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论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工作总结

推荐度:

幼儿卫生习惯培养小班教案

推荐度: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习心得

推荐度: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演讲稿

推荐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推荐度:

相关推荐

论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习惯意思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习惯于做艰苦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欢迎阅读与收藏。

日常生活教育及教育教学活动是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幼儿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对幼儿来讲,卫生习惯的养成,有利于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保护其身心健康。

未来社会是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人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作为文明人的素质之一。有人说:“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是啊!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气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性造就习惯,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的确太重要了。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幼年养成的,所以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当今的幼儿基本是独生子女,调查显示,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普遍较差,因此,我们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同时也促进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好的习惯可以造就一个人,一个坏的习惯可以毁掉一个人。所以,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体、智、德、美的前面发展。要想让幼 儿体、智、德、美得到全面发展,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因为只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才能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发展幼儿的智育、德育,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应明确学习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学会用脑卫生。读书写字、算题是学习、听音乐、故事、摆动手积木来、画画、接天、剪贴,做游戏、唱歌、对话,都是学习的好方式,通过耳听、眼看、动手、动脑、动口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让幼儿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各方面的兴趣和初步的技能,即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又会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由于体育活动的特殊性,使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卫生习惯常常被忽视。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一般情况下都在户外进行,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十分高涨,游戏时往往处于兴奋状态,全身心投入在游戏情节中.这样一来,幼儿就不顾那么多的常规要求和卫生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很可能通过不干净的玩具、手、衣服传播大量的细菌,使幼儿易感染疾病,从而对幼儿的身体造成危害.所以,我们应重视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卫生习惯的养成.其实,不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体育活动过程中或日常生活中,自始至终都在贯穿着美的行为、美的教育。因此说,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的一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将会成为幼儿一生的财富。习惯犹如人生无形的同行者,始终贯穿于人的生活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人在幼儿期可塑性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容易纠正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当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表明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对自己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总之,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至关重要。可以说:“习惯养的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

(三)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养成

简单的说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喝水之前要用水冲一下杯内。衣服要一天一换,不吃坏的,变质的东西,勤洗脸、勤洗手与此同时,即养成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也促进了幼儿的自理能力的形成。

(四)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

1.目前幼儿的手口足病在许多大城市又开始发生,这种疾病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以通过唾液、粪便等污染手、毛巾、玩具、床上用品等引起间接传播,患者的飞沫,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能造成传染。由于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患者主要为学前儿童,市疾控专家建议,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家长尽量不要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并注意孩子的营养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降低。这样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2.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预防肠道疾病

肠道疾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具体传播方法有,通过水传播、通过食物传播、通过人体的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传播。根据专家介绍,冬季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主要有流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麻疹、呼吸道合抱病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等等,因起这些传染病的已知病原有2000多种,其中多数没有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有些传染病鉴别起来也不容易,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动预防。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方法

(一)在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日常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讲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有关卫生常识。如:故事《小猪变干净了》,老师先让幼儿听故事,通过故事知道小猪因不爱洗澡,小动物们都不愿意和它做朋友,并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小猪,当小朋友想出帮助小猪的办法后,老师及时地教育幼儿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做个人见人爱的讲卫生的好孩子。另外,在教幼儿洗手的方法时,老师教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湿湿手,擦肥皂;搓手心,搓手背;冲冲水,洗干净;捧捧水,冲龙头;甩甩手,擦擦干!”这样,幼儿洗手的兴趣大,就会很快养成洗手的习惯,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还有,幼儿在午睡前,老师教幼儿将脱下的衣服叠放整齐,以养成良好的折叠衣服的自理能力。总之,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时刻不忘教育幼儿,把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贯穿在整个教学当中,促使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

2.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里,最频繁的莫过于同伴的交往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生活卫生习惯较差的幼儿融入到生活卫生习惯好的幼儿之中,利用同伴的相互影响,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班内选出了做的最好的小朋友当值日生,每天检查幼儿的生活卫生情况,对做得好的幼儿给予奖励,如亲亲小脸蛋、或戴小红花、贴五角星等,让更多的有进步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样在全班幼儿当中创设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共同促进幼儿生活卫生能力的提高。

3.环境创设

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幼儿真切感受到这种环境对他(她)们的影响,在潜意识里对自己过去的不良意识与行为逐渐产生厌恶感,并能对他人的不良行为产生排斥。

而对一些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切不可将他(她)们作为“典型”来进行“刺激教育”,要循循善诱,要在培养他(她)们集体荣誉感的同时,让他(她)们乐于接受大家的帮助,在集体的合作带动下,改变这些幼儿原先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要树立榜样

