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共享单车”类作文题对农村考生不公只是表象

高考被视为最公平的竞争,高考试题也应让不同地区、使用不同教材的考生都能正常发挥水平。今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的作文题却引起了争议,该题列出了12个关键词,要求考生围绕其作文。然而,有人认为,这12个关键词对于农村考生来说,大多都缺乏亲身体验,不可谓不公平。(6月19日中国青年报)

历年高考作文命题,都不可避免的地要反映社会动态,回应时代热点,尤其是面向考生众多的全国卷,为了在全国层面上“打成一片”,就需要在话题上实现超越。即便是今年以12个关键词设置命题的形式,最后还是要回到对人文社会领域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探讨上,但是社会发展在各领域的变现形式往往交织浮现,复杂纷呈。最终摆在大家面前的这份试题,不能人人称好,实属正常。

诚然,共享单车、高铁等热门词汇与农村考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议论文重在阐发,从个人层面发表观点,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显然会造成作者“不懂装懂地去‘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样失去生活经验的写作,往往经不起推敲。

但很多优秀的创作者,往往不过度依赖于边角、零散的知识进行写作,他们常凭借常识,依托社会观察,并经过自己深刻思考,才开始行文。毕竟浅显的现象讨论构不成写作真实、议论深度的条件,自然,表面的叙述也难以介入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分析。

作文命题设置12个关键词的用意,旨在分散一部分因生活视野不足,面对陌生话题而产生写作隔阂的考生。共享单车在农村,甚至一些县城都鲜见,判断无误;农村与城市地区学生对这些话题了解程度有差异,也是事实,但最终得出考试命题对农村考生不公的结论,实际上遮蔽了存在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鸿沟,而过多地引咎于高考命题本身。

看清这个问题,最要明白当下中国的发展核心在哪里,答案是城市。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归宿,城镇化的过程和脚步不可抵抗,因此,考试命题的热点在城市,而不在农村,这是历史走向所决定的。中国的农村,因为“三农问题”发展相对滞后,暂时还被困在农田之上。城市则日新月异,不断接纳着先进思想和新鲜事物,处于领跑状态。

所以,真正所谓“不公”的,不是由现实决定的命题策略,而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克服的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差异问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作文题  作文题词条  表象  表象词条  不公  不公词条  单车  单车词条  考生  考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