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原来,改名是快速“提升”高校水平的捷径

 

最近听说又有一些高校要改名了,其实这不新鲜,以前就有一些高校改了名,以前的以前也有一些高校改了名。高校热衷于改名的现象一直就有,似乎已成为一种传统。

每次听到高校改名,我就联想到化妆。一个人,如果长相平平,大都比较在乎化妆,这样一来,皮肤黑的能显得白皙一些,眼睛小的能显得眼睛大些,总之,看上去会比原来漂亮很多。

当然,漂亮的人也化妆,化妆后比原来更漂亮。但是,严格地说,就紧迫性而言,化妆对漂亮人来说,没有对一般人那么紧迫。对前者来说,化妆是锦上添花,而对后者则是弥补缺陷的必须之举。

这一点,苏东坡的理解非常到位,“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美,怎么看都美;西施呢,绝色美人一个,浓妆也罢,淡妆也好,甚至是素面朝天,都会有一种让人目光不忍移到别处的魅力。

可是,对颜值较低的人来说,那就不能这么掉以轻心,化妆是一道不可或缺的工序,如果缺了这道工序,那肯定是后果自负。

从前些日子教育部公布的一批2017年申请改名的高校来看,不管是升格还是更名,怎么看都给人一种化妆的感觉,尽管不能说这些申请都是没有根据的。

改名中,去职业化是一个鲜明特点:泉州理工职业学院,申请改为泉州理工学院;南昌职业学院,申请改为南昌管理科技学院;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申请改为济南工学院;周口科技职业学院,申请改为中原科技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学院,申请改为成都艺术学院,等等。

另一个特点是学院升格为大学: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申请改为吉林外国语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申请改为湖北民族大学;钦州学院,申请改为北部湾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申请改为广西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申请改为成都大学;贵阳中医学院,申请改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等等。

众所周知,大学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地方,学生毕业后就要找工作,但是以大学为校名的,极少挂上职业二字,尽管所有上大学的人,目的都是为了将来求职时能有个文凭。同时,凡是以职业二字为校名的,多数起点不高,起初是以职业培训为主要办学目的,可是时间久了,就觉得职业二字压低了自己身份,欲除之而后快。

学院大学更是绵延不绝的潮流。很多人觉得学院规模小,听上去总没有大学气派,加上有许多大学下设学院,比如外国语学院,使很多外国语学院觉得自己就像是别人的儿子,如果改成外国语大学,至少不会和别人的儿子同辈。

从领导的角度说,院长听着也没有校长气派。另外,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待遇等方面看,学院升格为大学也是包赚不赔的买卖。

在小品《笑谈人生》中,冯巩说主持人朱军出书是因为不自信。其实,很多学院千方百计地想升格为大学,某种程度上也有不自信的成分。也许大家没有留意到,在中国的高校中,有一所学校尽管名声显赫,但却一直挂着学院的牌子,至今未有改动,那就是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是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改名为北京电影学院。在60余年时间里,北京电影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两万余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老一代电影表演艺术家中的陈强、于洋、许还山等,老一代导演中的吴贻弓、丁荫楠等,第五代导演中的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老戏骨中的唐国强、张丰毅、宋春丽等,中青年演员中的许晴、蒋雯丽、柳云龙、黄晓明、刘亦菲等,以及中青年导演中的佼佼者贾樟柯、陆川等,都先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在这里学习过。

有这么多知名校友,北京电影学院还需要改名吗?需要改名为中国电影艺术大学吗?我想绝无这个必要。北京电影学院的名气,并不是来自于它叫学院还是大学,而是来自于它所培养的人才,是来自于它那些做出成绩的校友。与人才和成绩相比,名字真的不那么重要。

麻省理工学院是世界一流大学,但从校名来看,与许多著名大学的校名还是有些差别,格局似乎“略显小些”。然而,就综合实力而言,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等常春藤盟校齐名,一直位居美国顶尖大学行列。

麻省理工学院想改名吗?我想他们从来没想过这回事。

近代中国,有两所学校对国家的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一所是黄埔军校,一所是西南联合大学,但从名字上看,这两所大学都很朴素,显得特别“谦虚”。

黄埔军校创办于1924年5月,正式名称为“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位于广州黄埔,人们习惯简称其为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可谓将星闪烁,国共双方许多著名将领都出身黄埔。这样一所历史悠久的军校,至今连学院都不叫,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校名。

西南联合大学,这所抗战时期由北大、清华、南开南迁后组成的战时大学,一直以来为国人所仰慕和怀念。最近上映的电影《无问西东》,让人们在影院中又一次领略到当年西南联大的风采,片尾7分钟的彩蛋更是让人感受到什么叫震撼。

西南让人想到偏僻和闭塞,联合则给人以拼凑的感觉,单从字面上看,西南联合大学无论如何也不那么风光,可是,它只存在了不到9年,却为何被后人称为中国教育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巅峰?唯一的原因就是,大师荟萃,人才辈出。

名字在内涵面前,永远只居于陪衬的地位。

一所大学的成长需要时间,成为著名大学或者说有所成就的学府,更是需要几代师生不懈努力才有可能完成,而这绝不是靠简单改个名字就能提高身价的。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办公司,怕名头不响,就起了些全球、国际什么的公司名,可联系方式却只有楼下的一部公用电话,必要时还得让看电话的大妈喊一嗓子。

电视剧《刘老根》里范伟扮演的李宝库也喜欢用大名头,印的名片很有喜感:中共中央国务院,辽宁省委东兴县,龙泉山庄药膳部,常务经理李宝库。刘老根讽刺他:你咋啥大写啥呢?咋不把联合国整上呢? 李宝库答:本来想写的,我寻思联合国不是打击恐怖主义呢嘛,就没有写。

大学的名字是个严肃的事,确有必要才应该改,除此之外,为往脸上贴金和提高身价的改名,都是一种虚荣心或牟取利益的表现。与其如此,不如把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科研水平,这才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正途。

作者:枫叶君, 前新华社资深编辑,驻外记者,所著长篇小说《移民》在精致小号(ID: lovejzxh)连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捷径  捷径词条  改名  改名词条  原来  原来词条  提升  提升词条  水平  水平词条  
大学

 中专跟大学比那个更重要?

“21 世 纪 最 重 要 的 是 什 么?——人才!”电影《天下无贼》 中这一著名台词早已被奉为经典。 的确,人才就代表了国家的实力和 未来,而培养人才靠的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