幼儿的模仿力及强,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孩子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为此,作为老师我们要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或目前孩子还不能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努力做孩子的表率。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也形成了好的习惯。另外,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因此,我们老师应注重引导幼儿接触好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来促使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三)家园共育,更有效的促进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只靠在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孩子喜欢模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好习惯是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直接示范。所以说,父母应是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榜样。但是,家庭教育虽然对幼儿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在其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幼儿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孩子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都较差,需要不断的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得到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行动。这样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的父母在培养幼儿习惯时,时而执行时而不执行,这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

所以,要求和规则一经提出,就必须天天坚持。如:“刷牙”,如果家长有时候要求,有时候又不要求,孩子可能就存在侥幸心理;这次不刷,也许妈妈没有发现。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中途不要停。当然,开始时,孩子可能时常会忘记,家长应及时提醒。因此,针对现代家庭对幼儿溺爱过度的特点,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开家长会,亲子园活动,与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这些不良行为的弊端,提出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正确做法。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对培养幼儿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和培养幼儿卫生习惯的方法有所了解,希望在今后的家庭和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或其他环境教育中,都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让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在好的行为习惯下,做出更辉煌的成绩,希望祖国明天更美好!

扩展资料:

一、榜样示范法: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好模仿的心理特点,通过树立榜样,为幼儿示范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教师自己要提高个人修养,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同伴间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秀行为,让孩子向孩子学习;最后,合理利用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幼儿树立学习榜样。

二、渗透教育法:教师要知道,良好生活习惯的行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教师不要过多包揽与干涉幼儿的日常生活行为,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幼儿在各个环节中,包括各种集体活动。课堂管理等过程之间,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评价激励法:教师要做到定期对幼儿的生活行为进行检查和评比,对达到要求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如一颗小红花、一个五角星甚至一句表扬,都能帮助其巩固其良好生活行为。

四、成果欣赏法:教师可以指导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活动,并且组织幼儿观赏和评价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从中获得整洁的美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情绪体验。

五、图示观察法:以简洁、形象、连续的图示替代传统的示范、讲解等指导方式,引导幼儿在反复观察——思考——尝试的过程中,完成新技能、新方法的学习方法。图示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容易引起幼儿注意,便于幼儿领会,利于幼儿记住,从而能够更好地落实生活活动目标,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游戏练习法: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快乐地学习。可利用看图片、听故事、念故事和做游戏等形式来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七、家园共育法: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幼儿的良好习惯仅在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养观念,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幼儿园,达成共识,使幼儿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延续和巩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健康的价值所决定的。由此可见,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特别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更具特殊意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利于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保护其身心健康;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益于终身。

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习惯、饮食卫生习惯、睡眠卫生习惯等等。具体来说就是不要让孩子吸吮手指头、饭前便后洗手,饭后嗽口,早晚刷牙,勤洗澡、勤换衣服,修剪指甲,着装整齐,按时吃饭睡觉等。而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实践。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便容易染上各种疾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它会直接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同伴交往和社会适应。所以,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贯穿于人的方方面面。一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好,有益于健康成长,受益终生。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曾经有位科学家说过: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他在幼儿园学到了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扔垃圾,瓜果、纸屑放到垃圾箱,东西要放整齐,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玩具大家玩等。所以,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应从小培养,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卫生习惯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幼儿离开熟悉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环境进入陌生的幼儿园,接触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师,对于这些不同的个体,进入幼儿园后要使其在体、智、德、美得到不同程度的充分发展,并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最关键的工作是培养好他们卫生习惯的常规。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卫生习惯相对容易些;同时,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是小班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呢?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 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好榜样

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家长随地吐痰、扔垃圾就不能指望孩子会讲公共卫生,孩子身边的大人作息时间紊乱就不会培养出有良好睡眠习惯的孩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作为家长和教师,必须明白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是后天学习形成的,成人以身作则示范表现好的行为,孩子学会不良行为的几率会大大下降,或者即使出现不良行为矫正起来也较为容易。

因此,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大人也要按照这些要求做。见面有礼貌的问好,吃完饭擦桌子,有需要协作的事情主动帮忙,在教室里尽量小声说话,轻轻走路等等。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体生活中,同伴群体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经常在班级中表扬常规做好的幼儿,让其它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如何做,马上就会改正。

2 与家长沟通,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班上幼儿独立性较差,在和家长沟通交流中得知,幼儿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卫生习惯差。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开学后,我们发现幼儿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坚持教育的一致性

一个班级中,三个搭档老师在教育方法上的一致性,是良好卫生习惯常规形成的关键。如果三个老师的卫生习惯常规不同,幼儿就会无所适从。例如:“一位老师要求幼儿在上完厕所后洗手,另一位老师要求只要不是大便都可以不洗等,这样一来孩子就很茫然,那么这样一来孩子的卫生习惯就很难养成。

