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是“葬诗魂”还是“葬花魂”?

  解决“葬诗魂”与“葬花魂”之争最重要的一条内证

  红学研究

  “葬诗魂”与“葬花魂”之争红学界已经争了很久了,例如冯其庸认为是“葬诗魂”,蔡义江认为是“葬花魂”;到现在为止两种观点没有分出胜负。

  以往很多人从文学意境的角度来论证“诗魂”和“花魂”孰优孰劣,以致牵涉到诗含谶语、花象征谁等问题,这方面的分析虽然很深入,但也有钻牛角尖之嫌。我认为文学意境等概念太抽象,实际上没有标准。如果能从原著文本本身、以及故事情节的逻辑性来找证据会显得更有力。

  1、最重要的一句原文

  在论证之前需要指出的是,“葬诗魂”和“葬花魂”无论持哪种观点,对有一个事实的认定是一致的,就是从对仗“鹤”字的角度来说,“花”字比“诗”字对得工整。主张“葬花魂”的人往往认为这是极有力的证据,但主张“葬诗魂”的人驳以“对仗不必苛求工整,做诗更不能以词害意”应该说也很有说服力,这正体现了文学角度论证的缺陷。

  多次细审第七十六回的原著文字,我总是在想,当听到“寒塘渡鹤影”的时候,林黛玉到底是怎么考虑的?以下是她对出“冷月葬□魂”之前的原著文字(据网上弄的一个脂评百纳本):

  林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足,说:“了不得,这鹤真是助他的了!这一句更比‘秋湍’不同,叫我对什么才好?‘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况且‘寒塘渡鹤’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湘云笑道:“大家细想就有了,不然就放着明日再联也可。”黛玉只看天,不理他,半日,猛然笑道:“你不必说嘴,我也有了,你听听。”因对道:……我发现其中有一句话似乎以前都没有引起论者的注意,即黛玉说“‘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

  黛玉现在的任务是要对“寒塘渡鹤影”,由于是联诗,下联末字是韵脚,所以必须先定韵脚的字,再根据这个字来做整句。从前面黛玉的“素彩接乾坤”一句起韵脚已转为“十三元”了。我在网上搜了一个韵书,所列“十三元”韵字如下:

  【十三元(半)】魂浑温孙门尊[樽]存敦墩炖暾蹲豚村屯囤[囤积]盆奔论[动词]昏痕根恩吞荪扪(衤军)昆鲲坤仑婚阍髡馄喷狲饨臀跟瘟飧(这里所列该韵的字是否完全请网友帮助查证,我想绝大部分字应该都在这里了,不会影响论证)

  现在我们要从上述“十三元”中找一个字来对“影”字,如果按照工对宽对不限、不以词害意的原则来对,应该说只要任选其中一个词性是名词的字来对都可以,只要诗句意境好就行,比如用“盆”、“村”等字,只要弄出个“□□□□盆”或“□□□□村”意境好过“冷月葬诗魂”或“冷月葬花魂”,用“盆”字“村”字又有何不可呢?可是黛玉发话了:“‘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意思是“十三元”中除了“魂”字其他字都对不了“影”字,或者说用其他字来对“影”字黛玉都看不上。我想这是做“冷月葬□魂”这句诗的诗人告诉我们她此处做诗用字的原则,那就是:必须是工对。我们看到“十三元”中除了“魂”字其他字(包括前面联诗已用过的字)的确哪个对“影”字都不是工对。

  2、从情节的逻辑性与合理性来看

  我毫无疑问同意“对仗不必苛求工整,做诗不能以词害意”的道理,但此处“葬诗魂”与“葬花魂”之争不是简单的做诗问题,这是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有人物性格的,有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性的。黛、湘二人是在联诗,联诗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文字游戏,既比赛做诗又比赛对对子,比起单纯的比做诗或比对对子更高一级(难怪芦雪庵联诗连宝公这样的大诗才在几大才女兼美女的夹击下也要败下阵来);既要联诗,意境固然重要,对仗工整也不能以一句“不能以词害意”就蒙混过关的;问题是对对仗工整的程度要求到底有多高,这牵涉到诗人本身对此的态度,照理这是比较难揣摩的,幸运的是作者在书文中为黛玉留下了“‘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这样一句痛快话,这等于皇帝圣旨口,明确了诗人此处做诗的用字原则。这句话讲得太明白了,我认为这等于告诉我们,如果非得在“诗”和“花”两个字中选一个来对“鹤”字,黛玉选一百次都会选“花”而不会选“诗”字。我认为“‘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这句话是解决“葬诗魂”与“葬花魂”之争最重要的一个内证。

  到此我们可以明白黛玉的意思,联诗的对仗是很要紧的,字面是不能输的,形式是不能输的;回顾二人前面所联诗句,应该说对仗也都是力求工整的:

  黛玉:三五中秋夕,

  湘云: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

  黛玉: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

  湘云: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

  黛玉:良夜景暄暄。争饼嘲黄发,

  湘云:分瓜笑绿嫒。香新荣玉桂,

  黛玉:色健茂金萱。蜡烛辉琼宴,

  湘云:觥筹乱绮园。分曹尊一令,

  黛玉: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

  湘云:传花鼓滥喧。晴光摇院宇,

  黛玉: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

  湘云:吟诗序仲昆。构思时倚槛,

  黛玉:拟景或依门。酒尽情犹在,

  湘云:更残乐已谖。渐闻语笑寂,

  黛玉:空剩雪霜痕。阶露团朝菌,

  湘云:庭烟敛夕ク。秋湍泻石髓,

  黛玉:风叶聚云根。宝婺情孤洁,

  湘云:银蟾气吐吞。药经灵兔捣,

  黛玉: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

  湘云:乘槎待帝孙。虚盈轮莫定,

  黛玉: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

  湘云: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

  黛玉:冷月葬(诗或花)魂。退一步说,即使“葬花魂”的意境比“葬诗魂”差一点,也要用“葬花魂”顶住,字面上先不能输;相反用了“葬诗魂”,即使意境比“葬花魂”高很多,字面对得不工,形式上先输了,意境再好也是枉然,等于已经向对手示弱了。试想黛、湘正是一时瑜亮的才女,以黛的性格,在诗词上输谁也不能输钗、湘的,如果不小心输给香菱这样的诗坛新秀是没关系的,人家还会说你是没尽力让着下手,可要是输给钗、湘等一流高手,人家就会说你黛玉的水平还是没到家,这岂是心高气傲的黛玉能接受的?我们重读“凹晶馆联诗”这段精彩文字,黛玉在联诗时的种种表现,什么“又叫好,又跺足”,什么“只看天,不理他,半日,猛然笑道……”等等,还说“不如此如何压倒你”之类的话,她这么全力以赴不正是这种心理的反映吗?面对“寒塘渡鹤影”几陷绝境时,一句“冷月葬花魂”无异于海底捞月,绝地反击,赢得了最后胜利。这就是所谓人物的性格,所谓故事情节的逻辑性。所以说作者不止是传诗,更于诗中写人,诗中写情;一部《红楼梦》在这些小地方很体现艺术功力,中国小说扛鼎之作也的确不是浪得虚名。

  再者,从情节的合理性来看也应是“葬花魂”比“葬诗魂”合理。因为一个人做诗起码字面意思上要讲得通,“花魂”不管是什么含义字面意思总是指花,也就是寒冷的月光照在花上,这个意思可以和寒冷的池塘飞过一只鹤相对应;如果是“葬诗魂”,那么“诗魂”指什么呢,从意境来说“诗魂”一定只能指人,那湘云要是追问一句“诗魂”指谁呢?还要埋葬她?黛玉恐怕就要语塞了。说指湘云岂不是咒骂别人,联诗联不上来也不能把人往死里骂呀;说指黛玉自己她自己也没死啊,联诗联不上来也犯不着咒死自己来附会诗句啊。有人说“葬诗魂”在这里有作者的深意、有谶语含意什么的;可是不管有什么谶语深意,你是写小说的,故事总得先讲通,在故事讲通的基础上再一语双关地藏入谶辞才叫高手,你让黛玉做的诗她自己都解释不通你还有空玩什么谶语?“花魂”也有谶语之意,且委婉一些,“诗魂”作谶语就太直露了,字面上不好解释(注意前面二人几乎每联两句诗都要互解一番互评一番的)。实际上原文中湘云只是劝慰了黛玉一句“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这也从侧面说明是“葬花魂”;若是“葬诗魂”,恐怕就该湘云打趣她说“那你要葬谁来着?葬我还是葬你?输便输了,倒咒起人来,我最瞧不上这样使小性儿的了”云云了。

  3、以讹传讹的成因浅析

  通过以上论述,我坚信“冷月葬花魂”是作者原笔。那么“葬诗魂”就应该是以讹传讹的结果了。从目前各版本情况来看,三大脂本中唯一保存有第七十六回的庚辰本作“诗”,程本也作“诗”,其他脂本中有一部分作“花”,有一部分作“诗”。

