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长春真人西游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道教典籍。二卷。金元间人李志常撰。

  李志常,字浩然,号真常子。生于金章宗明昌四年(1193年),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年)。观城(今山东省观朝县)人。年十九,负书曳杖作云雨之游。初隐东莱牢山,又至天柱山仙人宫,闻长春名,遂往山东参谒拜师。后成吉思汗遣使刘仲禄召聘长春真人,长春命驾从行者一十八人,志常其一也。《游记》称志常通明中正,学问博洽,向与师默契。曾为都道录兼领长春宫事,后又嗣第三代掌教。著述有 《又玄集》二十卷,《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

  该书卷首有西溪居士孙锡序,言李志常为其从行者,掇其所历,而为之记,凡山川道里之险,易水土风气之差殊,与夫衣饮食,百果草木禽虫之别,靡不毕载,目之《西游》。正文介绍主人公邱处机 (1148—1227年),字通密。号长春真人。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十八岁游昆仑山,师事全真教主王重阳。曾居磻溪 (今陕西宝鸡东南)六年,龙门 (陕西陇县西北)七载。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自终南赴阙下 (中都,今北京)。明昌二年(1191年)回山东栖霞,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始西游,十九年 (1224年) 返归燕京。《游记》所载: 长春真人一行,始发莱州,起程北上,经潍阳 (淮县)、青州 (益都)、常山 (今河北正定)至燕京 (今北京)。然后又道出居庸,经宣德州 (今宣化)、野孤岭 (今河北张家口外万全县)、翠屏口 (张家口西)、盖里泊 (今伊克勒湖)、渔儿冻 (今内蒙东南达里诺湖) 到达内蒙古北部的贝尔湖北,达斡辰大王(成吉思汗四弟)帐下。又西行经呼伦湖,翻越了库伦(今乌兰巴托)以南的高山及“松栝森森,干云蔽日”的长松岭 (今杭爱山),又经窝里朵 (行宫) 来到金山(今阿尔泰山)东侧的科布多(今蒙古西部)附近,又翻越海跋四千五百米以上,终年积雪的阿尔泰山,来到准噶尔盆地东侧的博尔腾戈壁“大沙陀”、“白骨甸(今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此后又翻越了“望若天地银霞”,最高峰达五千四百多米的阴山,穿过山中五个大岭,经古代高昌国的故土,进入吐鲁番盆地之北,度“积沙成山,浮涩难行”、“状如惊涛”的沙场。又经“周百余里,雪山环之”的天池海,然后经过盛产葡萄酒、水果及粮食丰饶的大石林牙(今苏联吉尔吉斯的伏龙芝)。又西行至赛兰城(今苏联哈萨克南部塔什干及奇姆肯特城一带)至壮丽的大城邪米思干(撒马尔罕)。称其地“园林相接百余里,虽中原莫能过”。然后南过沙漠绿洲,城外水田环布,东南山地多园林,一望青碧的碣石城(今沙赫里夏勃兹,亦名霍什城),经两壁千仞竦立,石壁如铁的铁门关 (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最后到达成吉思汗的行宫 (今阿富汗东北巴达克山西南)进谒了成吉思汗。其论道之言,据《玄风庆会录》: 大抵以 “节欲止杀”、“内固精神,外修阴德”、“恤民保众,使天下安”等语劝告成吉思汗,但《游记》以成吉思汗“使勿泄于外”的禁令未录具体论述。

  评者谓: 元人李志常 《长春真人西游记》,作为宗教方面的典籍,可与晋代法显 《佛国记》、唐代玄奘 《大唐西域记》先后媲美。不仅在历史、地理、宗教、民俗、旅游等方面有引人入胜之处,还在天文、生物学方面亦甚有参考价值,尤其在世界中世纪地理游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自清代以来,许多研究西北的学者,就开始研究和注释。后来亦引起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

  该书最早收录《正统道藏》中,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由乾嘉时著名学者钱大昕和段玉裁始从《道藏》中钞得。据王国维先生考证,该书从《道藏》抄出后,自道光二十七年(1849年)始有刻本传世,但柏林寺北京图书馆有龚自珍家藏手抄本,据近人考证,此本应早于道光二十七年刻本。今国内所能见到的版本大约有:道光间灵石杨氏刊本;连筠簃丛抄本;四部备要本(为上海中华书局据连筠簃本校刊); 张氏格言丛书本 (此据道藏揭要本刊印);清沈垚“金山以东释本”;静安先生遗书本;王忠慤公遗书本和国学文库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本等。另外,《道藏精华录》 中亦有收入。解放后,中华书局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中曾刊印过。另外一八八八年伦敦《东方丛刊》尝有译本印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西游记  西游记词条  长春  长春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真人  真人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