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开展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应先解决好关键问题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建议: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开展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他指出,在教师教育体系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我国举办教师教育的高等院校众多,但高水平院校数量极少。全国师范院校仅有9所进入国家“双一流”战略布局,数量偏少。(5月23日 澎湃新闻)

国家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教育要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不可忽视。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强调,要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抓住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要真正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在开展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的同时,还得切实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尤其要解决好考生不愿意报考师范学校和师范毕业生不愿意当教师的问题。

近年来,学生不愿意报考师范院校、不愿意当教师的现象较为普遍,在职教师跳槽离开教育行业的也不少。报考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考生,多为成绩一般的高中毕业生。师范院校生源入口质量普遍不高,再加上师范教育本身的问题,最终导致师范院校出口质量偏低。另外,一些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跳槽的现象也屡屡出现,职业倦怠颇为严重。

出现上述情形,主要缘于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压力越来越大。现实中,家庭和社会过分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学校和教师责任无疆界,给教师带来了无形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二是发展空间不大。受地域和工作条件的限制,教师绝大多数时间被封闭在校园内,教室、办公室、宿舍三点一线,再加上家庭、社会过分看重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把教育和惩戒完全对立,将惩戒和体罚划等号,严重束缚了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手脚,让教师感到发展空间不大,社会地位不高。三是经济待遇普遍偏低。和其他行业相比,教师总体收入普遍偏低,导致教师职业不受欢迎。

改变这种状况,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减少行政干预,减少学校和教师的其他社会事务,正确审视教师的职责和权利,让教师真正享有教育批评、教育惩戒的权利,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师工作环境,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真正成为大多数人羡慕的职业。

有效解决不愿意当教师的问题之后,再配以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着力培养师范生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昌盛,需要教育改革发展助力;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呼唤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我们应紧紧抓住开展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的契机,在师范人才选拔、师范生就业、教师待遇、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综合发力,让更多优秀学子愿意报考师范院校,并通过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凭借高素质走上学校教育教学岗位,助国家教育事业走向辉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双一  双一词条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词条  开展  开展词条  关键  关键词条  解决  解决词条  
教育评论炒状元

 给“状元热”降降温

最近,高考分数一出炉,各地“状元”便成为讨论的焦点,不仅是民间媒体热闹,官媒亦不甘落后。有政府网在向民众发布“特大喜讯”的同时,还附上一句:省状元再次花落我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