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社会关系处理不好?不妨学学老祖宗的智慧

我们国家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这其实来源于我们国家自古传承下来的“礼”。

礼自古以来对我们的社会产生着重要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提到礼,很多人可能总觉得充满封建性,认为是封建礼教、繁文缛节,但其实那都是后世儒者针对性的发挥,并非孔子最初提出的礼。

什么是最初的礼?

其实就是个人的礼节,社会的秩序。

礼包含的方面非常的广泛,比如我们穿衣,女子出嫁要穿嫁服,家中有白事要穿丧服,上班要穿工服。

吃饭要讲究礼貌,不翻菜,不吧唧嘴。朋友见面要握手,结婚过去要拜天地,现在要举行婚礼。

包括法律法规其实都是一种礼的发用。

有了礼人们做事就有了规则,社会就有了秩序。

对于礼,孔子总结为:“礼之用,和为贵。”

这里的和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狭义上的和平,而是中和、调和的意思。通过调和来实现和平。

调和什么呢?调和社会中的种种关系,我们身处的人文世界其实存在着很多不平衡,人与人的差距,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等等。

比如生活中我们称呼前辈或者领导会用“您”而不是“你”,这叫做敬语,其实这就是一种礼。

对方比自己地位要高,那么说话就需要用敬语,这样能体现出尊敬,有了这尊敬的态度,对方心里就会平衡,心里平衡了,关系也就调和了。

为什么我们讲礼尚往来呢?这里的礼并不仅仅是送礼这种表面上的价值交换,其更多的价值在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你有一些资源而我没有,礼尚往来一下社会资源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享,资源共享了,需求满足了,人的社会价值也就调整均衡了。

所以送礼这个形式本身其实也就是礼的一种。

但这种形式的礼如果过了头,那么就会滋生腐败,所以我们就需要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

故而孔子说:“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也就是说调和是要调到中和的状态,既不能过了头,也不能有所不及。

怎么做到呢?“知和而和”,了解一个事物的中和是什么状态,再去调和

比如我们教育孩子,很多人完全不重视礼仪、礼貌的教育,结果孩子变成了“熊孩子”,公共场合捣蛋哭闹,这就叫没教养。

而有的人又太重视礼仪、礼貌的教育,结果孩子的天性被泯灭掉了,变得自卑、胆怯,对什么也不敢有好奇心,什么也不敢尝试,这就属于调过了头。

再比如我们企业的规章制度也是一种礼,制定规章制度其实就是一门技术活。

很多做企业的人绞尽脑汁希望做出一套绝对完善的制度,希望能够依靠制度来管理职工。

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对于制度来说,绝对完美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完美。

因为制度就是企业的礼,这个礼是用来调和人与企业关系的,所以制定的太松,职工没有了规矩不会好管理,但制定的太严,职工又会对企业产生怨念,同样不利于管理。

而且制度订的太严,领导的很多权力价值就被剥夺了,很多工作,反而会难以开展。

所以我们国家的礼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之”,把握调和的度非常重要,不调不行,调了没到位也不行,而调过了头同样不行。

只有把握好事物的特性去调,调到中和的状态,才是礼真正的用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老祖宗  老祖宗词条  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词条  学学  学学词条  不妨  不妨词条  不好  不好词条  
交往

 ​佛经上181条做人的道理 做人...

佛经上181条做人的道理,每一条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修身养性、勤学进取、处世之道、人生哲理,一句一智慧。佛学是中国人养生、哲学和智慧的结晶。聆听佛的教诲,吸...(展开)

交往

 中国人的社交暗语,不得不懂!

1、去别人家做客,当主人的话可多可少,甚至经常劝你喝茶或提议看看电视时,你就该告辞了。人总是在感到无话可说时,才提醒别人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再待下去,你可能就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