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原创|别人的故事无法疗伤

几天前,收到一位作家朋友寄来的图书,属于励志类的。带着兴趣,在当当网那本书的评论区仔细研究了上千条的留言。从中发现,阅读者以30岁以下为主,基本属于在读学生或刚入职场的小鲜肉,事业处于起步阶段,生活在稳与不稳之间,常会遇到工作、感情上的挫折,人格的可塑性,倾诉的强烈性并重。他们从作者那些鲜活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爱与痛,精神上受到激励,情感上产生共鸣,很容易接受故事所传递的信息。从书籍承载的使命看,作者是相当成功的。

而且,类似的书籍,近两年似乎有增长的势头。许多封面清新、名字温婉的书,无论是网上、网下书店,都占着重要的份额。有多少读者无法统计,但从目前出版社追求营利角度分析,没有市场的赔本买卖肯定不会干。这样大的需求量,能不能说反映出现代青年的迷惘与困惑?如果不能,解释理由应该离不开倾向于微阅读、浅阅读,普遍沉醉于小资情调。如果能,那至少说明,这个时代某一方面出现了病症,但缺少有效的办法,只能借助外力来抚慰。

它是一种叫作孤独的伤。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莱蒙托夫写过这样的诗句:“但往往当我欢笑之际/心儿会痛苦、忧愁/在狂饮尽兴的喧声里/忧思压在我心头。”恰好能形象地表现这种状态:不是没有朋友,不是没有社交,但在快乐的同时,无助、怀疑、排斥等感觉,莫名其妙地占据了心胸。原因无外是缺少安全感,凡事先计较利益得失,人为在心里各自设置了栅栏;即使遥遥相望,无奈有实物阻隔也无法验证通过。所以,大家常常是翻遍手机通讯录,成百上千的号码,竟找不出一个认为可以随时拨通、随便聊天、随意打扰的名字;天天接触的同事、同学,有时成为最近的远亲,既不想互诉衷肠,也不想更加亲密,熟悉的陌生人一抓一把。

内不足而外求。一些书籍、影视甚至游戏,有效迎合了被认同、被赞许、被理解的心理,让人沉浸其中不可自拔。文字虽然有力量,还要看能不能对准症状,能不能在头脑里产生化学反应,如果看过之后只是一句感慨:“噢,说的真有道理。”那么人只起到了筛子的工具作用,徒然留下一点水渍。受到触动后,也只是让人更安静、更旷达;要想走出自我,还得去改变,包括放下伪装,包括转换思路,包括改变立场,包括现在的行动。

如果眼前的苟且都应付不了,所谓的诗与远方不过是又一轮苟且

被别人掌控的叫命运,自己掌舵的才是人生。以当下为站立点,确定方向,一小段一小段设计目标,一小步一小步去实现,只有自己的故事才是最好的药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原创|别人的故事无法疗伤  疗伤  疗伤词条  别人  别人词条  无法  无法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原创  原创词条  
杂谈

 北上广社交聊天禁忌

前一阵子,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家里看电影。打开电影分类时,默契十足地跳过了“亲情”这一栏。才发现越长大,我们已经越不敢面对有关亲情的电影。对外说,这样的电影无非是...(展开)

杂谈

 因为她是母亲

在他3个月大的时候,他便被母亲扔到了一个无名小镇的候车室里。是一位年过五旬的清洁工收养了他,家境本来就十分清贫的养母,为了把自小便体弱多病的他拉扯成人,真是吃尽...(展开)

杂谈

 化解愤怒,只需要四个字。丛非从

1:你生气过吗?会对谁生气呢?生气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你都是习惯怎么处理自己的愤怒呢?是习惯压抑,还是发泄?你最近一次生气,是什么时候呢?我想起的生气很多。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