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赏析

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作于1802年至1804年,是贝多芬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标志,是贝多芬在受耳疾困扰后重新接受命运挑战创作的一部宏伟巨作,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部作品原题献给法国大革命的领袖拿破仑,贝多芬视他为人类自由革命的伟大英雄。然而,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贝多芬极为失望,他愤怒撕下那页献词,将其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作。而今,人们都将这部交响曲看作是对伟大英雄精神的歌颂。该曲所具有的宏伟气势已完全超越了海顿、莫扎特等作曲家,极大地发展了18世纪传统的交响曲形式。

《第三交响曲“英雄”》各乐章选择了不同的结构形式,赋予了作品新的内涵,通过四个乐章逻辑性地展现,塑造了贝多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自我牺牲精神,为信念而战斗,也展现了人们缅怀英雄和欢庆胜利的场面。

第一乐章:快板,讲E大调,四三拍,奏鸣曲式。音乐一开始是主和弦的序奏,随后由大提琴引出明净朴素的主题。刚开始包含了整个乐章的核心动机-英雄动机。随后,副部主题由木管乐器优雅地奏出。展开部体现了贝多芬极具个性的一面,篇幅扩大,原有主题及新材料交织于逻辑严密的调性、和声布局中,形成了强烈的紧张度和戏剧性冲突。再现部基本遵循传统曲式的规律,但尾声使第一乐章成为交响套曲“从痛苦走向欢乐”的缩影。

第二乐章:极慢板,c小调,三二拍,葬礼进行曲。该乐章采用法国大革命时流行的体裁“葬礼进行曲”,打破了传统交响曲的常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品一开始由弦乐组奏出悲壮、沉重的葬礼主题,经双簧管反复,由法国号吹响号角后,葬礼主题再度出现,很快,第二小提琴奏出新的赋格主题,乐章进入赋格曲部分。最后,人们脚步渐渐远去,音乐再度恢复宁静。

第三乐章:快板,降E大调,四三拍、谐谑曲。谐谑曲也是展示贝多芬独特音乐风格的手法之一,这个明快的乐章与第二乐章形成对比,与交响曲的整体构思融为一体。音乐一开始,由双簧管奏出疾风似的谐谑曲主题,中段由法国号吹出“狩猎主题”,象征着对胜利的召唤。经过再现,音乐最后落到短小的尾奏上结束。再现部也成为冲向末乐章的过渡段。

第四乐章:极快板,降E大调,四二拍,双主题变奏曲式。贝多芬发展了传统的变奏曲,将奏鸣曲式的主题呈示和展开功能融入到变奏曲式中,并采用赋格手法来发展主题。第一主题即一开始的低音主题,运用了前几乐章的主题素材,第二主题在第三次变奏中首现,使用“普罗米修斯”主题,这一主题引自他以前的作品《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的戏剧配乐,代表英雄的形象。本乐章经过9次变奏,直接进入尾奏,以强劲的全奏结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贝多芬  贝多芬词条  交响曲  交响曲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英雄  英雄词条  
艺术类资讯

 为什么要唱谱

1为什么要唱谱?众所周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我们在演奏乐器时总是看着乐谱演奏。乐谱是符号、图形,是视觉不是声音,如何把看到的乐谱变成声音甚至音乐,唯一的途径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