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寻找书院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

书院文化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一部分。今天,当人们碰到一些棘手的教育问题时,仍会转向传统的书院文化寻找救赎之道。

与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的阿卡德米学院不同,我国古代的书院并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授受机构,更不是“技校”的代名词,而是一套完整的“成人教育”系统。当然,在外化的物质方面,书院主要有两大载体:人与书。

人作为一切书院文化的主体,按照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人(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本身居于教育的中心位置,这和现代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是完全契合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学科教学,还是德育、美育、体育,一切教育行为的根本目的在于健全“人”本身,为“人”本身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可能性。受书院文化影响的人具有这样的特质——精神是独立的,同时又具有“领袖”气质,能够指引和帮助芸芸众生过上更加美好和幸福的生活。当然,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拥众”。

书院的另一个载体是书。这里说的书,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书,因为书院的根本指向不是谋取功名利禄,而是获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智慧。一个有良好传统的书院,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也就是能让人潜沉下来而不被打扰的环境),表现得非常闲适和散漫(唯有如此,人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做人做事的法门。)当然,这种封闭与散漫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不过,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山会海的教育生态中,讨论书院的封闭与闲散显然有特殊意义。

书院文化蕴含“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观念,大多具有以人为本,经世致用,自定教材,自由讲学的文化愿景。如何使这种愿景与现代学校教育相契合,关键还在于承认教育有规律,并按照规律行事。

宁波市惠贞书院是一所以“内知中国,外明世界”为宗旨,高扬书院精神的现代学校,它的节奏不会特别快,而是在人文精神的引领下按教育应有的节奏做自己认定的事情。如卢梭所说:“教育就是浪费时间”,它的重要价值在于引领,而不是以“效率”“模式”等市场化的指标为追逐对象。同样,一所传承百年、生命力旺盛的书院,绝不是靠名次和分数坐稳天下,而是在“价值引领”和“自由选择”上做足文章。

在当下这样的教育生态中,书院的存在,其实是一种教育信仰的存在与坚守。但它也和其他学校一样,永远需要处理好人、书、事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立人为使命,读书为抓手,在实践中明理,在传承与批判中前行。

在倡导“互联网+教育”的今天,在坚守与传承书院文化的同时,还有一个变革与创新的问题。我们需要坚守现代学校文化的文明与共识,舍弃不合时宜甚至荒谬的东西。

重庆聚奎中学的前生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建成的聚奎书院。这所“川东名校”在20世纪初就以办学质量高而闻名巴蜀。民国时期,冯玉祥、陈独秀、梁漱溟、文幼章等曾到那里讲过学,学校为当代中国培养了如周光召、邓若曾、邓焕曾、吴芳吉等一大批社会精英。这些年热火的“翻转课堂”概念和教学变革就是从聚奎中学开始走入中国大陆基础教育的。

还有一个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的书院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社区文化衔接。

江苏常熟的石梅小学坐落于虞山东南麓,梁昭明太子读书台旁。其前身是清雍正三年(1725年),粮储道杨本植所建的“游文书院”。两代帝师翁同和曾就读于此。这所小学自2001年开始将地方高校、尚湖风景区、宝岩生态园、交警中队、居委会、军营等单位作为石梅学生社会实践的基地。通过爬山课、“曾赵园里的语文课”、“翁同和彩衣堂里话校友”等活动打破了学习和生活的界限,架起了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密切了师生的交往,为学生自由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

以书院精神办学,不仅要“内知中国,外明世界”,还须明白,与其“坐而论,不如起而行”。唯有如此,“立人”的宗旨才有可能落地生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契合点  契合点词条  书院  书院词条  寻找  寻找词条  现代  现代词条  文化  文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