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家庭教育的六大理念

家庭教育的六大理念

导语: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需要学习,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许多经验可以给我们知识。但在家庭教育中,等父母有经验时,孩子已经长大,教育的机会已经错过。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其中,家庭教育的理念极为重要。

家庭教育的六大理念

第一,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滞后反应性

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就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

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由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2007年,发生在美国大学校园的一起枪击案,枪手赵承熙的犯罪心理就属于他在未成年时期(8岁)因移民而造成了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导致他在23岁时无故杀人。

人在幼年时,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伙伴比富有的房屋、汽车更容易让孩子形成阳光与健康的心理。如果做父母的能够了解这些道理,就不应该以自己的意志去生活。这一案例告诉我们,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否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

第二,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他们的弱小和被动决定他的一切是成人造成的。

客观地讲,抚养人对被抚养者具有生命的决定权、物质的提供权、照顾的程度权、个性的决定权。如果替孩子问一问大人:“我”(孩子)是怎么来的?就可以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

一些孩子出走、自杀、犯罪,看似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其实都是父母行为的反应或结果。譬如,自杀就是因为父母的过分宠爱给孩子形成的错误判断——既然你如此爱我,现在,我的要求再不合理你也要答应我;否则,我就用死来回应你。孩子不知生命只有一次,逝不可复。这一错误是谁造成的?仍是父母。父母应该在孩子3—5岁时就找机会给孩子一次明确的态度展示:如果你做得不对,我就不爱你!当然,这需要相关的知识与操作的技巧。

性格才真正决定命运

第三,家庭抚养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曾有一位父亲,自己勤奋努力地挣下了万贯家财,却突然发现长大了的儿子已经变得不可理喻,沉溺网络。无奈之下,他找到一位少年问题专家,说:“你帮我教育好我的儿子,我就给你10万元!”笔者当时曾撰文告诉这位父亲,你错了,教育孩子是你父亲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何况对人的心理教育是从情感开始的,而最基本的情感就是亲情。如果没有亲情,就不可能形成人的基本情感反应。没有正常情感反应,一个人又如何会被教化?

所以,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带孩子。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理念,即抚养与情感、情感与教育息息相关。

第四,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决定命运。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在浮躁与欲望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偏重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似乎孩子的分数和所读的重点学校就决定孩子的起跑线、决定孩子的一生。这是家庭教育认识中一种严重的偏差。

智力、分数、学历虽然重要,但是,纵观人类历史,绝大多数被人们敬佩与记住的成功者一定是有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他们有责任感、同情心、博爱,他们能自制、能付出、能与人合作。而责任、自制、合作、付出等均为人的性格,不属于智力的范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位从集中营中幸存的中学校长曾写信向所有老师们提出一个请求,这也是所有家长们应该听到的话:“请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可以制造出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心理变态狂,成绩优良却杀人不眨眼。读、写、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

改变孩子的行为必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第五,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爱护其前提是尊重。家长要知道儿童和生命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由于孩子的弱小,由于孩子需要引导,也就造成了一些家长的认识误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替孩子作决定。自己有权决定孩子的全部生活。甚至将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头上,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心中。再如一些从不懂电脑和网络的成年人居然极力呼吁在孩子面前消灭网络。这种家庭教育背景下或这种成年人身边的孩子虽然衣食无忧,但却不快乐,许多孩子虽获得高学历,却以自杀了却一切。

每当此时,痛不欲生的父母都会问道“这是为了什么?”原因很简单,一个从小没有感受快乐的人怎么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一个从小没有被亲人或社会善待过的人怎么会温情地善待别人?一个从未体验过被尊重的感觉的孩子怎么会有自尊而自制?又怎么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即使我们成年人给予他们生命、给予他们成长中所需的物资,“被给予者”仍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仍需要被尊重,需要平等地商量、理解和沟通。包括成年人在为未成年人的立法中都应坚持这一理念。所以,未成年人的问题取决于成年人社会的努力程度。

第六,改变孩子行为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笔者认为,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对家长们进行教育”,如何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心理过程,如何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大人们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先调整自己。能做到这几点,家庭教育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曾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男孩儿在接触网络后略有些成瘾,先后用作业本写了数本“网络日记”(或称网络小说)。但此事被家长发现,爱孩子的家长责骂了误入歧途的孩子,烧掉其网络日记并明确地表示出严厉的制止态度,孩子也答应不再去网络。但这之后,他仍然出现了一次“身不由己”,又去了网吧。尽管他此次“食言”后家长并没有马上责骂他,可他在第二天竞选择了自杀。

伤心的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在没有责骂的情况下孩子仍然自杀?其实,家长如果不烧掉孩子的网络日记,如果能认真地读一下孩子的网络日记,早就可以发现孩子存在着沮丧与自卑等心理问题。可是,家长没有这样做。所以,改变孩子的行为必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家庭教育的六大理念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词条  六大  六大词条  理念  理念词条  
家长加油站

 怎么写《尊严》教学设计

怎么写《尊严》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应...(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