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阴宅二十四山九星金井开穴挖土埋葬深浅秘法...

二十四山九星造葬深浅方法

一:

1:乾壬亥三山属巨门

金井开挖深五尺为武曲发中男,深一丈长子进田宅。深七尺利众房皆发。深九尺加四尺杀少子,加二尺凶煞不利众房,加五尺大利房房皆吉。

2:子癸丑三山属武曲

金井开挖深三尺,加一尺长子富贵,深五尺长三二房发财丁进田宅,深七尺八寸吉,深六尺吉,加二尺杀中房,加九寸众房皆吉。

3:艮寅甲三山属文曲

金井开挖深五尺,中房加八寸吉,加一尺一寸房房平安吉祥,加二寸杀长房,加四寸杀小房,加九寸杀中房。

4:乙辰震三山属左辅

金井开挖深三尺吉,加四尺中房吉,加八寸武曲长房吉,一丈二尺小房吉,加五寸得杀中房,加一尺杀小房,加九尺杀长房。

5:巽巳丙三山属右弼

金井开挖深七尺合众房吉,加三寸三房吉,加四尺合左辅三房先平后旺,加五尺合右弼,众房大吉。

6:午丁未三山属廉贞

金井开挖深四尺利长房大发,加九尺小房进田宅,一丈中房吉,加六尺又要中房凶,切忌!

7:申庚坤三山属破军

金井开挖深四尺为吉,加一丈一尺长房吉,加四丈长房败,加一寸小房败绝,加六寸中房吉。

8:酉辛戍三山禄存

金井开挖长房四尺吉,加八尺吉,加七尺三房中房先平后发,一丈三尺吉,九尺小房吉,加三寸败中房。

9:众山遇贪狼诗曰

二十四山遇贪狼,金井破土八中祥。八又八内取同样,下后财丁贵寿康。

二:

土葬,人类死亡后丧葬方式之一,流行于各个地方,一般是把死人的遗体尸身先装进棺材里,然后再把棺材安葬于土中即可,另外还有“火葬、水葬、天葬”等,墓碑(墓志铭)或有或无,有的地方只立坟头石,并无文字记载。坟前或者只有祭祀的拜奠台供后人祭奠。

阴宅坟穴葬深浅方法

(1)乾甲山姓宗,坟穴高山开五尺五寸深,平地地开一尺二寸深,乾山有白沙土,甲山有五色土为真穴。用亥卯未時下葬,并有贵人骑马过堂之外应,限3、6、9日进南方之财即为龙真穴的。

(2)坎、癸、申、辰山姓张,坟穴高地开五尺五寸,平地开三尺二寸,内有黄沙土,蛋黄牛肝石,用申子辰時下葬,牛马过堂,并闻到百鸟齐叫声,小儿戏水之外应,限1、5、7进北方之财,即为龙真穴的。

(3)震、庚、亥、未四山姓宋,坟穴高山开五尺五寸,平地开四尺二寸,有黑石砂,用亥卯未時下葬,時遇风云,有一男一女两人扛伞过堂为阴阳交媾之外应,限葬后3、6、9日进东方之财,便是龙真穴的。

(4)、艮寅山人姓营,坟穴高山开五尺二寸,平地开3尺1寸,内有丸石白沙土,用寅午戍时下葬,要時遇有人敲锣玩耍之声外应,葬后限:1、5、7日进东南方之财便是龙真穴的。

(5)、巳巽辛山姓孔,坟穴开五尺二寸,平地开三尺一寸,有牛肝石沙犁石乌色之土,用巳酉丑時下葬,有单眼独目人过堂,有女人唱歌之外应,葬后限:2、4、8日进西方之财便为龙真穴的。

(6)、丙午戍山姓殷,坟穴高山开五尺,平地开4尺,内有五色石沙土,用寅午戍時下葬,時遇有人拿火寻牛,亲戚如有人送物临坟场之外应,葬后限:1、5、7、9日进有方之财便是龙真穴的。

(7)、坤、乙山姓催,坟穴高山开井七尺深,平地开五尺深,内有白蚁窝,紫红之土,蛋黄石,牛肝石,用申子辰時下葬,時遇有人相故并牵牛过堂之外应,葬后限:3、7日进西方南方之财便是龙真穴的。

(8)、兑、丁、巳、丑山姓龙,坟穴高山金井开五尺五寸,平地开三尺二寸,内有赤色沙土之石,用巳酉丑时下葬,有鸟叫声人来者,有童子唱歌之外应临坟场,葬后限:巳酉丑日进东南方之财,便是龙真穴的。

三:刻石碑版文要注意如下所示

⒈碑正文的数字要对“长生”为吉。即最后一个字要对“长生”。

2.石碑两边的清向对联要“5个”或者“七个”字才通黄道吉利。

3、石碑中间的“大字”要对养字才吉祥。

4、石碑上的横联正确“四个字”才平安幸福。

5、石碑上的名字,不论字数多少都吉利平安的。

四:说明阿拉白数字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如下

(1长生),(2沐浴),(3冠带),(4临官),(5帝旺),(6衰),(7病),(8死),(9墓),(10绝),(11破),(12养)。

五、安葬时金井穴土深浅所用的丈量尺子是丁兰尺,以就是鲁班尺,如下图所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阴宅  阴宅词条  金井  金井词条  挖土  挖土词条  深浅  深浅词条  埋葬  埋葬词条  
易学八字

 鬼古星看你何时桃花运最旺

鬼古星计算方法请使用农历生日来进行计算。1、先在表A中找出你出生年月的交叉数字;2、得到的数字再加上你的生日数字并取得其个位数;3、对照表B,就能找出你的鬼古星...(展开)

易学八字

 什么八字的孩子不爱学习

从一个孩子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开始,其脾气秉性及命运好坏就已注定,并且隐藏在其生辰八字中。有的孩子喜欢钻研和学习知识,有的孩子喜欢玩耍,排斥学习。排除个人和环境因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