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新教师如何备课

教师如何备课

导语:新教师如何备课呢?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要想做一名好教师,却是极不容易的。一名好教师,首先要讲课水平高,而讲好一堂课,却要从备好课开始。

教师如何备课

在教学活动中,能把课上好的教师课堂上能很好地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精心引入课题: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聪明的教师往往在“导入”上匠心独运,新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用一段吸引眼球的画面,多数老师通过“激趣”、“过渡”、“启发思考”、“激发认知冲突”等手段来导入。

二、 仪容端庄,教态亲切和蔼,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如面带微笑,善意批评,将乐趣蕴涵在过程中。

三、 机智,风趣,能很好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四、 师生之间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课前课后互相问好,情感真挚让学生在欣赏教育中健康成长。建议教师写教学反思,每堂课结束后,在所写教案后写下反思体会,要能将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体会,结合学生的反映,把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都记载下来,便于以后的教学。

教师如何备课

一、备教材

备课前应通览全册教材,阅读教学参考,注意其章、节、单元内部的系统性、因果性、关联性,同时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从而进行单元、章、节的备课,帮助自己对本学科知识的体系有个大致的了解,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使自己对某些知识点在后继学习中的作用有所认识,确定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现实的结合,把握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切入点,找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的“知识链”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设计学科综合教学活动,进而帮助自己确定现在的教学目标。善于发现教材设计与教学流程上的冲突问题.新教材中经常会提出一些小问题(数学上的"“思考”,化学上的“观察与思考”,物理上的“思考与讨论”等)有些问题是起到承上启下引出新问题的作用。

二、备目标

知识点的讲解,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是通常所讲的教学目标。当教材所提供的素材还不能完全达到目标要求时,要考虑是否补充材料和重新整合。(如政治、地理学科都出现了看似内容较浅,实则是重要内容,但学生与之相联系的信息太少的现象)。在分析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要明确三维目标,加强统整,确定学生学习的主线索。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检测性。并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上限目标和下限目标。如初中数学思维的过程,一般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等是大多数课时的目标。物理教学中动手能力、归纳能力则是常见目标。这些工作,一般是要求教师在暑期中完成。新教师要主动找时间尽快完成。

三、备学生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定了,这只是做到了“知己”;紧接着还要做到“知彼”,那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重新审视你所选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本课中某些知识点,可能从我们教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既非重点也非难点,但是学生对这些问题有可能非常感兴趣,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因为它们不是难点重点,就不去准备或少去准备,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准备。如课后活动,尽管你准备的这些东西不一定都要写在教案上,也不一定都要在课堂上给所有的学生讲,但是你一定得知道,当学生问起时,你能说的很清楚,这是赢得学生对你信任的好办法。

四、备学法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明确了,学生情况了解了,还要考虑到本课的这些教学内容,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这个过程就是备学法的过程。如学中国历史,其中有许多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需要学生识记。英语教学时识记单词是不可少的,化学元素符号的掌握等,那么,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就得考虑怎么样处理,学生才容易掌握?当然,老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不一定对每个学生都适用,但是这种学习方法上的“预设”确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前提。如物理课上贯穿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学生感受和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思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数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也可以让学生提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五、备习题

要充分研究每节后面的练习。课本上的每一道题,都有其一定的意义,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练习一定要弄清楚其目的,发掘教材和习题的内在联系,揭示教材的规律,明确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也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一种基本功。现在丹徒区的很多学校都使用练习稿或讲学稿,而练习稿的编制也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新教师要认真研究编题的意图,同时有利于充实讲授的内容。在阶段性检测时,新教师要主动争取机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新教师如何备课  备课  备课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新教师如何备课词条  
家长加油站

 辅食期怎样培养孩子的口味

辅食期怎样培养孩子的口味不少家长抱怨孩子挑食,这不吃那不吃,就爱吃炸鸡,就爱吃零食。“其实,孩子的这种偏食源自于他婴儿期父母对辅食的选择。”儿科医师说,添加辅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