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经商与养生竟有相通之处

事业是否成功,有良多决定因素,勤奋、机遇、运气等等,但也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有关,这恐怕有不少人要产生怀疑。这就是大家想晓得的中国天人合一思想所揭示的宇宙奥秘。

现代科学说明宇宙运动是整体性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以老子为代表的中国先哲,在2500年前就揭示了这个道理,并形成了伟大的学说,即“ 天人合一”。美国一杰出的社会学家指出:“西方社会能否生存,将取决於能否吸取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将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

人和与己相关的事物阴阳互抱

人是宇宙之子,又自成小宇宙。推动这个小宇宙运动的气力是阴阳。它极为平常,又深不可测。老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客观规律。天地没有时先有道,天地消亡时道还在,天地因道而生,也因道而消亡。道确定了人运动的路线,顺则存,逆则亡。人人都希望得道,但真正能领悟的人只有极少数。所以老子说:“大多数人终生无缘懂得道为何物,因而嘲笑之。”

道家思想告诉大家一个熟悉事物的方法,即“遇繁就简”。就是说矛盾复杂到什么程度,解决的方法就应该简单到什么程度。事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频繁是多因一果,但其中必有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运用天人合一的思想,就会找到事物的本质。

事业成败在自己身体的好坏,这是由于人的内因影响事物变化的趋势,主观和客观相辅相成,即所说的天人合一。一个人身体气血畅通,事业则通,身体欠佳,气运下滑。按现代科学的说法,这就是生物场效应。

阴阳主宰万物,又寓於万物之中。人和与其相关的事也有阴阳之说。根据阳清阴浊的理论,人为阴,与其相关的事物为阳。当人自身不协调,与其相关的事物也必然发生变化。由于阴阳是对应的。以此推论,人能够看到的物质世界,就必然有一个人们看不到的负物质世界。在实践中,证实这一观点的事例良多。

1994年下半年,美国一家公司与中国大陆一家公司签订合同,投资项目额约合1亿元人民币。中方公司为坚定美方公司信心,带美方代表找我谘询。我告诉他们,固然双方签了合同,但不会合作成功。由于将泛起一个第三方,她是30~40岁的女子,能够阻碍这次合作。事後证实我讲对了,这两家公司果然没有合作成功,就是那位女子拿走了这个项目。当初我是通过美方代表的身体状况作出了正确的判定。由于在他们向我谘询时,我发现美方代表肺不好,肺在中国的八卦中归为兑卦,兑为金,又象徵著池沼和口舌是非。和这位美方代表同来的女士穿红色衣服,坐在他的南面。南在八卦中为离,离为火;衣服的红颜色也为离,离火克兑金。从《易经》角度讲,离兑组合是火泽睽卦,卦像是:二女同居,同事一夫,势必相妒;转过来兑和离的组合是泽火革卦,卦像是:二女同居,同妒相争,改变同居之现状。根据上面的迹象,我得出结论:来访者虽签了合作合同,但好景不长,现状难保,必然分道扬镳。

人法自然  智者主静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的阴阳学说告诉大家:“天为阳,为刚,地为阴,为柔。”人为阴,与人生活有关联的外界事物为阳;人的身体及其五脏六腑也都是阴阳各半,互为依存。阴阳平衡,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才是有序的,正常的,稳定的。大地主阴,主静。人是大地之子,从大地中孕育出来,又回归大地中去。当人与大地母亲相通时,便获得她的滋养,就有巨大的气力。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破了天地之间的平衡,造成严重的环境恶化,包括空气污染,粮食,蔬菜中化肥,农药的污染,水源的污染,噪音的污染,各种电磁波和辐射的污染等等,以及人们悬空居住高楼,衣著被大量人造化学物所代替,使人们与大地的自然环境隔离。所有这一切使人的内脏失去了平衡,吸收营养和排毒,解毒的能力急剧下降,对各种疾病的免疫力减退,这就导致了一个必然结果:阴虚阳盛,躁动不安。这种病症表现在孩子身上被西医称为多动症,表现在成年人身上可以演化为西医所称良多种病症。它的主要表现是肝火过盛。所以,大家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为一点点小事就吵骂甚至大打出手;有的地方相当高级的会议,议员在大庭广众眼前竟然大打出手,而且屡见不鲜,都是肝火过旺造成的。

老子讲:“静为躁君,重为轻根。是以圣人千里行不离轻重。”“静生智,定生慧。”智是解决题目的方法,慧是超前意识。人只有进入静的状态才能产生智;只有通过静功达到入定的境界,才能产生超前意识。所以作为商家犯了浮躁之症,难以有智,无智何谈取胜。

一部坏机器不会产生优质产品,一个内脏失调的人同样不能产生高明的决策。使身体内脏和谐,应留意调心和调身。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经商与养生竟有相通之处  经商  经商词条  相通  相通词条  养生  养生词条  
易学知识

 疗身不如疗心 养生四要诀

一、寡欲——养心之道在《养生说》中首先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目无妄视,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动,贪嗔痴爱,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