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

  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chèn)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曹操下令,于禁率七军,庞德为先锋,纵马扬刀,杀奔蜀军。庞德身份尴尬,故主降刘备,亲兄又在蜀营,其忠心至几何,曹操心里没底,保险起见,只好召回庞德,令其下先锋印。庞德竟浑身赤胆,免冠顿首,起身泣曰,吾感丞相厚恩,虽肝脑涂地,亦不能报,丞相勿疑。操见其诚恳,仍令其为先锋,再嘱曰,小心关羽,勿恃勇冒进。德回营,为表忠心,做木棺随军而行,誓与关羽决生死。

  庞德此人,好似一匹烈马,曹操利用个人魅力,加江湖地位,将其征服,十分好用。至于故主马超,在庞德心里,可能从来都是黄毛小子,不足与谋。

  庞德与关公酣战,百余合不分胜负。于禁恐其争头功,关平念父年老,各自鸣金收兵,二人兴犹未尽。翌日二人又战,庞德使拖刀计,关公一眼识破,却傲娇发作,不肯躲避,被一箭射中左臂,跌落马下。庞德回马,扬刀奔关羽,于禁忙鸣金,关平急出阵,关羽捡回性命,犹愤恨不平,骂声不绝,直要上马再战,众人力劝乃止。此时关公,武力衰减,已不敌庞德。

  于禁深忌庞德之勇,恐失头功,令军屯涧中,不叫出战。庞德急得捶胸顿足。关羽登高观望,微微一笑,令人掘襄江。洪水骤入曹营,平地水深丈余,兵马随波逐浪,死者无数。关羽生擒于禁,庞德,于禁乞降,被收下狱,庞德叫骂不止,被斩两段。水淹七军,细细品来,颇有躺赢嫌疑。曹操识人无数,竟重用于禁此等小人,可能也是无人可用了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诸葛亮

  只要提到诸葛亮,每个人心中便会出现那个一个手摇鹅毛扇,似神非神的站在那边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形象。不错,这就是诸葛亮带给我们的经典形象。诸葛亮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拥有大智慧,能够躬耕于南阳但是却能把握天下格局,善于制定正确的策略的智者。

  千百年来,诸葛亮始终被作为智慧的化身和忠义的典范广受世人的传颂与赞扬。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句千古名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把诸葛亮永远定格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之士;而经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加工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诸葛亮成为了忠义与智慧的结合体,仙风道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

  有许多关于诸葛亮的书籍,包括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些资料都详细的记录了诸葛亮的一生。尤其是《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完全塑造成一位似神非神的大人物,不仅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能够呼风唤雨。不仅在军事上能够运筹帷幄,在文学上更是如鱼得水。不仅能够在朝堂之外淡然的隐居,出山后,更是能够为了汉室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诸葛亮给我们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他的优秀,他更让我们看到了如何去做一位优秀的人才。首先,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下山的,在此之前,诸葛亮都“躬耕于南阳”,是个隐居之人,能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闲暇时间喝喝茶,弹弹琴,好不惬意,但是并不代表诸葛亮就完全没有关注天下之事——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便拿出《隆中对》,巧妙的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所以,现在的我们更是要做到,心中有大局,但是又能够置身事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个“快活”的人。

  对于我们来说,诸葛亮身上需要我们学习的有很多点,最重要的就是,诸葛亮能够知恩图报,鞠躬尽瘁。自从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下山之后,诸葛亮接下来的人生便围绕着“忠心”、“责任”、“使命”来展开。诸葛亮一生不图什么名利,始终能够与先帝保持忠诚。在面对刘后主刘禅这么一位不是太精明的君主的时候,诸葛亮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辅佐他,这是诸葛亮身上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面对自己的工作生活的时候,要时常保持勤劳奋斗的状态,做一位有责任的人。

  在诸葛亮出山之后,便真正的用心在为刘备负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且,诸葛亮两袖清风,戎马半生,那精彩卓绝的战绩,是很多人都比不上的。所以,我们后人更要做到,勤苦奋斗,清廉节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简介  简介词条  内容  内容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