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困垓下霸王别姬》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这是一个真实而悲壮的历史爱情故事。

  秦朝末年,由於秦王朝统治者施行极端残酷暴虐的统治政策,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以陈胜、吴广为首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队伍揭竿而起,敲响了秦王朝覆灭的丧钟。在农民起义斗争中,许多地方武装势力也纷纷加入,渐渐项羽和刘邦率领的队伍成了反抗暴秦的主力军。项羽,名籍,字羽。他英勇善战,所向披靡,在灭秦的战争中,他所率领的楚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秦亡以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将全国分成二十几个王国,任命刘邦为汉王。但是,项羽又是一个有勇无谋,既暴躁自大又犹柔心软的人物,这就注定了他最终必将失败的结局。而刘邦却是一个野心很大,善于心计,奸险狡猾的人物,再加上他有一班头脑清醒善谋策的谋臣协助,所以不久,刘项之间就爆发了一场争夺天下的战争。经过三年左右的较量,项羽由强转弱,而刘邦由弱变强,至公元前202年初,项羽被刘邦的大军重重围困于垓下(今安微省灵壁县南沱河北岸),兵少食尽,陷入绝境,于是演出了西楚霸王项羽与宠姬虞美人悲壮诀别的凄伤爱情故事。

  一

  公元前203年冬天,刘邦接收了谋臣张良和陈平的建议,约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淮南王英布发兵攻楚,三路大军,陆续趋集,会师垓下,人数不下三十余万,复用韩信为大将,调度诸军。韩信素知项羽骁骑勇,无人敢当,不能硬战,于是将各军分作十队,分头埋伏,回环接应,并亲自率精兵去楚营挑战。项羽一听敌军逼营,立即怒马迎战,根本不考虑后果,结果被韩信布置的十面埋伏重重包围,损兵折将,好容易才杀出一条血路,驰回垓下大营。

  项羽自从起兵以来,身经七十余战,还从来没有打过大的败仗,这次垓下战役,十万精锐,损失大半,只剩下三万残兵,眼看大势已去,十分惊惶不安。他有一个宠姬名虞,不但聪明美丽,而且能歌善舞,项羽十分宠爱她,所以即便是出征打仗,也让虞姬乘车随行,形影相从,不离左右。虞姬因为项羽非常宠爱自己,所以对项羽也是一往情深,十分恩爱忠贞,并且她非常钦佩项羽的英勇善战。此时,天色已晚,她浓妆艳抹,整酒备肴,等待着为项羽接风洗尘,不想项羽回到营中,人困马乏,形容委顿,神色仓皇,烦恼不安,她知道项羽打了败仗。内心也极为惶惑忧愁,所以只陪他小饮几杯,便安置项羽罗纬帐里休息了。

  项羽睡在榻上,翻来复去好容易才迷迷糊糊地睡着。至半夜,他蒙蒙胧胧地听到帐外传来一阵阵歌声,而且这歌声越来越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仿佛九皋鹤唳四野鸿哀,并且越听越熟悉,原来这是一片楚歌的声音。项羽大惊失色,翻身而起、急忙出帐细听,这歌声竟然是从汉军营房中传出,他十分惊诧地问道:“汉已尽得楚地乎?为何汉营中有许多楚人呢?”接着便有军弁禀报,说将士逃散了许多,现在只有八百兵卒了。原来这是汉营中张子房编出的一曲楚歌,教军士到楚营房四面唱和,句句哀伤凄凉,这种攻心战术,果然激起了楚营中多年征战士卒的思乡之情,加上楚军惨败,无望挽回大局,所以许多军兵纷纷逃散而去,只剩下项羽身边的亲兵八百馀骑驻守军营了。另外,项羽的一些旧部如钟离味、季布等人,也背离了项羽,甚至项羽的季父项伯也投奔张良而去,所以汉营中增添了不少楚军兵士。

  项羽听到军弁禀报,心绪更是忧愁惊惶,他返回帐中,只见虞姬粉面挂泪,好不凄伤,项羽此时十分清楚自己处于绝境,死在眼前了。但是,他平生有两大爱幸,一是他征战南此胯下常骑的乌骓马,这匹战马奔走如飞,骁勇无比,为他的戎马生涯立下了不朽的战功,然而在这次垓下战役中,乌骓马虽然闯出了汉军的十面重围,却毕竟困乏过度,竟不肯前进了。一是他的爱姬虞美人,在他的征战生涯中,虞姬不仅关心他体贴他,而且理解他,经常用歌舞给他的生活增添欢乐,使他能够精神百倍地出征鏖战。此时,他心中实在割舍不得,尤其是当他看到虞姬落泪愁伤的样子,想想自己战死后虞姬的下场,忧伤满怀,却想不出任何办法来。于是他吩咐侍卫摆上酒肴,让虞姬陪着他,想以酒浇愁。谁知越钦越愁,心中更加烦恼凄伤,便信口作歌,这时,虞姬伸手拔出项羽身边的青锋佩剑,向颈一横,顿时血溅珠喉,香销残垒。

