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山水盆景制作技术及欣赏

        

山石盆景制作的两大手段,一是刻,二是粘,对于刻大家能达成共识,但是对于粘恐怕了解的不是太多,对于如何雕刻大家各有所长,在此不多赘言,下面只讲“粘”:

        1.为什么要粘,制作山石盆景立意之后就要选料,但是在选料的过程中,天然原材料往往不尽如人意,其次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及其他问题本想留住的部分却意外地掉了,第三在制作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已经去掉的部分应该留住等等,这些问题大家可能都遇到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而导致作品不完整或不理想,留下遗憾。

 

    

 2.遇到前面的问题,山石盆景制作的第二大手段“粘”就派上了用场,提到"粘‘,首先就是怎样粘和用什么做粘和剂的问题:

粘接材料其实很平常,1.是我们刻山石刻下来的碎渣子过筛后将绿豆粒大小的颗粒和细末留下,2.铝酸盐水泥(注意;普通水泥是“硅酸盐”,铝酸盐是特种水泥),为什么要用铝酸盐水泥,因为①.标号高、上号快、好干活,②.铝酸盐水泥是土黄色,与沙积石颜色差不多,③黄土子(调色用的,注意不是地板黄)(油漆涂料店有卖)④第四种材料最重要如果没有这种材料,什么事都干不成,这种材料就是与我们最密切的“水”。

准备好粘接材料,下面就是如何粘接的问题了。

    粘接:将两块石头粘接到一块,可以前后粘、左右粘和上下粘(如何不截水的问题后面说),一准备:将要粘接的两块石头的截面的软石浮土去净,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二筛过的山石末与水泥,按2:1的比例拌匀,掺入适当黄土子,调至与要粘接的山石色差不多,三拌匀后留出1/10,其余9/10加水和成泥,分别抹在需要粘接的两个面上,将两个粘接面合到一块(注意将之间的空气排净),然后用铁卡子或铅丝捆绑的方法固定,四如果粘接的表面缝隙较大,先用水将缝隙处泼湿,然后用预留的1/10的干面填充按实,五待水泥上号,24小时后可以继续雕琢创作。

    

       掌握了粘接这个手段,我们不会再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为难,同时也可使自己的作品达到预期效果而不留遗憾,但是,前后粘、左右粘不影响山石吸水,上下粘怎样解决山石吸水的问题呢?1.四周用水泥,中间用黄泥连接上下两块石头,2.将粘接的两个面中间挖凹,填上吸水材料(如山石末、活性炭末等)3.高手可以在中间做卯榫结构,只用水泥粘接四周等等。

总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总结、发挥、应用。

  

山石盆景创作,过了初学节段,就是创作和提高阶段,到了创作和提高阶段所面临的课题就有些深和难了,

要提高技艺,首先要解决创作理论方面的课题,这些课题大体可归纳为十二个方面:

1.立意,如何立意,是立意在先还是因石立意,或者是因形取意?

2.忌,山石盆景创作有哪些忌讳? 如何克服?

3.关系,如何处理透视、虚实、比例关系?

4.度,怎样把握宽度和广度的关系,怎样调整厚度和深度的关系?

5.法,如何把握和运用好主次、虚实、动静、刚柔、聚散等方面的技法?

6.神,山之六神痩、透、幽、雄、奇、秀,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达到此效果?

7.步骤,如何运用好开壑、塑峰、修坡、建坳、收腰、立脚、整理等七个方面的步骤进行创作?

8.破,如何破过于完整、身如板缚、主次不分、散乱无序、矫揉造作、繁复雍滞、疏密不当和面面俱到?

9.变,最难是九变,难就难在如何做到:一、师于自然,不拘法度;二、计白当黑,化实为虚;三、取景立意重大轻小;四、含蓄内敛,轻形重意;五、掩映潆洄,至深至远;六、赋形于势,借势抒情;七、浓缩概括,繁中求简;八、虚实相宜,映带成趣;九、巧布聚散,小中见大。

10.形态,山石盆景创作应该了解的:峰、壑、峦、麓、坳、崖、岗、丘、台、穴十种基本形态,以及由此派生的五十种具体形态。

11.向大自然学习,如何做到师于造化之中,超于法度之外。

12.虚体空间塑造,怎样理解和把握化物象为意象,赋实景于虚境。

七步骤:开壑、塑峰、修坡、建坳、收腰、立脚、整理。

什么是开壑?怎样开壑?

