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光靠学校显然不够

近期,在由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主办的寻找“小而美”乡村学校的入围培训中,来自各地方的老师就学校现存问题,如学生缺乏青春期教育、学生流失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规划。以学校为主体,采取自下而上方式,广泛动员学校、社区相关群众,共同参与制定了有关学校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以实现学校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乡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在基础教育发展阶段,农村教育,尤其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是一个薄弱环节,其发展现状令人担忧。

一则,生源流失严重,教师“移民”增多,学校办学步履艰难。有的地方口头高唱“抓改革,转观念”的高调,实际却抱住应试教育不放,仍以抓重点学校教育、提高本地教育知名度为由,推行名校战略,为重点学校招生开绿灯。于是,重点学校生源猛长而出现大班额,乡村学校就苦了,尖子生跑了,优秀教师“移民”了。生源愈少,教育投入就越少,学校办学步履就更艰难,城乡差距就更突出,教育不公平就更明显。

二则,留守学生较多,家庭教育滞后,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不少农村家庭,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在家,而在家监护的老年人的溺爱、迁就和教育的不得法,就使得他们因缺乏正确而必要的家庭教育和关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加了教育管理的难度。

三则,一些教师素质不高,敬业精神不强,教育教学质量堪忧。我国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艰苦地区,教师流动变化快,大多留不住优秀教师。再加上外出参观学习、参加专业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很少,教师业务素质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受工作环境和待遇等因素影响,不少教师在工作中常常安于现状,甘做“井底之蛙”,致使教育教学质量普遍偏低。

现代教育是大众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是现代教育之急需,是广大民众之期盼。

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者要切实转变政绩观念,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名校概念,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制度;要科学合理规划学校布局,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教育投入,加快基础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师编制,增强师资力量,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要让乡村学校也有师资、有条件开办各种兴趣、科技小组和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让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

家长要转变把读书、升学当成子女的唯一出路的旧观念,不盲目追逐名校,不盲目花高价把子女往离家远但条件好的地方送,不因为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和监管。家长应为子女的前途着想,时刻陪伴孩子的学习成长。

学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让他们勇于、自愿到条件艰苦的学校工作;要不断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和业务的学习和提高,不断改进教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以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家长的支持,赢得学生的敬重,从而遏止学生无序流动和辍学流失,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和公平发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学校  学校词条  小规模  小规模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显然  显然词条  不够  不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