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浅析国人对“外”心理

  从国家政策上,中国对外的策略一向都是以怀柔为主,作为一个礼仪之邦,这一点似乎也说的过去。

  而从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腾飞的速度来看,一个秉持着友好外交政策的中国,无疑是很多国家理想的合作对象。

  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以军事手段相威胁,加上中国日益强大的国力(包含武力),这样的一个中国,可比“世界维和警察”的老美要更吃香的多。

  但为何现在依旧有很多国人,还盲目的保持着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思想和眼光?

  外国的月亮比国内更圆,外国人挣的是咱们的好几倍,歪果仁都是有钱人……

  此类想法,有些时候在一些论坛上看到的时候,真是无力吐槽了。

  生活中,此类情况依旧很多,只要某个人有张迥异于亚洲人的面孔,在国内很多地方简直就堪比特权阶级。

  拿我曾经的母校举例,学校里的留学生,享受的是最高等级的宿舍和伙食待遇,据说学校还会出补贴给这些来自于某小岛小国的歪果仁。

  而于学校中,这些有着黑皮肤或者白皮肤的同龄人,真是吃香无比。总会有无数人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无比渴望的和他们交朋友,晚上打开朋友圈,一水的晒图,合照,聊天照等等。

  似乎有一个歪果仁朋友,一下子某些人人生境界似乎比一众凡人高出了一个等级,而当我直面那些人的时候,看着他们用磕磕绊绊的语言和那些外国友人们套近乎的时候,这些外国友人只能保持僵硬的微笑,疲于招架国人的热情。

  是的,中国人是很好客,好客到一部分中国女人陪到了床上。

  如现在黑人潮泛滥的广州,一个来自第三世界的黑人,坦言道:“中国的女人实在太好上手了,他都已经上了几百个了……”

  诸如此类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大部分人对这类女人都是唾弃的态度,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能接触到外国人的女性。

  其中很大部分都是有着高学历的大学女生,想想看一群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都能如此盲目的崇洋媚外,那放在更广大的社会中又是有多少人有着如此相类似的心理?

  我的答案是——很多,多到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数量!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和国力日益强大,但国人的思维进化速度却没有跟得上社会发展的速度,这才是这种现象普遍甚至是泛滥的原因。

  再根据这种论断往下寻根摸底,我们便能发现一个无奈的情况,大多数人对如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的印象基本上都是在影视剧中建立起来的。

  好莱坞大片年年占领国内暑期档,美剧、英剧入侵国内电视剧市场,一个个包裹着“美国梦”“xx主义”的糖衣炮弹,就在一场毫无硝烟的文化侵略中完成了对一部分中国人的洗脑程序。

  这种洗脑进行的悄无声息,就是通过一部部看似精彩纷呈的大片,完成了潜移默化的思维改变。

  而对于这种改变,很多人甚至毫不知情,连一点警惕心都没有。

  这似乎有些危言耸听的嫌疑,但诸位千万不要低估“文化侵略”的严重后果!想想看当中国所有的电视、电脑屏幕甚至是电影院的屏幕都被国外的影视剧作品占据,那我们的文化该从何种途径去传播又已何种方式传承?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连自己文化都没有!那不就等同于他国的殖民地吗?

  弘扬中华文化,这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

  于文化上,中国从最初被动挨打的劣势,已经开始慢慢扭转,随着一部部票房大爆的国产电影,我看到了一丝曙光。

  如前不久上映的《战狼2》,在我看来这无疑就是一针强心剂,再度刺激了国内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一部核心元素为爱国主义的电影,能获得国内市场的承认和喜欢,无疑代表了一种跨时代的进步。

  如早年前一部部主旋律电影,叫好不叫座,到如今一部《战狼》,一战定乾坤。

  许多国人的思想已经在觉醒了,他们不再觉得中国比任何国家差,一种名为国家荣辱和民族自豪感的强烈情绪激荡在我们的胸怀。

  一个国家经济和军事上的强大,其实并不算是真正的强大,当十几亿国人都有着因国家而倍感荣幸和自豪感的时候,这个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大!

  就如同《战狼2》的结尾,一张中国护照,究竟有多少人带来了深切的震撼?又有多少人热泪盈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

  不要放弃!

  请记住,在你身后。

  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自古国家的兴亡都远远高于一切情感,这是一个庞大社会架构下,所有人共同的心愿。即使再无知,再愚昧的人都应该知道,没有国家的强大,哪来你的幸福生活?

  居安思危,这是很多人都缺少的一种思考方式,不是说我等升斗小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其实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在为整个国家的进步而努力着。

  一个人力量或许很微小,但十几亿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足以左右全世界的大势!

  全球六十多亿人口,中国独占六分之一,巨大的人口基数是包袱,是拖累,同样也是一种潜力!

  中国是大国,那我们又是否有着一个大国公民的心态和思维方式?这是我们有待学习和思考的。

  而对于这种盲目思维的养成,其实在我看来是因为大部分并未有意识的去了解世界,去看看那些他们眼中的“天堂”真实的社会又是如何的?