4 通过榜样进行正面教育

模仿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小班幼儿的模仿更为强烈,并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而向小班幼儿提供学习榜样,是小班幼儿进行行为练习,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必要条件。每个幼儿都有闪光点,抓住优点进行表扬,其他的幼儿就能起到榜样与鞭策的作用。例如:“我班上的幼儿甜甜,上完厕所后,能主动去洗手,我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班上几位不爱讲卫生的幼儿听了心痒痒的,孩子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后来班上的孩子也慢慢参与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幼儿都能及时做到上完厕所后洗手,因而幼儿主动讲卫生的习惯就形成了”。在日常卫生习惯中,千万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会为了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做好每件小事。发挥小班幼儿主动性进行卫生习惯常规培养得方法实在很多,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多留意,多运用,相信孩子们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5 利用日常活动与生活环节进行渗透式教育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它不是独立的个体,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5.1 利用日常教学,进行培养

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幼儿园的根本活动,是一种有目标的去对孩子进行培养的重要手段。良好习惯的培养也属于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条主要的途径,通过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例如,律动《洗洗手》,就可以在轻松的音乐旋律中培养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利用音乐提高孩子的兴趣和加深孩子的印象,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下掌握了这项技能,现在我班的孩子一到洗手的时候就喜欢一边哼着这首曲子一边洗手。

5.2 故事是帮助解决问题的好帮手

孩子们是最喜欢听故事的,澳大利亚的资深幼儿教师苏珊佩罗说过:“故事就像水,能够找到直抵灵魂深处的道路,能够透过裂缝渗入坚不可摧的墙壁,能使万物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故事就像水,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我曾经见证――故事那良药一般的‘疗愈’作用。”因此,针对我班的具体情况将故事教学用到教育中来。

由于我园的洗手间跟活动室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每次孩子们去如厕时,他们爱玩的天性及好奇心使得有部分孩子喜欢在如厕完后就在洗手间玩水,导致了每次总有些孩子弄得一身湿漉漉的,老师则是顾得了活动室里的孩子又顾不上仍在洗手间玩水没回来的孩子,这一度成为了我们最为头疼的大问题。接触了故事教学后,我带着尝试的态度,自编了一个《龙头精灵》的故事,没想到在跟孩子讲述讨论完后,当天玩水的孩子就少了,再通过时常的提醒,我班现在基本上没人再去骚扰龙头精灵了,没人故意在洗手间里玩水了,孩子们都很天真善良,他们都不愿意吵到龙头精灵,更不愿意看到龙头精灵哭,这个大问题,居然被一个小小的故事帮着解决了,令我感到十分的欣喜。

还有些孩子睡觉前总是喜欢把鞋子乱放,怎么讲都不听,可是反复听了故事《明明的鞋子》后,睡觉前他们就再也没有把鞋子乱放,还把鞋子摆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显现出了孩子们创造性的一面。

故事在孩子常规的培养上带来了很多帮助,所以我们班现在把每天中午饭前等待时间设成了“故事之旅”专场,针对不同的情况讲述各种故事,然后通过跟孩子们交流,让孩子们在故事的影响下,得到无形的培养。

另外,我们还把每周二和周五下午定为我们的表演时间,通过对故事的角色扮演和一些情境的模拟,帮助孩子对故事进行理解,直观地去利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一些故事情境里出现的问题,虽然他们的表演年龄的缘故还表现得很稚嫩,甚至有些也许外人看起来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可是我认为他们得到的收获是很多的。

5.3 儿歌在幼儿行为的培养的帮忙

小班幼儿年龄毕竟还小,所以在学习一些步骤方法比较多的技能时,就会有困难的存在。除了上面所说过的音乐渗透外,我还利用了儿歌,帮助孩子突破这些困难,如,在教孩子们洗脸时,我就用上了《小毛巾》,孩子们边读儿歌边自己洗脸,在“亲亲脸蛋,亲亲眼睛……”这样富有童趣的儿歌的吸引下,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洗脸的技能。

5.4 生活环节是渗透教育的好时机

教育是因地制宜的,好的教育者,善于抓住每个有利的时机对孩子们进行教育。针对孩子们吃饭不专心喜欢洒饭和挑食的情况,我选择了在吃饭前跟孩子进行谈话,告诉他们每种食物的作用,然后让他们和食物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试着把食物宝宝藏到肚子里去,别让老师找到他们;或者偶尔进行一些小竞赛,比比看谁能把饭菜全吃完了,并保持桌子地面干净的。

我还组织孩子们进行“环保小卫士”的活动,消灭身边的垃圾,把它们送回家(也就是送回到垃圾桶里),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5.5 环境创设,运用区域活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手段,有效的环境创设能帮助我们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我在口杯架旁边做了一个统计表式的大树图,上面每个孩子都有相应的一个小袋袋,孩子每喝完一次水就往里放一支吸管,等到下午快放学时进行统计,比比看今天大家喝水的情况,并进行表扬鼓励。