  冯其庸认为庚辰本作“诗”,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但由于庚辰本是过录本,且错讹较多,其“诗”字本身是由“死”字点改,因此证据价值不足以压倒作“花”的诸本。庚辰本“死”字点改为“诗”字的这一独特现象,是目前为止唯一能把“花”字和“诗”字联系起来的证据。主张“葬诗魂”的人认为是“诗”字听抄错成“死”字,“死”字再看抄错成“花”字;主张“葬花魂”的人认为是“花”字看抄错成“死”字,“死”字再被认为是听抄错而改为“诗”字。冯其庸认为“花”字无论哪种书法体都不可能错抄成“死”字,那么反过来,“死”字也不可能错抄成“花”字。那怎么会形成“花”和“诗”两种毫不相干的异文?目前来说就无法解释了。我认为,“死”字和“花”字会不会因字体潦草而导致形近误抄其实与抄手的文化水平有很大关系,或者直接说与书法水平有很大关系。薜蟠把“唐寅”误认作“庚黄”被引为笑谈,我们是否考证过“唐寅”到底能不能草书为与“庚黄”形近?实际上我们不能光从书法角度、以及用懂书法的人如冯先生的眼光来辨让潦草的字,还得考虑到在那些不懂书法的人眼里认错草书会错到什么程度。我们得承认我们这些受现代教育的中国人大多已经没有毛笔字书法的训练底子了,随便拿一幅古代书画来让现在的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包括我)来认认上面的字,不定会出什么样的洋相呢。不要笑薜蟠,他至少还能认出“庚黄”来,现在的大学生连“庚黄”都“认”不出来的一定不在少数。而我们知道《红楼梦》传抄历史极为复杂,情况也极为混乱,抄手水平鱼龙混杂。所以,我们并不能保证庚辰本的抄手(或所据前过录本的抄手)书法水平一定不会低到居然把“花”字错抄成“死”字以致可能得让冯先生打屁股的程度。我们还要考虑到庚辰本可能是再过录本,所据的前过录本的抄手水平和潦草程度更不可控。说句笑话,要是所据底本确实抄得差得不象话,让现在的既不懂书法又不懂诗词对仗的大学生来抄,能抄出“死”字来就已经烧高香了。

  我个人既已根据内证坚信作者原文是“葬花魂”,按现有证据姑且作如下推论:

  (1)庚辰本抄录时可能兼采听抄和看抄方式;

  (2)庚辰本抄手(可能不止一人)水平低,从书法水平和庚辰本错字之多可以看出;

  (3)庚辰本所据底本抄得很差,很多地方较难辨认。

  (4)庚辰本听抄时念的人可能为吴语口音。举一例,就在本回湘云说“不可太过清奇……”中“过”字为“故”字点改,可能是念的人“过”字念gu ,是江浙方言特点,也可见听抄者水平之差;

  (5)庚辰本上点改错字的人文化水平相对高一些,且喜欢自作聪明地改字,对所抄原文不大尊重,可能是知道抄手水平较差。举一例,本回中黛玉说“你不必说嘴,我也有了”,“说”字为“ィ劳”字点改,其他各本有作“唠”、“捞”等字,通行的程本作“捞嘴”应该说是对的,庚辰本点改为“说”明显是妄改;

  (6)庚辰本上点改错字的人手头很可能没有其他抄本用来对照,当时《红楼梦》抄本可能比较稀有。举一例,第七十九回紫菱洲歌“吹散芰荷红玉影”重复抄一遍,第四句旁批“此句遗失”,这肯定不是脂批,显系庚辰本抄手上下句抄错把第二句抄重了,而点改者手头无别本作参照只好注一句“此句遗失”,不过他能看出抄错的是第四句说明他至少有诗词的基础知识;而诸本都有“重露繁霜压纤梗”,应该说庚辰原本遗失此句而由后人补作的可能性很小。(注:紫菱洲歌的问题红学界可能还有争论,此处为本人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根据以上所列几点,从“花”到“诗”的演变过程可作这样推断:由于所据前过录本字迹潦草难辨,庚辰本抄手把“花”错抄成“死”,或者很可能所据底本已经错抄,念的人就按“死”来念;庚辰本点改者具备诗词知识,一看“死”字明显不对,不可能与“鹤”字对仗,因此断定为错字;由于怎么也没料到“死”字会是“花”字之讹(确实一般人谁也想不到),手头又无他本可考,根据前面的改错经验知道庚辰本大量采用听抄方式,于是想当然地断定为音误,灵机一动“死”字很可能为“诗”字之误,于是据以点改为“诗”字。当然以上过程纯属推论,可能有很多漏洞,留待方家指正。

  说实话,我虽然认定“诗”字为讹,但从文学角度我对“冷月葬诗魂”也并不反感。庚辰本点改者不过是瞬间的一个小聪明,却直教后世红学家们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一字之改真可谓是化腐朽为神奇,令我辈要拜为“一字师”了。虽然一字妄改不小心掩盖了作者天才的原文,但意外留下了一句意境高超意韵美妙的诗句和红学考证一段掌故,并不完全只有过失吧。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是“葬诗魂”还是“葬花魂”?  诗魂  诗魂词条  还是  还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