  项羽见虞姬拔剑自刎,抢救已是不及,只能抚尸大哭一场,命左右将尸体掩埋。至今安徽省定远县南六十里处,尚存虞姬墓遗迹,名为香冢。虞姬死后不久,项羽从垓下突围南走,身边仅剩百余人。后至东城,随从只有二十八骑。东渡乌江时,因愧于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结束了叱咤风云的一生,死时年仅三十一岁。

  二

  “霸王别姬”的故事,始见于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巨著《史记·项羽本纪》,不过司马迁记叙得比较简略,兹节录於后: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传记文学色彩较浓的一篇,从这一段文字的记叙中,可以看出,它虽然行文简洁,却不是单纯的史实记录,而是运用了文学描写的手法,并把人物的感情表现得既真实又突出,如“项王乃大惊曰”,“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就把项羽听到四面楚歌后,惊惶诧异,英雄末路,自觉大势已去,无可奈何,以及对他宠幸的爱姬虞美人难以割舍,悲苦忧伤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这一段文字中,关于虞姬的记载只有两处:“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然而却把项羽和虞姬恩爱情深,形影不离,相互理解,夫唱妇随的深厚爱情关系表现了出来,并给以后的文学创作留下了进行再构思想象、创造发挥的馀地,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馀地。另外,值得提及的一点是,《史记》既没有交待虞姬自刎的事情,也没有记录虞姬所和歌词的内容,但在以后的诗、词、曲、杂剧、小说等多种文学作品中,却出现了,这就给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戏剧性、现实性和浓郁的文学悲剧色彩。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所载录的项羽自为歌诗,即是著名的“垓下歌”。这歌词在流传到日本的《史记》中,多出了一句为: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威势废。威势废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由於时代久远,人们已无法确定哪一首更接近原诗,所以我们仍以前者为准,来赏析这首诗歌的内涵和特点。歌词的第一句是项羽对自己的高度赞扬,字里行间渗透着一般英雄气概,他夸张地说自己不仅力气大得可以拔起一座山峰,而且气概超群,举世无双。所谓“气”在古人看来,它是指人的先天禀赋,包括气概,威势、气度、志气等等,而且人的品质、能力、风度、智慧等都是由“气”所决定的,所以这是一个意蕴比较少泛,可以概括一个人全部精神世界的概念。这里项羽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天神般的英雄,一方面固然表现了他确实英雄盖世,天下无敌的本色,但也暴露了他的高傲自负,这正是他走向失败的内因。第二句一转,说时运对自己不利,因而连他乘骑的乌骓马也奔跑不起来了。“时”的概念,一般指天时、时机、命运等,在古人看来这完全是由上天掌握的东西,人的意志无法改变,所以项羽在灭亡的前夕,曾一再强调“天之亡我,非我之罪也。”当然,一个人事业上的成败与时机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失意的人们常说“生不逢时”,但盲目地把成败完全归罪于上天,实际上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项羽应该属于这一类,他的失败主要原因还在于他骄傲轻敌,不善谋略,屡失良机所酿成的。如果说马“不逝”给项羽造成的还只是无可奈何的感叹,那么,对爱情的深切依恋和生死诀别的无限哀愁则给他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和压力。项羽从自己事业上的失败,想到了他所深爱的宠姬虞美人的命运,一筹莫展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死后,虞姬将会落入十分悲惨凄凉的境地,并且他也不愿意带着他的情人一同赴死,在这种危机紧迫的时候,他并没有考虑个人的生死,而是对自己连爱姬也不能保护,表示了沉痛的自责和自愧,可见他对虞姬的爱情是多么深挚真诚。所以这首歌诗的真正感人之处,并不在于英雄末路所发出的深沉悲叹,而在于他对爱情的执着情感,对爱姬的无限依恋,是感情的力量。可以说作者是以自己的整个生命来歌唱的,他唱的是一首悲哀而深情的歌,与一般人的感情产生了共鸣,所以能够成为一首千古绝唱,盛传不衰。

