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华民间丧葬风俗程序

原创:文/撼龙风水洪国珍/二十三世子【洪振豪】

图片来自网络

我在为人点穴开井立墓及送亡之时,民间的丧葬禁忌有很多,旧时此事各地都有支宾先生(熟知当地红白喜事民俗德高望重的乡绅),现在已经很少有这种人了,多数人皆茫然不知,每问及我,不知从何回答,但有些实在大繁琐,故特将一些禁忌整理写出共73条,望需要者据当地风俗选择使用。

1、开金井时,先烧黄表纸,敬香放鞭告请山神土地,此地花钱购置作万年福地,再由长孝子挖三锄,谓“开穴”。

2、安葬三日后要带三牺“复山”或“复土”。

3、安葬后要做七七四十九天,孝子不理发、不修面,谓之“养孝”。

4、五七需由孝女来做,烧些纸币打通阴间的各路关节,让老人顺利过关不受阴差的欺负不受刑苦,即"通关"。

5、葬穴挖成后燃芝麻秸“暖井”以示一节节高升,饱暖富足。

6、择定吉时移棺下葬,按风水师所定的线位较准方向谓“下字”。

7、下葬时穴底要平整,头在后可略高,脚在前。

8、棺木入穴后先由长子用衣襟包第一抔五合土覆棺,其它亲人随之。

9、抬棺材到别人门口要放鞭炮。

10、老人逝后即穿“上路衣”又称"寿衣”。

11、老人逝后抬坐椅上,谓“上大椅”。

12、老人弥留之际亲人力求到场“送老(终)”。

13、老人咽气后焚烧纸钱和床铺草,谓烧上路钱和下床草,设灵堂,点香油灯,放鸡蛋两只(倒头蛋)。

14、去世当日及时请道士来制作孝单、孝杖、压煞榜文及超度所用之项。

15、有长辈来吊丧,长子等亲人必须长跪嚎哭。

16、吊丧期间,亲人垢面素食,以示悲恸。

17、棺木有八仙、十圆、十二花、十四刈之分,即是由八块木料、十块、十二块、十四块木料所做成,棺材(又称寿材)头脚两块木料不包括在内,木料块数越少,棺材的级别越高。

