世。曾得朝中三公征辟,皆辞而不受。东汉桓帝初,崔寔入京任郎,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后来,崔寔出任五原太守,在任太守期间,崔寔看到当地百姓不会纺织,天冷时只能以草为衣,便卖掉自己的积蓄,导民种麻,制作纺织机器,使老百姓穿上了衣服。他还在边境整训兵马,严设烽火,使五原成为边境上最安全的地方。因此,崔寔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崔寔为官清廉,仕宦多年,家徒四壁,连死后的棺椁都是好友为他置办的。生前撰文多篇。

  崔寔通晓政治,吏才出众。他在任郎期间,提出了几十条改革时政的意见,并把它编辑成册,这就是著名的《政论》。

  在《政论》一书中,崔寔猛烈地抨击了当时东汉社会的种种弊端:政令混乱,上下松懈,风俗败坏,人多奸诈虚伪,百姓骚扰不安,正可谓“承百王之敝,值厄运之会”。崔寔明确地提出当时社会有几大祸害:一是政治腐败,人们都去追求奢侈生活,而且这并不是因为有人到家家户户去宣传提倡,而是由时势造成的;二是农民辛苦劳累而得利少,工商业安逸舒适而得利多,弄得农民不想好好种田,从而造成粮食匮乏,须知国以民为基础,民以粮食为生命,无粮则人民危殆,根基动摇则国家危亡;三是官吏贪赃枉法,收刮钱财,老百姓冒杀头的危险去作盗贼,使社会风气败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对这种“王纲纵弛,智士郁伊”的状况,崔寔提出了他的根治危机的措施。他认为,首先是要实行严刑峻法。因为治理天下无非二途,一是依靠德治,二是依靠刑法。而德治是用于平安之世的,治理乱世的最好的药方,就是刑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刑法严则理,宽则乱。因此,只有严刑峻法,才能“破奸轨之胆,海内肃清”。其次,在具体应采用什么治理措施的问题上,崔寔提出应“遭时定制”。他说:“圣人执权,遭时定制,步骤之差,各有云施。”并说,孔子周游列国,对各国的治理提出不同的措施,就是因为各个国家面临的迫切问题不一样。因此,君主应随时有创立新制的思想,只有“新新不已”,才能“用之无穷”。再次,就是要重用贤才。崔寔说,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贤才在当世不受重用,后世之人才把他们视作圣贤。这是因为贤才往往不自我标榜,他们决不肯用邪道来讨好世俗,也不愿采用狡猾的手段求得名望。但是贤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实在是不可或缺的。尧舜汤武之盛世,正是依赖了贤才的辅佐。因此,当世君主要治理乱世,就必须重用贤才。此外,《政论》一书还在赏罚原则、军队治理、君民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关于君民关系,《政论》认为,君主应该谨慎地对待百姓,不要使他们怨恨,不要随意处罚他们,要像对待伤病员和婴儿那样爱护他们,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这无疑是针对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而提出来的。

  《政论》一书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认为是“指切时要,言辩而确”。仲长统曾说:“凡是当君主的,都应该将《政论》抄一遍,放在身旁。”的确,《政论》中的许多思想,如它提出的关于社会的几大祸害的思想,即使在现在,仍还是有启发作用的。

  《政论》原书已佚,只在《后汉书》和《群书治要》中保存有几段节引的文字,现存留清代严可均的辑本一卷。一九七五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政论》的标点注释本,名《政论注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政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政论  政论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