  《史记》在引述项羽的《垓下歌》后,只说“歌数阕,美人和之”,并没有记录虞美人所和的歌词。笔者所见到的记录,仅有明代署名詹詹外史(冯梦龙)编述的《情史》一书。《情史》是主要选自历代笔记小品、史籍文献,以及其它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故事,可见明以前所谓虞美人《和霸王歌》就已流传。《情史》在引述了项羽的《垓下歌》后说:

  虞姬和云:“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项王泣数行下,谓姬曰:“善事汉王!”姬曰:“妾闻忠臣不二君,贞妇不二夫。请先君死。”项王拔剑,背而授之,姬遂自刎。姬死处,生草能舞,人呼为“虞美人草”。

  这一段文字,不仅比《史记》多出了虞姬的和唱歌词,而且增添了二人的对活和虞姬自刎的情节,故事性更强,富有传奇色彩。从《情史》的成书性质来看,起码明代以前,虞姬的和歌词和她自刎的故事内容,就已经被人们所丰富和发展了。宋元杂剧中有不少演项羽和虞姬诀别故事的作品,可以肯定宋元时期,虞姬自刎的情节已经出现,而“和霸王歌”和“垓下歌”很可能也广泛流传了。

  虞姬和歌的首二句“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写当时的战争局势,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虞姬对当时的局势十分清楚,对项羽的处境更是忧伤。接下去两句“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是对项羽英雄末路命运的悲慨,也表明了自己必死的决心。当年项羽起兵,“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身边八千江东子弟“一以当十,呼声动天,诸候军无不人人惴恐”,“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然而,现在势孤力单,兵少食尽,四面楚歌,已是无可奈何。当年的英雄气象,已经时过境迁,丧失殆尽了。末一句则是对项羽“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回答。这一句的意蕴丰富,感情悲凉,是虞姬的绝命词。它通俗简洁,明白如话,却饱涵着丰富而复杂的感情,悲凉哀伤的情调,感人至深。

  三

  项羽和虞姬的故事,以其浓郁的悲剧色彩而感染着人们,历代的文学家们以各种文艺形式进行咏唱,抒发对他们爱情悲剧的感触。南北朝诗人庾信《拟连珠》曰:“盖闻无怨生离,恩情中绝,空思出水之莲,无复回风之雪。是以楼中对酒,而绿珠前去;帐里悲歌,而虞姬永别。”即以虞姬和项羽诀别的悲剧故事,来说明生离死别,恩情中绝的痛苦悲伤。

  唐以后咏虞姬项羽故事的诗篇不胜枚举,如唐代诗人储嗣宗的《垓下诗》云:

  百战未言非,孤军惊夜围。山河意气尽,泪湿美人衣。

  写项羽百战百胜,最后却孤军陷入重围,英雄意气丧尽,泪水沾湿了美人的衣衫。胡曾《垓下诗》云: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美好的夜晚,月光如水,英雄美人的死别,就更加伤情,不堪回首了。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辙、范成大都写有《虞姬墓》诗。苏轼诗曰: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苍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苏辙诗云:

  布叛增亡国已空,指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范成大歭说:

  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三位诗人凭吊虞姬墓时,对虞姬的贞烈共同发出了感慨,苏轼,苏辙兄弟主要歌颂虞姬不负项羽的恩爱,与项羽艰难与共,并以死殉情,报答项羽宠幸的忠贞品质。范成大则以刘邦宠妾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名为“人彘”的悲残结局,说她反倒不如虞姬自刎,而主题则是感喟“英雄无策庇蝉娟”,不管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无力保护自己爱幸的女子,所谓帝王恩浅,红粉薄命,历史上这样的事例真是司空见惯。

  曾巩《虞美人草》诗(一说为许彦国之作)专咏虞姬的故事,诗云:

  鸿门玉斗纷如雪,十万降失夜流血。咸阳宫殿三月红,霸业已随烟尽灭。刚强必死仁义王,阴陵失道非天亡。英雄本学万人敌,何用屑屑悲红妆。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先飞,青血化为原上草。芳心寂寞寄寒技,旧曲闻来似敛眉。哀怨俳徊愁不语,恰如初听楚歌时。滔滔逝水流今古,汉楚兴亡两丘土。当年遗事久成空,慷慨樽前为谁舞。