山峰和山沟是山的最基本的要素,尤其是山沟必不可少,一块石头如果没有山沟再大也只是块石头,一块石头小至鼓掌之间如果有山沟也是一座大山,因此鉴定一块石头是山是石,就看有没有山沟,有山沟的是山,没山沟的是石。

山峰是山的实体,山沟是山的虚体,一虚一实构成了山的主体,因此,山石盆景的创作既要重视对实体(山峰)的创作,更要重视对虚体(山沟)的创作,如何对山沟(虚体)进行创作,就是七个步骤的第一步“开壑”

创作山石盆景首先要选料,然后根据创作需要裁料、平底,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开始第一步“开壑”,开壑就是先刻一条山沟,用山沟将石料分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形成大小、主次、前后左右的对比,确定透视关系。

首先明确山沟不是笔直大道,山沟的基本形态是蜿蜒曲折,这是由山与山之间的咬合关系所决定的,相邻的两座山峰不管山头相距多远,他们的山脚都是相连的,而且是相互交叉、咬合、交错的,因此,对山沟的塑造就要遵循这一自然规律,自然界山沟的形态千变万化,创作时我们如何把握?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将山沟的自然规律归纳概括为以下几种基本形态:

即:C形、S形、Y形和人字形(俯视),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变化形、复合型。

对山沟的塑造最基本的要求是:深而窄。

提示:需要反复练习和领悟。

开壑之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步“塑峰”了,在讲塑峰之前先说一说山峰的特征,1.山峰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圆柱子,如果将山峰刻成一群圆柱子,那不是群山,充其量也就算是石林,2.山峰不是前面小后面大一圈套一圈的小馒头,也不是左一朵右一朵向后排列的倒U字形,如果将山峰刻成这样,充其量也就算是一串不好看的花瓣,“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对山峰的真实描述,山峰是由无数个形态各异并且相连的小山组合而成,而且从山脚开始蜿蜒曲折、连绵不断、盘旋而上直至山顶,因此,横着看山峰是一道岭,侧着看山峰是如刀削斧劈、挺拔苍劲的石崖峭壁直入云天。

再说山峰的顶部形态,山峰的顶部不是一群如剑锋刀尖、犬牙交错刺破云天的小山尖组成,相反山峰的顶部恰恰是平坦宽阔的平地,而且可居可游(如泰山),去过山区旅游的朋友应该都了解这一点。

那么创作时对山峰的塑造应该如何把握呢?

自然界中山峰以及山峰的顶部没有固定的形态,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正是山峰的魅力所在,那么,创作时应该如何把握呢?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山峰的顶部是由很多不同形态的小峰组合而成,其形态常为不方、不圆、不尖、不整、不碎没有固定形态的一种复合形态。

因此对山峰顶部的塑造就要把握好(不方、不圆、不尖、不整、不碎)这个“五不”的形态。

总之,对于山峰的形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大家可以通过对自然界中真实山峰的观察,自己进行总结归纳概括和运用,

通过第一步开壑已经将石料分成大小、主次不同的两个部分,第二步塑峰就是按照自己对山峰以及山峰形态的理解,将这两个部分分别进行塑造,顺序应该是先主后次、由上至下、由后至前(当然也可根据自己的雕刻习惯顺序进行雕刻)

首先:1.什么是坡?2.怎样修坡?

大家知道,任何物体都有其具体的形态,任何物体的形态都有外部的轮廓线,不同物体的轮廓线是由各种不同形态的线条所构成,山石盆景也是如此,无论其外部的整体轮廓线还是其内部具体的轮廓线,都是由各种各样形态不同的线条所构成,(这一点与中国画的理论相一致,学过芥子园的朋友都知道,在此不多赘述)因此,山石盆景创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各个部位不同形态线条的刻画,而对线条的刻画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步“修坡”。

要刻画线条,首先要了解线条,下面先说一下线条的种类和特点:

可以将线条简单归纳为直线、曲线、长线、短线、粗线、细线,还可细分为:长直线、长曲线、短直线、短曲线、粗直线、粗曲线、细直线、细曲线。

了解了线条的种类和特征,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如何运用和刻画呢?