  仅仅是从修饰和美化的影视剧中,能看出一点什么?

  拿一个直观例子举例说明,美国社会。

  相信很多人都没去过美国,其中也包括我,但我会自发的在一些论坛上搜索美国真实的社会情况,可能是因为职业需求,所以我会尽量去最求真实性。

  很多人都对美国有着一个既定的印象,世界霸主,发达国家中的老大,社会福利超好,经济文化发达……

  而我了解到的不仅仅只是这些,美国社会的真实面貌是怎样的?

  第一点,种族歧视。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也是目前美利坚社会矛盾最尖锐也是被主流社会最忌讳的一点,但凡是戴上了种族歧视的帽子,都会被主流社会群起而攻之。

  美利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各种文化和各种人种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而美利坚社会的主流却是以白人为主的群体,而如黑人、墨西哥人等种族,都只能在社会底层生存,于是以阶级分化的次要矛盾,进阶成为了种族矛盾。

  说到底其实就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于是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社会治安方面,说句老实话,这一点中国可以完爆任何国家。

  至少咱们国内很多人,很多地方你一个人晚上半夜出去溜达,都不会有任何问题,顶多就是有点瘆得慌。(怕鬼)

  然而在美国,除了警力和监控力度比较大的富人区,你要是敢半夜出门溜达保不定就会有黑色的小鬼缠上你,抢劫、强奸、杀人……

  这类情况在美国的贫民区实在太常见了,似乎这么说有点贬低美国的意思,事实上中国的治安水平真的远超许多发达国家,在这里感谢八百万警察叔叔们日日夜夜的奋战在第一线!

  第二点,贫富差距。

  在一个社会体制成熟,阶级固化的美利坚,人分为两种,富人,穷人。

  在一个中产阶级比例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家,居然还有穷人的存在?

  事实上美国的穷人数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这里就不拿各种数据分析了,我们先来说说,欧美的饮食,西餐这种东西应该是西方国家主要的饮食风格吧?

  就像咱们中国的白米饭加红烧肉一样,然而美国的国土上,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连锁店的规模无比庞大,这是为何?

  因为便宜!廉价的快餐,成为了大部分美国人平时饮食组成的主要部分,因为市场的庞大,所以这些连锁快餐店才能有生存的空间。

  就如同如今国内大街小巷上的黄焖鸡一样,便宜、好吃、管饱,只要满足上述的三个需求,无论你做什么餐饮就能生存下去。

  而欧美主流的饮食样式,如牛排、红酒、法式大餐这些东西,基本鲜少出现在平常美国人日常的餐桌上。

  也就说他们中很多人连红烧肉加白米饭都吃不起!

  所以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普通阶层,你的日常饮食,只能是廉价快餐,中餐外卖加墨西哥卷,还有面包热狗。

  再看看国内,即使月薪三千的普通工薪阶层,每天可选的食谱就太多了,每天都在纠结该点什么外卖,又或者下个馆子犒劳一下自己,哪怕亲自下厨做几个菜都要比大部分老美的食物要好的多。

  第三点,社会资源。

  这是因为贫富差距,而出现在的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在美国阶级矛盾无处不在!

  富人们能够住在治安、环境更好的富人区,而穷人们只能蜗居在脏乱差的贫民区;富人们的孩子能上的起私立学校甚至是贵族学院,而很多穷人们的孩子只能在普通的公立学校就读。

  于是美利坚优质的教育资源都被精英阶层垄断,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基础设施,最好的学校入学名额等等。

  这也意味着穷人的孩子很难出头,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出头的机会,除非你天赋异禀,具备某种常人鲜少具备的特质,才有可能打破这已经固化的阶层成为人上人。

  这仅仅只是教育资源的分配矛盾,还有社会福利,职业歧视等等……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美国,而我所说的仅仅只是真实情况的一小部分,这个国度,对于富人来说就是天堂,而对于穷人就是地狱。

  罗列这些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一些人能以理智的态度看待国外的国家以及现在的外国友人们,如果他们是来帮助中国发展的,那我们盛情以待,如果他们只是想成为米缸里的老鼠的话,我觉得对于这些人不留也罢。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切勿对号入座,拜谢。

  ——记于二零一七年八月二十八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浅析国人对“外”心理  浅析  浅析词条  国人  国人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  
杂谈

 生活中永远不变的是变

天际流云瞬息变,地上沧海成桑田。人的一生,从蹒跚学步到苍老暮年,似乎只是一步之遥。人生之旅,还没来得及体会四季风光的冷暖变幻,便见到了一抹夕阳。年少轻狂的时候,...(展开)

杂谈

 忧心的深思

 天下之乱存于体内,必将病入膏肓。  任命贤士无依无据,必将埋没有才有德之士。  选拔贤士素质残差不齐,必将有失民心。  政商难分何以杜绝贪欲腐败的发生。  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