  “虞美人草”,又名丽春花,亦称仙人草。吴骞《拜经楼诗话》云:“虞姬墓在灵壁县。有草红色,见人辄舞,俗名虞美人草。”沈括《梦溪笔谈·乐律》载:“高邮人桑景舒性知音,听百物之声,悉能占其灾福,尤善乐律。旧传有虞美人草,闻人作《虞美人曲》则枝叶皆动,他曲不然,景舒试之,诚如所传。乃详其曲声,曰:‘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亦动,乃谓之《虞美人操》。”看来,虞姬的故事是如此深入人心,牵动人们的情怀,不仅有人把她墓头的草取名为“虞美人草”,诗词作家们以此为题材或篇名吟诗填词,还有人为之作曲,可见霸王别姬故事感人之深。曾巩的诗对项羽的暴戾颇有微词,认为“刚强必死仁义王,阴陵失道非天亡”,这是很有见的的。但是,他对虞姬的自刎,却寄予了无限的同情,“香魂夜逐剑先飞,青血化为原上草”,“哀怨徘徊悉不语,恰如初听楚歌时”,以极为深情感人的笔触把虞姬自刎,碧血化草,听到楚歌时的哀怨悲愁心情,表现得缠绵徘侧,淋漓尽致,实在是一首好诗。

  陆游写了一首《项王祠》诗,诗中主要是赞赏项羽的英雄气概,感叹英雄的沦落,实际上是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空有报国之心的愤懑,诗中只有“范增玉斗久已碎,虞姬妆面留馀潜”二句,是咏虞姬故事的,当然也涵蕴着对项羽的惋伤。不过也说明虞姬的死,项羽应该负主要的责任。林景熙有一首《项羽里》诗,主要是描写项羽故里的荒凉景象,感叹项羽当年英雄沦落,泪洒乌江的结局,最后则落脚在“遗庙荒林人酹酒,至今青草舞虞姬”,上,歌颂了虞姬对项羽的一片忠贞挚恋之情。连文凤有一首《项籍》诗云:“盖世英雄冠古今,干戈未定日相寻。帐中一夕悲歌处,霸气难降儿女心。”写项羽虽然英雄盖世,但对虞姬的爱情却十分深厚,从侧面说明项羽和虞姬爱情的真挚。

  明清诗人咏虞姬项羽故事者更多。马世奇《过虞姬墓》诗云:

  主恩珍重不堪论,半壁山河殉妾身。芳骨千年荒草夜,还应长笑戚夫人。

  这首诗写虞姬为了报答项羽的“主恩”,不惜以死相殉,虽然埋骨荒野,相比之下却较刘邦宠妾戚夫人的命运好多了。詹兆恒《虞姬墓》诗曰:

  汉将真枭击,三千乏虎贲。深宫空学舞,无以报君恩。王恩终剑锷,芳草一杯圜。掩取生前骨,羞教汉王怜。

  主要写虞姬对项羽一片忠贞,不愿落入刘邦之手,所以以死相殉,表现了虞姬对项羽的恩爱深情。韩圣秋《虞姬墓》诗曰:

  词人下马惜佳人,不爱君王爱妾身。叱咤那曾输谩骂,遭逢各自有君臣。

  抒发了对虞姬遭遇的深切同情。清人施闺章《蠖斋诗话》说:“吊虞姬诗甚多,余独喜韩圣秋一绝。……想项王粗豪人,《拔山》一歌,重念‘虞兮’,煞甚凄惋,有放不下处。姬毅然先死,以报恩宠,岂徒一美妇人耶?”确实虞姬是一位千古留名的负烈女子,绝不同于一般的后宫嫔妃。黄景仁《东阿项羽墓》诗云:

  将军之身分玉体,将军之头走千里。掷将赠友欢平生,汉王得之下鲁城。可怜即以鲁公瘗,想见香瞳炯难闭。至今磷火光青荧,犹是将军不平气。昔奠絮酒乌江头,知君毅魄羞江流。怀古复过彭城陌,知君英灵愁故国。两地招魂不见君,却从此处吊孤坟。美人骏马应同恨,多少英雄末路人。

  诗叙述了垓下战役之后,项羽的死亡经过,并对项羽的失败表示同情,肯定他的英雄气概,感慨英雄末路。冯桂芳《楚霸王墓》诗比较长,这里节录中间四句:“英雄末路儿女情,白刃红颜照青史。肯将一死殉君王,一妾一马亦足矣。”歌颂了虞姬自刎,永照青史,项羽英雄盖世,却忠于爱情,他能有虞姬这样的宠姬也就足够了。后来词人以《虞美人》为词牌,专咏虞姬事的名篇佳作很多。著名词人辛弃疾作有《虞美人·赋虞美人草》词: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光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草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又作《浪淘沙·赋虞美人草》词: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唱着“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蒙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这两首词均以项羽和虞姬事迹为题材,咏歌了虞姬、项羽的忠贞爱情,虞美人草实际上是虞姬的化身。

