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学会“结构化”阅读 自然成为读书行家

我依然要声明,写这组文章是要与那些对自己阅读现状不满、想走研究型阅读之路的朋友交流,免得不断有人误入、误读,并将我的意图误解为“所有人都该这么读”,以致来了脾气。最近,知乎网上有人提出一个“很多人问了很久的问题”:如何搜集和整理信息,建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微信公众号“李叫兽”对此作了回答: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构思知识的多种方法,尝试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

这一问一答探讨的正是研究型阅读问题,也触及了本文所要谈的“结构化读书法”。百度百科对“结构”的解释是“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之所以提“结构化读书法”,就是想明确两点认识:第一,世界是整体的,知识是联系的,所以我们要带着系统的知识观处理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知识点;第二,在有限的时空和经验范围内,我们所接触的知识是零散的(但这不是知识的本质),因而要在阅读过程中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达成对世界尽可能真实的认识和理解。

我十多年前听过一句话:“看书要由厚到薄,写书要由薄到厚”,至今觉得在理。所以,这些年读书总有个习惯,就是要把每本书的意思用尽可能简短的语言作个概括,甚至一两句话讲出主旨。比如,费孝通先生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就可以一言蔽之: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中国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当我把这句话写在笔记本上时,很自然地以此为核心,用图式配以文字的方式,非常直观地总结了中西方社会的差别,以及“差序格局”社会的几种特征。最后笔记本上的样子就是一个简明的“知识图谱”,你也可以叫它“知识树”。

当然,很多书的体量远远大于《乡土中国》这样的小书,内容也更复杂,没办法很快结构化。那也无妨,边读边梳理,读具体章节内容的同时,不妨偶尔跳出来看看目录结构,逐节、逐章地梳理总结——别吓着了,有些章节对理解全书主旨并无帮助,完全可以浏览而过。

除了这种“内部结构化”,在书的章节内容之外,还可以做一些“外部结构化”的事情。比如,了解作者的出身和经历、写作背景、相关议题、出版动态等,并将其与书中内容交织糅合在一起。再以《乡土中国》为例,可以衍生的问题是:费先生的求学经历是怎样的?为什么写这本书?产生了什么影响?……循着这些问题去查阅资料,我们就会发现一条脉络:费先生师从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接受了人类学研究方法训练,又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到推崇社区研究的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影响,《乡土中国》受到国际同行认可,并且对我国本土社区研究影响深远,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乡土价值,改进乡村教育,乃至推进乡村建设依然极具启示。需要说明的是,读书需要理清作者的观点和逻辑,但在进行知识串联和糅合的时候绝不要遵循作者的逻辑,否则,就容易掉到书里出不来了。我们要善于激活和调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积极与作者对话,甚至是辩驳。此外,还需要借助其他人的观点进行补充或批判。比如,我在读哈耶克的几部著作时,一度对他佩服得不得了,但随之即不满足于自己的这种状态,于是,找了不少批判哈耶克思想的书和文章来看。我以为,思想的多元和平衡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结构化读书法”不仅适用于一本书,而且可用于一个领域。我在初读社会学理论的时候,总感觉无从下手,读到的东西又无处存放,后来,我试着梳理每个学者、每个理论、每个观点前后左右的联系或对立:涂尔干为什么要研究劳动分工,他的观点是什么,马克思也研究劳动分工,为何他们的观点迥异……这样去梳理,不仅记忆效果好,而且更能增进理解。在这个路途上,我越来越感觉到,人文社会学科的背后都可以看出人类思想观念的演变脉络。认识到这一点,阅读的意义就提升为增进哲学理解: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哪里,我们如何出发……

在我看来,阅读就是一个“攒”的过程,学会“结构化读书法”可以让我们攒得更多、更快。这样读书,等到写作或演讲的时候,从脑子里提出的都是一串串的东西。到这时候,下笔成文、出口成章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结构化  结构化词条  行家  行家词条  学会  学会词条  自然  自然词条  成为  成为词条