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须久久为功

今年4月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到,要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制度,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改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14个省市成为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12月12日 科技日报)

高考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考试制度,为培养和选拔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高考制度改革同样要遵循“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制度建设标准,其改革内容必须经得起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检验。

但是,由于各地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综合素质评价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并成为一项固定的制度,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是评价要素的量化问题。如何给学生的思想品德打分?打多少分?如果学生帮助老师搬教学仪器是助人为乐,可以加5分,那么学生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问题是不是助人为乐,能否同样加5分?类似的情况和争议不胜枚举,这些都是量化评价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的记录和填报问题。作为录取参考,就意味着综合素质评价不能等到高三才填。高中三年,学生每参加一次活动,每获得一次奖励,每开展一次社会实践……都需要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都要有专人负责审核和录入,这对学生、家长、教师而言,是否又变成了另外一种负担?

三是为了在录取的参考环节脱颖而出,学生会分分必争。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不相上下的情况下,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俨然成了重要的突破口。如此一来,各类校外艺术培训人满为患,报名就拿奖的艺术竞赛开展得如火如荼,劳动节争相慰问劳模,重阳节排队敬老……

这样一来,如何在实际操作中不违背综合素质评价的良好初衷?一方面,应根据改革试点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形成切实可行、操作简便、结果公正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避免“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另一方面,要多听取基层各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对有利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做法要吸收,真正让作为“参考”的综合素质评价“真管用”。

需要指出的是,初步建立和稳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尊重教育规律、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招。惟有久久为功,综合素质评价方能“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须久久为功  久久  久久词条  素质  素质词条  评价  评价词条  改革  改革词条  综合  综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