  元代的散曲中,咏唱项羽虞姬故事的,如王伯成的散套[般涉调·哨遍]《项羽自刎》,描写了从逐鹿中原到项羽自刎的全过程。其中有两首曲子云:

  [耍孩儿]唯除个植楚怀忠政,错认做奸人暗等。误截一臂不任疼,猛魂飘已赵幽冥。碧澄澄万里天如水,明朗朗十分月满营。马首立虞姬氏,翠蛾低敛,粉泪双擎。[么]绝疑的宝剑挥圆颈,不二色的刚肠痛。怎教暴露在郊墟,惜香肌难入山陵。望碧云芳草封高冢,对黄土寒沙赴浅坑。伤情兴。须臾天晓,仿佛平明。

  这两首曲子感情色彩浓郁,写得较为动人。

  宋、元杂剧中,演出项羽虞姬故事的作品也比较多。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载:宋代官本杂剧即有《霸王中和乐》、《霸王剑器》、《诸宫调霸王》三本。金代院本与之同题材者有七本:《悲怨霸王》、《范增霸王》、《草马霸王》、《散楚霸王》、《三官霸王》、《补塑霸王》、《霸王草》。元杂剧中有张时起编著的《霸王垓下别虞姬》,《录鬼簿》(曹本)著录。简名《别虞姬》。《太和正音谱》、《元曲选目》、《宝文堂书目》俱题简名。可惜以上剧本已全都散佚。不能具体了解其情节故事发展变化的轨迹。但可以肯定地说,由於杂剧的戏剧特点,必须有情节,矛盾和较完整的故事性,项羽和虐姬诀别的爱情故事一定是被丰富了,戏剧化了。这一点可以从沈采创作的传奇作品《千金记》中得到证实(见明人毛晋辑录的《六十种曲》)。《千金记》的题材,主要是演韩信故事的,在五十出中仅有《别姬》一出演项羽和虞姬诀别故事,剧中净扮项羽,贴扮虞姬:

  (净)美人,我死也罢,只是舍不得你,你到那里去。(贴)告大王知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大王倘有不幸,奴家岂肯存着异心! 〔净〕罢罢,你去好生伏事汉王罢。我与你别了,再不得相会了。(贴)大王,你不须疑,赐与我三尺青锋先刎死。(净)虞美人,果是这般贞烈呵,我就把青锋付与伊。(贴)大王,和你分别去,除非梦里重相会,放心前去,(贴自刎介)粉憔玉碎。

  项羽清楚地知道,自己死后,虞姬必然会落入刘邦之手,虽然虞姬表示:“奴家岂肯存着异心?”但项羽仍然让她:“你去好生伏事汉王罢!”体现出项羽对虞姬的深爱,这自然更加刺激了已经极其悲痛的虞姬,所以她接着项羽给她的宝剑,毫不犹豫地自刎而死。这样的情节,当然使故事的戏剧性更加突出,使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更加显明具体。

  现代京剧艺术中,有一个著名的传统剧目《霸王别姬》,这个剧本吸收了各代剧体之长,并经过梅三芳等表演艺术大师的精心加工,使项羽和虞姬诀别的爱情故事更加悲楚感人,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赞誉。

  项羽和虞姬诀别的悲剧故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然而它却以强烈的历史借鉴意义和感人至深悲剧情调广泛流传,不仅在诗、词、曲、戏剧,小说等多种文艺形式中被作家再现,再创造,并且以成语、典故、俗语等形式活跃在人民群众的口语中,人们经常用“霸王别姬”,“虞姬永别”、“虞歌诀别”、“泣别虞姬”、“拔山曲”、“帐中歌”等,表示在困境中与心爱的人诀别,表达处于困顿穷途中无可奈何的心情,有时则用以告诫成功者,可见这个故事是多么深入人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垓下  垓下词条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词条  性格  性格词条  特点  特点词条  形象  形象词条  
感想

 《百万英镑》的读后感400字作文

《百万英镑》读后感推荐度:《百万英镑》读后感推荐度:百万英镑读后感800字推荐度:百万英镑观后感推荐度:百万英镑电影观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百万英镑》的读后感4...(展开)

感想古籍古文

 民歌《镜子》原文及赏析

 镜子儿,你忒煞恩情浅。  我爱你清光满,体态儿圆,  那一日不与你相亲面?  我闷你也闷,我欢你也欢,  转眼见他人也,你又是一样脸!  ——明·冯梦龙辑《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