18、棺木一般都要在老人生前早早准备好。

19、孝家第一年对联只能用白纸,第二年用黄纸,第三年恢复用红纸。

20、送葬路上碰到相识者忌打招呼,恐被亡人得知,对被招呼者不利。

21、作葬事者不得呼叫姓名,只能比手势,惟恐错为亡人,当“代死鬼”。

22、祭拜祖先忌用不带皮的肉、去掉鳞的鱼,否则对祖先不恭、不孝。

23、忌席上摆上三个菜,俗称过去死囚徒斩首前吃法。

24、村子里有丧事时,不能在村内巷子里唱歌,以免对孝家及死者不敬,自己遭殃。

25、适墓不歌,哭日不歌,送丧不由径,临丧则必有哀色。

26、装殓时嘴里不能空着,古代有含玉习俗,后代有含饭团。

27、忌给死者穿黑色衣服,会变成畜牲,应穿青色寿衣。

28、死者棺内脚忌悬空,要踏在棺板上,头忌顶棺板,要隔以衣物。

29、葬礼忌穿黑白两种颜色以上的衣服,忌穿戴鲜艳的服装首饰。

30、服丧时间依亲疏而定,旧时儿子为父亲一般要服丧三年,今则随情而为。

31、老人病逝忌说死,应说“老了”或“过去了”“走了、”"登天了“或“登仙了"。

32、守丧期孝子忌走亲访友,有事皆请族人代劳。

33、守丧期穿白鞋。

34、孝子服孝期间,男百日不理发。

35、送葬忌讳回头看,可将葬地树枝(柴谐音为财)带回家,预示葬后发财。

36、婴幼夭亡禁入祖坟。

37、守丧期亲友互不拜年。

38、异地死亡得设法抬回家中,不得做“门外鬼”。

39、“冷尸入村败到底”,身死异地者只能停尸于村外。

40、办丧酒宴请亲友帮工,筵席散,禁忌言谢,不予挽留。

41、死人忌以裘皮之类做装裹,恐怕来世托生兽类。

42、人死后忌无人哭。越哭后代越发。

43、报丧者至亲友家报丧忌进入房中,忌直言“死”,亲友敬茶一定要喝一口再走。

44、参加完丧事仪式,一般从火堆上跃过,俗称过火,意即用火的阳气驱除在墓地浸入身上的阴气。

45、忌径直回家,须到其他场所兜个圈子。

46、忌邀同去吊唁者到家中。

47、棺材下丧时,忌墓坑中有水,有垃圾污物,并在棺底下垫上一个月黄纸撕成的"王"字。

48、有丧事、火灾之家,7日内忌串门。

49、凶死在外的,忌停尸于堂。

50、夭亡者忌葬于比祖坟高的地方,只能葬于低洼处。

51、挖坟井忌动土后又换往他处。

52、抬死尸忌走回头路。

53、泥鳅、鳝鱼等没有鳞的鱼,因其形状像龙,不能用作祭祀。

54、神祭(三年内为魂祭,三年后为神祭)时,汤菜里不能撒辣椒面。

55、祭桌上不能摆狗肉,民俗有"狗肉不上台(桌)”的传统。

56、孕妇忌看喜丧事,切勿手触棺木,否则婴儿会夭折。

57、忌流泪于夭折之婴 儿尸上,否则再生者亦将夭折。

58、人死后用方形草纸对角蒙在脸上,有了蒙脸纸防止牲畜为死人换气。

59、不能让狗看见家里的死尸,否则的话,家里会再死人。

60、忌81岁死,九九数到了尽头,后代将会走下坡路,将算盘拆散仍窗外解之。

61、好死者的葬礼从重,凶死者的葬礼从轻简,不容混同。

62、不许寡妇,产妇参加丧葬。

63、再婚夫妻不同葬。

64、结发夫妻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65、忌重丧日下葬,否则祸事成双。

66、孝子全身披麻戴孝,手执哭丧棒和招魂幡,引导灵柩上路。

67、下葬时要请地理先生和道士赠送地契(相当于现代的房地产证),亡人受阴官保护,游魂野鬼不敢来侵犯,亡人安则子孙旺。

68、下葬时,忌讳送葬者的人影投入墓穴,就等于殉葬。

69、盖棺后用秤砣在棺顶猛击三下,“棺材头顶三声响,方知自己是亡灵”。

70、出丧时吹鼓手开道,前有幡幛,亲人在灵柩后随从,沿途鸣鞭撒纸。

71、棺木入穴后,地仙(地理先生又称风水先生)校正坟向,执壶筛酒,高声“呼龙”或与道士相互共同"呼龙"。

72、大年初一,同族人来孝家烧馨香,亲戚们从初二始,初五终,馨香不过五,初五之后,亲戚们再不可去孝家上馨香。

73、亡人满一周年时,孝子孝女孝孙们皆聚中请道士为亡人做超度,并将名字写上祖宗牌位上。

74:丧葬习俗中的"亡魂煞"

中原一带人死后,阴阳先生和道士会根据亡人死亡那一天的干支计算出亡魂殃煞的数量,即俗称的煞气有多高,其计算根据是天干地支折或数字相加之和即是,口诀如下“甲己子午9,乙庚丑未8,丙辛申寅7,丁壬卯酉6,戊癸辰戌5,巳亥单行4”。

如某人死于2015年2月6日,干支癸丑,按以上口诀,戊癸辰戌5,乙庚丑未8,癸即5数,丑为8数,合为13数,即俗称的煞气有1丈3尺高。

2月8日是第3天,傍晚要举行一个叫茶的活动,亲邻一起要叫3次,第1次从伍猖庙或土地庙(毎个村都有一个)上油点香后,由孝子开口叫第一声,如“妈妈呀,回去喝茶呀”,紧接着全村同来的男女老幼各依自己的称呼大声喊叫,一直喊到死者生前的卧序床前,叩头上茶,孝子则根据亡命煞的13数登上早己摆在大门口的梯子上13歩高,若梯子不够高可拆半至6歩半同时叫喊其父母亡魂回来喝茶。第2次全体人员走到略近一点的三叉路口,重复第一次活动叫至床前叩头请亡魂喝茶,第3次则在更近一点的屋子前方的三叉路口上重复以上仪式一遍即成。

亡魂煞有两种说法,一说煞的数量越大,罪孽越大,18数为大,9数为小,达到1丈5尺以上为高,孝子登高可为亡魂减轻罪孽,使其在阴间少受折磨和痛苦,或请道士做法事化解其罪孽。第二种说法是,上例1丈3尺煞,即亡魂于死后第13天时有阴司解差押解亡魂回门看望家人,丧家可根据这个日子在家设坛迎接亡魂并多烧些纸钱贿赂解差,减轻亡魂的罪孽。

民间说法,有多种,总以以上两种为准,第一种说法是每个丧家都照做了的,虽然是照千年遗俗之样而做,但大多数人不知其源,更不知其所以源。第二种习俗的说法知道的人就更少了,恐怕研究民俗的专家们也不一定知道此俗,日常之事,人云亦云,不以为然者多,究其源者甚少,今在此多言数语,认人们知其所以源,多尽孝心而已。

中华葬俗自黄帝始至今5千余年皆以"入土为安",唯广东少量客家人,亲殁后先入土,待满三年,刨开土堆,检起白骨入缸供于山上自认为的安全处,此种做法虽不合葬礼法度,但客家人是外迁而来的,其子孙总有回归老家时便于携带祖骨的思虑,才有此俗,考客家人虽己入广上千余年,此俗仍旧不变,以至流传至今,特记之以待民俗研究者作考资。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华民间丧葬风俗程序  中华民  中华民词条  丧葬  丧葬词条  风俗  风俗词条  程序  程序词条  
易学知识

 12生肖不能佩戴的吉祥物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增加自己的运气,都会佩戴一些饰品或装饰一些家居用品,如:玉器、玉佛、貔貅、字画等,希望在增加美感的同时,能起到辟邪、旺财、保平安、增加吉...(展开)

易学知识

 八字看啥样的人容易有才无德

才者,通常的说法就是,你干事的本事;德者,就是你干事的原则与操守。因为,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不可以没有才干,这样的话,你可能终生碌碌无为,甚至连吃饭都是问题;更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