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正在进行的卫生习惯的培养为出发点,我创设了以娃娃家为基础的动手操作区,在这个专门给孩子准备的角落里,有着许许多多的纸张,孩子们可以动手进行撕纸,自行制作面条或汤圆,然后给咱们的大嘴宝宝喂食;这里可以让孩子们自主在与操作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动手操作中,达到发展协调能力、合作谦让、以及培养良好进餐习惯的目的。另外还有可以依据不同形状、颜色分类给小动物们喂食饼干的“爱心区”,现在这两个区角是咱们班孩子最喜欢的地方,每次的游戏时间和各个等待的时间里都是人满为患,他们都不会放过,抓紧时间多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不仅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遵守秩序的培养,还通过自身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自主地达到自身各方面的提升。

6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利用幼儿好玩、爱做游戏、好模仿的特点,可把各种生活卫生习惯内容渗透在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把枯燥的内容转化为生活的游戏。我们通过自主性游戏中的“娃娃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帮助娃娃折叠衣物,帮助娃娃把凌乱的“娃娃家”收拾干净整齐。在幼儿园里,最频繁的莫过于与同伴们的交往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生活卫生习惯较差的幼儿融入到生活卫生习惯好的幼儿之中,利用同伴们的相互影响,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例如,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每天检查幼儿的生活卫生情况,对做得好的幼儿给予奖励,或是贴小红花、贴小星星等;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让小朋友轮流做值日生,每天检查幼儿的生活卫生情况,对做得好的幼儿给予奖励。这样在全班幼儿中创设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共同促进了幼儿生活卫生能力的提高。

7 师生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所以在日常活动中,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7.1 坚持守规则

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干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不要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应让幼儿“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在幼儿园中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幼儿每天回幼儿园必须用毛巾擦手,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等,这些规则的制定幼儿必须遵守,最后习以为常,形成自觉的行动。严格的要求和幼儿的反复练习促进了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7.2 统一标准

活动中需要统一的规则,教师和全体幼儿要牢记于心,这样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很好地培养起来。如果老师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模棱两可,小朋友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办,结果随心所欲,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如在要求幼儿喝水时,老师也应与幼儿同时进行;幼儿洗手,老师也要与幼儿共同洗手,并在与幼儿共同活动中,做出洗手的正确方法,让幼儿模仿。

7.3 集体观念。

良好的班风可以约束个别幼儿不良的行为,因此,要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转变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如:有些幼儿不喜欢剪指甲,老师可通过情境故事等形式教育幼儿要勤剪指甲,因为指甲长了很容易藏着细菌。在集体的合作和带动下,个别的幼儿就改变了原先的不良习惯

7.4 发挥榜样

幼儿的模仿力极强,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因此,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也就形成了好的习惯

8 家园一致,共同培养

幼儿习惯培养是一项系统过程,它有赖于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幼儿园应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家园双方要形成共识,使他们主动与教师配合,督促、要求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可这个老师这样要求、那个老师那样要求,幼儿园一个要求、家里又是一个要求,只有家园步调一致、教师间密切配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现实中就有这样的情况:为了孩子的饮食卫生,幼儿园要求孩子们吃饭时不要边吃边玩,要安静、专心进餐。而家庭中的情况往往是电视的嘈杂和成人间的喧哗。当孩子用稚嫩的童音大声说:“老师说了,吃饭时不要说话!”却招来一家人开心的大笑,我想这时的孩子肯定是相当困惑的……

要求和规则一经提出,就必须天天坚持。比如如“刷牙”,如果家长有时候要求,有时候又不要求,孩子可能就存在侥幸心理:这次不刷,也许妈妈不会发现。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废。

针对现代家庭不同类型的特点,我常用的方法是家访。对于有教养的家庭,我尽可能将幼儿的生活习惯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家长提出教育幼儿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对于宠爱型的家庭,对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先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幼儿的不足,并用恳切的语言指出宠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如向孩子传授相关的生活技能,给孩子分配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对放任型的家庭,我通过谈话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改变对幼儿生活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幼儿的教育活动。同时,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此外,我还通过家长园地、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儿不良生活卫生习惯的弊端,提出培养幼儿良心的生活卫生习惯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们认识到“只有身心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既保证身体的健康又保证心理的健康”,从而重视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家园配合,促使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要想得到巩固,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在幼儿园教育孩子时,我们必须深入理解《新纲要指南》,“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教育中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愿望和需要,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多用榜样、表扬、鼓励等方法,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要想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抱着滴水穿石的态度,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方法,生动活泼的为幼儿进行习惯培养。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得好: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这就需要我们幼儿教师负起责任,倾注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诚心,让每一个幼儿都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论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  幼儿词条  良好  良好词条  培养  培养词条  习惯  习惯词条  卫生  卫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