有必要再说明一下:长线、短线、直线、曲线比较好理解,那么粗线和细线怎样区分?粗线和细线是由前面物体与后面物体的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远的为粗线,距离近的为细线。

修坡时要把握以下要点:

1.刻画长直线要突出其刚健、挺直、宁折不弯的气势,以体现山峰的陡立、苍劲、挺拔之势;

2.刻画长曲线要体现其抑扬顿挫的韵律感,线条要富有弹性,以体现山峦起伏变化的柔弱之美;

3.刻画粗线要扩大前后物体的距离,以增加前山与后山的空间感,增强立体效果;

前面这三条线是每件作品必不可少的,有长直线、长曲线和粗线这三条线作保障,可以使我们的作品不至于太凌乱、太散碎、太小气,也不至于像浮雕。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件作品如果没有前面这三条线,全是由一些短线、细线所组成,会给观者带来什么感觉?1.散碎无序、杂乱无章,令人眼花缭乱,2.只有细线没有粗线像浮雕没有立体感,3.局部的散乱无序影响了作品的整体效果。

确定了整体的效果之后,下面就是对局部的具体刻画了,对局部的刻画多以短直线、短曲线,细直线、细曲线为主,需要把握的是1.要简练不要烦琐,2.要流畅不要壅滞,3.要富于变化不要刻板。

修坡之后应该使作品的整体以及山峰、山沟的线条更加简练、清晰、明了富有韵味,以充分体现山峰的刚健之势和山峦的韵律之美。

山石盆景制作,不得不说的第五个步骤:收腰

说到收腰首先要了解“腰”在山石中的位置,这就涉及到比例问题,万物之间最美的比例是什么?人体双手合十盘腿而坐(简称:打坐)是世间万物之中最完美的、最合理的黄金比例。

山石盆景的制作也要参考(注意是参考)“打坐”所形成的头、肩、胸、腹(腰)、脚的比例和形态进行构思和设计,注意这里说的是“参考”而不是“依据”,因为“打坐”是一种对称的静态美,而山石盆景制作所追求的是一种动态美,这又涉及到审美观的问题,也需要简单交代一下。

对称是一种美,不对称也是一种美,而在不对称中求得一种平衡的动态美,是山石盆景制作取势的需要,因此,在参考“打坐”的头、肩、胸、腹(腰)、脚的比例时要有所变化,要打破这种平衡,去追求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势的美,这是在山石盆景制作的构思、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

下面需要说的是:1.山腰在山体中的具体位置,2.如何收腰?

在讲如何收腰之前,先说一下为什么要收腰,昂首、挺胸、收腹是形容一个人体格健壮有精神有活力,与之相反的大腹便便、宽袍解带给人的印象却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慵懒像,因此,山石盆景也是如此,山的腰部不要向外凸而应向内敛,要收进去,以此来突出胸部的外拓,使作品更有精气神,另外,上实下虚是山石盆景给人美感的一个重要内容,收腰也是围绕上实下虚这一审美需求,通过对胸部的外拓和腰部的内敛使作品整体更加完美。

前面说了“打坐”的比例,按照头、肩、胸、腹(腰)、脚各占一份的比例,山腰占的比例是1/5,山腰在山脚以上,因此,从下面数应该是2/5的位置,知道这个位置了,下面就是如何收腰了,收腰时要把握好以下三个要点:1.左右两边不要收在同一高度的水平线上,2.两边的力度要有所区别,3.收腰后两边的形态要相互呼应。有点难以理解,不要着急,下面先交代一下山的走势问题。

自然界中的山峰、山峦都按一定的朝向有规律的排列,这种有规律的排列就是山的走向,山的走向有前后向背之分,按照山脚至山顶的位置,一般山脚之处为前,山顶之处为后,因此,创作山石盆景也要遵循这一自然规律,构思和创作时山脚可在左边也可在右边,那么,左边为前还是右边为前,以山脚所在位置为准,说清了这个问题,再说前面讲的第一点,收腰时“左右两边不要收在同一高度的水平线上”,是指按照山的走势朝向,收腰的位置要前低后高;第二点是说前面要多收,后面要少收;第三点讲的是在同一水平线上前面凹进去后面要凸出来,后面凹进去前面要凸出来,前后要相互呼应。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山水盆景制作技术及欣赏  盆景  盆景词条  山水  山水词条  欣赏  欣赏词条  制作  制作词条  技术  技术词条  
室内

 多肉上长的白色棉絮能不能碰

多肉上长的白色棉絮不能碰,多肉上叶片上的白色棉絮可能是根粉蚧壳虫。在养护期间,修剪掉虫叶后,可用蚧必治和蚍虫林等杀虫药剂进行除虫。多肉上根部上的白色棉絮可能是白...(展开)

室内金钻

 金钻为什么会烂叶子

金钻烂叶子主要是养护不当的原因,植株的生长在不合适的环境会诱发虫害,植株受细菌感染会出现叶片腐烂或长斑的现象。若是浇水过多或喷水过多,会出现根系腐烂或叶片腐烂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